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高职院校发展因素影响县级市高职院校发展因素的SWOT浅析

摘 要: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比重很大,县级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基层,急需高等职业院校培养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而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在新形势下,在发展的方向,办学的策略等方面都有许多问题。如何客观分析和评价这些问题,并且对这些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因素进行梳理,理出一个思绪,对于解决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并且选择沙洲职业工学院作为样本进行比较,希望能够对影响县级市高职院校发展的各项因素做个梳理。

关键词:高职教育 SWOT分析 定位分析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普及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我国目前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多是在市(地)举办,89%的中等职业学校是由市(地)管理。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它在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专业人才的同时,又在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诸多方面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并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实现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本章将运用SWOT分析工具,梳理探讨影响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为进一步确定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的策略定位和发展建议提供参考基础。

一、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的竞争优势

1、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特色基本匹配

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建立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以沙洲工学院为例,该校目前设有机电工程、机械动力工程、纺织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和基础科学等7个系20个专业,而2010年张家港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冶金占50%,纺织占17.4%,机电占17.6%,化工占7.5%,粮油食品占7.1%,建材占2%,规模经济支撑强劲,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85.48%,该校的学科设置基本上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相匹配,为该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2、毕业生以技能型实用人才为主

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多以理工类毕业生为主,具有一定的技能素养,动手能力较强,就业后用人单位只需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甚至不需要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相比起名牌院校的眼高手低的毕业生,在工资待遇方面的要求也比较低,因此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沙洲工学院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2.28%,本地就业率达81.63%,说明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市场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完善

校企合作从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产生之初,就一直是院校与地方经济密切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企业出资金,学校出人力资源进行科研攻关、邀请企业优秀管理人员来校授课、毕业阶段进入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等等,合作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以沙洲工学院为例,该校在前些年推行学生到企业定向定期实习的基础上,于2010年推行了“2+1”模式,即学生在校三年中,前两年在校接受专业教育,包括基础理论、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后一年实行定向岗位培养,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在密切校企合作,提高就业率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

二、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的竞争劣势

1、经费来源渠道相对单一

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拨款,在运作科研攻关项目和建设实验培训基地等方面,主要依靠大型企业的赞助,对于县级市而言,其经济发展往往是由少数几家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的,能够有实力并且有意愿进行科研攻关和建设实验基地的大型企业并不多,如张家港在全国县级市中经济实力虽然居于前列,但是沙钢、永钢和浦项三家钢铁企业的产值已占到工业总产值的50%,相比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高职院校,县级市高职院校的赞助经费来源就显得比较单一,在科研实力的竞争上相对处于劣势。以县级市高职院校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该校属全额拨款单位,办学经费来自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学生缴纳的学费。目前张家港市政府下拨的经费主要是教师的工资、基本办公经费和学校基建项目的部分拨款。高职院校因实验仪器、装备投资所占的比重很大,办学经费时有捉襟见肘之感。

2、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是竞争力强弱的一项主要指标,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县级市高职院校要想引进和留住人才,所付出的经济代价要比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高职院校高出许多,沙洲工学院2010年***有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89人,而同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正高级职称117人,副高级职称471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则由中国科学院贺贤土院士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朱高峰院士、刘盛纲院士、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原教育部职教司杨金土司长任学院高级顾问,县级市高职院校在师资人才竞争方面处于绝对劣势。因此,县级市高职院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竞争力,必须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基于县级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特点,在师资队伍的构建上应当体现专兼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有竞争力的人才。

三、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机会

1、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带转移拉动就业市场需求

国家产业结构逐步向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方向调整,沿海地区产业带转移也初见成效,已经出现了几年的“用工荒”与之有很大关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农民工来讲,对其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技术的升级对农民工的技术能力、专业的技能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带向内地转移,使得对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工人的需求明显加大,而高职院校怎么样更加适应技术改造、技术调整的需求来调整我们的培养目标,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挑战。从我们县级市的职业教育来讲产业升级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很大的一个市场就是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而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正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县级市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趋向利好。

2、地方政府日益重视本土人才开发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县级地方政府在积极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愈加重视对本土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发扬自身特色,更充分地融入地方经济提供了又一个有利的机遇。如张家港市政府在《2011年张家港市人才工作要点》中,就强调要加快建设“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并把“加强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协调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列为单独一章,明确提出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发本土人才资源的过程,也是加快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的过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越成熟,对于引进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就越大。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杜时贵说“地方高校是本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今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迫切,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及时调整专业课设置,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毕业生。

四、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威胁

激烈的生源竞争是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从2008年开始,高职院校招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职教育学制由三年制改为两年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保持原有招生规模的基础上,整个学校的办学规模将缩小l/3。利用信息技术、低成本、高效益的远距离教育的竞争力日渐增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办学规模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国外高等教育学校在我国的生源争夺也逐渐从普通本科教育延伸到职业技术教育。要求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职位需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导向相协调的高职教育,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是很难发展壮大的,许多本地生源在报考时宁愿更多地考虑选择到大城市的高职院校就读,这些都加大了区域高职院校的招生难度。一些区域高职院校为了争夺生源,甚至根据发达地区就业市场的热门专业来决定开办什么专业,而不是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特别是未来区域人才需求来设置专业,组织教学内容,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使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越来越相脱离,这种在定位上的摇摆不定也使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五、结语

通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法国高等职业教育相比较,并通过SWOT分析法加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县级市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特色基本匹配、毕业生以技能型实用人才为主、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完善等三个方面。面临的竞争劣势主要有经费来源渠道相对单一、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等两个方面。面临的机会主要有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带转移拉动就业市场需求、地方政府日益重视本土人才开发等两个方面。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

根据以上分析,县级市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办出特色,谋取更大的发展,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做出明确清晰的定位,制定科学可行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雪琴.关于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赣南示范学院学报,2008,(1).

[2]刘金锭,储祖旺.试析贫困地区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职业教育研究,2007,(2).

[3]万建明,柯荣欣.谈区域经济背景下的高职定位.教育与职业,2004,(5).

[4]张溥.区域经济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科技资讯,2007,(14).

[5]崔立霞.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再谈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定位问题.卫生职业教育,2004,(24).

[6]刘军.论高职教育与长三角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论坛,2005,(20).

[7]范蓉丽.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9,(5).

[8]高峰,宝爱群,王美.内蒙古高职教育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11).

[9]任君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和现实地位.宁波大学学报,2001,(1).

[10]覃章程.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