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族简介
孙,沛陵第27代,东汉时并州刺史,辽将军。他仰视天文地理,几经思量,终于在舜帝永建初年(公元126年)迁到了闻喜县城东50里的地方。世界那么大,为什么选了这个地方?因为叶培看到了巍峨的群山、葱郁的松柏、缠绵的夏紫和芬芳的荷花,他认定这里是最适合家庭繁衍和培育人才的地方。因为到处都是柏树,所以得名裴柏村。从此,闻喜县裴柏村作为史培的祖居地,被历代史家列入史培后代家谱,进入正史。也就是说,自从叶培定居裴白村后,裴氏家族就翻开了家族史辉煌的一页,王侯将相不断涌现。
叶培首先树立了榜样,树立了榜样。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了首相。长子裴,是汉桓帝尚书令、开国元勋时裴家的第一任宰相。次子沛茂,从县令、县令,一直官至清官,被汉灵帝封为杨继平侯。
作为侯爵,裴茂生了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后来分成东、西、中三个分支,称为“三家”,分别南迁、西迁,脱离全国。近两千年过去了,如今,裴的后裔遍布全中国,其中不少还移居海外。但考察其谱系,追根溯源,裴姓后裔均来自“三亲”,总族根在闻喜县裴白村。所以有“人遍天下,天下无二”之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裴家族名人辈出,群星璀璨。查史书,正史做传记的有600多人。其中宰相59人,各代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89人被封,33人被封。已经有过三个皇后,两个公主,21个丈夫。考上进士的有117人,其中11人是高中的尖子生。
裴氏“起于周秦,盛于隋唐”。唐朝290年的历史中,* * *产生了396位宰相,裴氏家族有34位,接近十分之一。唐朝的大事都是裴参加的。所以,胡耀邦同志说,研究中国封建社会,要研究林楠和裴蓓。在1958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曾问前陕西省委书记陶鲁家,你知道裴度吗?你们闻喜县裴家出了那么多宰相,值得研究。可见他老人家对裴现象也是很感兴趣的。
1989年,原陕西省省长、中国科学院党委副书记裴的第74代传人请著名书画大师为裴柏村题写“宰相村”名称。“中国总理村”从此不胫而走,传遍中国和世界。
如今,裴白村有裴氏家族的建筑、碑刻、墓葬等诸多历史遗迹。这里有许多历史遗迹,如裴氏宗祠、裴氏碑廊和裴氏墓。裴氏宗祠,又名(公瑾裴度,字中性),四朝、穆氏、、文宗的重要官员,赐爵位。)寺,建于唐贞观三年(629),有前堂、后堂、状元坊、碑廊等。,规模虽大,却屡遭兵家破坏和修复。
裴的碑廊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收藏中国精美书籍和版画的博物馆。20世纪70年代几十处古碑的重建和保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其中裴洪碑集魏、李于一身,书法稳健。刻于北周三年(568),是现存最早的裴氏家族碑。《裴敬民碑》由初唐史学家李白药书写,书法家尹灵明用楷书书写,既贴近冯岩,又包含刘一,端庄凝重,笔法直爽。裴光庭的墓碑是张九龄写的,唐玄宗李隆基写的。他用大胆的笔和漂亮的字体。《平淮西贝》为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作,清咸丰年间军机大臣祁隽藻重修。此碑记载了唐代裴度平淮西武元吉之乱的功绩。它由四块石头雕刻而成,并肩而立,气势磅礴,文笔书法雕刻俱佳,被称为“三绝碑”。此外还有刻于金大鼎至清代的《裴氏族谱序碑》17,是宗族遗物中的精华。这些碑文是研究裴家世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千年辉煌”是毛主席在1958中共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期间,带领代表们参观武侯祠,观看裴度题写的诸葛武侯祠碑文时说的话。他说:“你是山西的家长。你知道裴度是谁吗?”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说:“裴度是唐朝的宰相,是你治下的闻喜县人。闻喜县是中国历史上宰相人数最多的县,闻喜出身的宰相多为裴氏。裴氏家族千百年来有口皆碑,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