热汤的历史

漯河名吃——北舞渡胡辣汤

北舞渡镇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城北25公里的沙河南岸。古称定陵,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这里的商业经济达到顶峰,晋陕商人云集于此,镇汝水(沙河),西汝洛,东江淮,南荆楚,北郑边,江南商品杂陈,沿海芦盐水产被吞噬转移。曾有“北舞渡日赚金”、“九门九关小北京”、“铺不尽(社旗县)、不满足的北舞渡”等赞誉,是当时豫中重要的商业集散地。由于历史的积淀,北舞渡有很多有名的小吃,比如胡辣汤、纸包子、水饺罐头、羊肉蒸饺、炸糕、汤圆,其中胡辣汤是北舞渡最有名的小吃之一。

第五届中国美食节开幕前夕,记者来到漯河市北舞渡镇采访。舞阳县龙源寨山甲胡辣汤负责人单包敏说,从历史角度看,北舞渡胡辣汤也是中原老字号。它起源于清朝道光五年(公元1828年),山西、陕西两省商人在此建立山陕会馆。会馆建成后,宴请宾客,太原的一位厨师做的汤,得到了名士君子的称赞。这汤是胡辣汤。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在北舞渡的胡辣汤分为山甲、丁家、吕佳、万家四大家族。其中以北舞渡龙源斋的善记胡辣汤最为著名。他们的门店不断扩张,生意蒸蒸日上,在胡辣汤市场一枝独秀。

北舞渡胡辣汤是回族人发扬光大的。据老人说,传统的胡辣汤装在一个大铜锅里,嵌在一辆红色的大车里,下面用炭火煨。便衣,那个卖汤的,带着白帽子,手里拿着一个大木勺,在汤锅里搅拌了三下,“啪”的一声,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被盛了起来,递到了喝汤的人手中。一个熟练的卖汤人不会把汤留在碗边。如今,在郑州、漯河、平顶山、许昌、襄城县等地开设的北舞渡胡辣汤店(摊),已经成为当地百姓早餐的首选。

北舞渡的炖肉麻辣汤好吃,麻辣鲜香,回味无穷。它是由30多种中草药加上炖肉、花椒、胡椒、胡椒和八角制成的。从汤的颜色来看,北舞渡的胡辣汤比较凝重,从口感上来说,因为用了较多的辣椒,所以辣味十足。辣椒汤的另一个雅称是八珍汤,自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辣椒汤有很多“含量”。最常见的产品是面筋,海带,粉丝,千丝,花生,香菜,姜末,榨菜和胡椒。根据节日和地域的不同,还会有牛(羊)肉、黄豆、木耳、黄花菜、菠菜、萝卜条、葱花等。方法很复杂。先将面粉和淡盐水混合,揉成面团,然后不断加水“洗”面筋。水烧开后面筋很嫩。面筋煮好后,将洗面筋的水,也就是稀淀粉糊,倒入锅中,小火煨至汤汁粘稠,再加入其他配料,烧开。胡辣汤放入碗中后,加入榨菜、香油、香醋等。,而且吃起来又粘又好吃。辣是它的主要特点,但那种辣不是吃重庆火锅那么辣,而是吃在嘴里辣,吃在心里美。接下来是酸的。一般喝这种汤要加醋,又辣又酸,酸中带辣。再加上各种原料的综合反应,咽下去又香又滑又润又有嚼劲,很满足。辣椒酱汤还有一种吃法。半碗辣椒酱汤和半碗豆腐脑混在一起,叫做“两个混子”。卖粘汤的人经常不小心卖豆腐脑。用小勺稍微搅拌一下,豆腐的鲜美、清淡、苦涩与黏汤的黏稠、酸辣交替激发,更添风味。尤其是冬天的凌晨,一碗黏糊糊的汤吃完,额头就会渗出细细的汗珠,全身发热,食欲大开。

热汤是中原小吃系列中的一绝。虽然起源于清朝,兴盛于民国初年,但此后不断翻新。到目前为止,如果你走在街上,你到处都能看到它。以其大众化的口味和低廉的价格,一直是早餐的首选。

无论春夏秋冬,胡辣汤摊总是星罗棋布在中原城镇的大街小巷。清晨,在各大酒店的大门还紧闭的时候,胡辣汤的香味已经散了,吸引了人们的食欲。临街有三个大棚,青砖铺成,几十张桌子凳子散落一地。干净的碗筷,汹涌的食客,火爆的场面。正宗有名的胡辣汤的摊位总是挤满了人,一碗难求。难怪有人说,如果能吃到“馒头、包子、热汤”,那真是回味无穷。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漯河被命名为中国美食名城后,外地名小吃的介入对漯河的小吃是一个很大的冲击。老漯河有名的小吃看起来很多,但真正有名的不多。相反,“洋”小吃因为适应了市场,所以发展很快。然而,近年来,北舞渡炖品和胡辣汤以其独特的姿态占据了主要市场。

虽然北舞渡胡辣汤已经经久不衰几百年了,但是北舞渡胡辣汤与逍遥镇胡辣汤和未来相比,如何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舞阳县龙源寨山甲胡辣汤负责人单有着更积极的看法:一是当地政府要以中国美食节为契机,下大力气引导市场发展,加大北舞渡胡辣汤的包装和宣传,促进产业升级。可以借鉴台湾省永和豆浆和开封汤圆子的产业扩张。二是要组织一些相关技术人员对北舞渡呼啦汤进行挖掘整合,扬长避短,让它在传统名小吃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北舞渡胡辣汤承载着弘扬中原老字号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