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是一种著名的传统曲艺形式,它因何命名?有什么特点?

双簧产生的历史并不长,其得名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

清朝中后期有一位自弹自唱的艺人黄甫臣,技艺高超,连慈禧太后都听说了他的名声,请他到宫里去弹唱。但当时黄甫臣已经七十多岁了,喉咙沙哑,不能再唱,可是如果不去却是违旨不遵的大罪。

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带上同样擅长演唱的儿子一起入宫。表演时,他在前面做出各种弹唱的动作,他儿子则躲在后面演唱,表演效果如出一人。后来慈禧太后知道了真相,反而相当高兴,称黄甫臣父子为“双黄”。这就是它得名的由来,后来为了和京剧二黄相区别,把“双黄”改成了“双簧”。

双簧表演如果和相声融合在一起,往往会产生一种特别幽默的效果,尤其是在动作表演者,称为“前脸儿”,和说唱者,称为“后背”或“后身”,发生错位时,更有喜剧效果。

如下面孙宝才先生演“前脸儿”的这一段:

后身:(唱)八月里秋风儿多,星光闪闪月儿往西挪,五谷丰登好景色,我在豆子地里蹦跶蹦跶多么快活。我三瓣子嘴,耳朵过脑壳,八月十五我得吃又得喝。您要问我是什么物儿来呀呀呀儿呦——我有个小名就不往外说——

孙:我是兔子!

在唱的过程中,“前脸儿”会根据“后背”的唱词变化做出各种相应的动作。当唱到“蹦跶蹦跶”时,尽管看不到现场表演,我们还是很容易想象孙先生随着唱词而模仿兔子蹦跳的模样,令人发笑。而“前脸儿”突然发现自己受到了嘲弄,回过头来发话时,场面就更让人忍俊不禁了。

总结:

如今“双簧”这个词往往表示一个人出面,一个人在背后操弄,比喻两人串通一气,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