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新农村采访丨今我来思卷桥村
今我来思卷桥村, 亦新亦旧说卷桥
文/彭加宁
卷桥村地处金清镇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集镇,村内工业发达,文化设
施完善,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淘宝村”。
路桥区金清镇卷桥村是个古村,得名于村内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建造的卷洞桥。从村名也可见,古老的卷洞桥一直是卷桥村的骄傲。这座石拱桥在水的倒影下,桥孔始终呈圆形。桥的两侧还有石楹联,桥北一副为“半顷银涛回砥柱,一弓虹彩锁安澜”,桥南一副为“不比离亭可折柳,可如司马快题桥”。村里口口相传着这座桥的浪漫传奇。放眼台州,有200多年历史,又保存较完整的古桥少之又少,卷洞桥的价值不言而喻,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卷洞桥奠定了古村的基调,让整个村都看起来是守旧的。村民也保持几十年不变的生活习惯,依然爱去卷桥边走走看看叙叙旧,即便不远处就有一座新桥,也还是习惯走这座桥。可是毕竟这座桥老态龙钟了,破败的桥面行走不便,经常有老人摔倒。所幸,卷桥村村委坚持复古,按照路桥博物馆“以旧修旧”的方法修复古桥,既保护了这座古桥的历史风貌,也节省了开支。
村委坚持这种“守旧”方针由来已久。比如,村委阵容就不怎么变过。整个村委班子始终就他们这4 个人,他们大多18 岁左右就进村委办,任职30 多年,勤勤恳恳日复一日地工作到半百之岁。只有网格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见不到年轻的面孔了,再之前有大学生村官也都是六七年前的事了。
再比如,1998 年建的村委会大楼沿用至今,直到玻璃幕墙碎裂影响安全了,才开始修葺。其实守旧并不是因为村里经济不好,反而正相反!在卷桥古朴的外表下,翻涌着澎湃的经济能量!卷桥乃金清镇第三大村,有菜市场、综合楼租赁等很可观的集体经济稳定收入。这部分资金,村委一直不改方针,把民生做在最前面,优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比如其中一大方面就是要保障好村福利。据2016 年统计,村人口有 3014 人,842 户,村统缴农医保 330 元 / 人,电视宽带 240 元 / 户 ,60 岁以上的老人尊老慰问金 300 元 / 人,重点大学录取鼓励金 2000 元 /人。
可是,如果不是2015年,2016年,2017年接连被阿里研究院、第三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评为中国淘宝村,你也许不会想到这个看似沉寂的古老村庄竟然走在时代前沿,接受并发展新事物如此很快!
这几块金光闪闪的“中国淘宝村”牌匾都悬挂在村部办公楼内,要说这牌匾闪着“金光”、体现农村经济真实力,真的一点也不夸张。最有力的理由便是淘宝村的认定是有一定标准的,只有达到了才能被评上。认定为淘宝村并不简单:其一,经营场所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元;其二,全村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 万元以上;其三,本村活跃网店数量达到 100 家以上,或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 10% 以上。
为什么古村能率先发展新兴的电商呢?卷桥村是原卷桥乡乡政府所在地,1992年卷桥乡和下梁乡合并成立下梁镇,镇政府设址卷桥。到2002年乡镇撤扩合并时,并入金清镇。卷桥历史上还是个古老的自然小集镇,商贸频繁,有一定的商业底蕴。村民也自主性强,自发流转土地出借建厂,在村1.9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是规模化的二三产业。辖区内有三友集团、威尔莎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另有卷桥工业园区,以及近200家个体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电机、清洗机、水道配件等产品。不少企业在有产品的基础上,在网上开拓市场、找销路。除此之外还有很大基数的个人也参与进来,他们中也有并非土生土长但租住在此的,也在网上寻求商机。
如今,卷桥村继续把农村电子商务做大做强,进入集群化(指的是10个或以上淘宝村连片发展构成的集群)和市场与政府协同推进发展的新阶段。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网商企业化。之前许多淘宝店,并没有实际店面,没有店标,外看里根本不知道是淘宝店,只是在三四楼租用了仓库,配备了电脑,就开始做网店生意,请自家人帮忙打点配货打包寄送。现在日积月累地有了好口碑,生意也越做越大,也越来越注重产品升级和电商体系化服务,注册了公司和品牌,办公场地也升级或搬到了城区。
(彭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