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左紫砂的历史
早在7000年前,也就是红山文化时期,这里的人们就已经知道用紫砂烧制陶器。
辽宁考古队在喀左县以东四公里的东山嘴村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场地是方形的,是一个大建筑工地。正南方有一座石制圆形桥台,桥台附近陆续出土了三尊陶制雕像。据考证,这是当时人们举行的与宗教仪式有关的祭坛。从两个女性的小陶塑中,突出了腹孕的形象。现代人称红山文化为“孕妇裸体女神”(见图)。
红山文化晚期,早在3000-5000年前的小河岩文化时期,人们就开始用粘土制作人物了。这个陶俑是从朝阳洞发掘出来的(见图)。做工精致,身上有花纹,三个耳洞,手托着肚子,背上有纹理,还有文字。
商周时期熏烧器皿较多,以混砂灰陶、黑陶为代表。乳山湾子村的山上,到处都是桃斗和三足涛哥的残片,说明商周时期这里居住着很多人。2009年,笔者在南窑村紫砂矿附近发现一个陶瓶,瓶身圆肚,小口长颈,底部有方形印花图案,瓶身有印花图案和牛奶丁。(见图)
战国时期,人们用紫砂做原料制作器皿。(见图)
汉代喀左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那时候,人们已经能够制作茶壶了。在三台村桥南的田野里,出土了两个陶制茶壶。
这个茶壶是老爷庙兴隆沟出土的,紫砂做的。紫砂壶三条腿,足高1.8厘米,整体高7.3厘米,腹径10.5厘米,流长2厘米,壶嘴直径6.3厘米,有内出水孔。(见图)做工精细,代表了当时的烧制水平。现保存在喀左县博物馆。
北宋时期,这里主要焚烧日用品,包括陶碗、陶罐等。
辽金时期,这里烧制的砖又大又厚。小营村北山上曾有辽建筑,堆积了大面积的砖瓦。
据《袁遗通志卷二》记载:“利州有一个细瓷窑,位于益州西南;有瓮瓷窑,影响州东南庄。”。房身店窑址的位置正好在利州城的西南方,所以房身店窑址的地理位置和特征与史料记载是一致的。
房身店窑址位于喀左县南哨镇梁家子婴村房身店屯西北的山坡上。窑址GPS坐标为:北纬41° 03′48″,东经119° 42′53″,海拔286米。窑址在喀左县城东北8公里,南哨镇政府西北1公里处。窑址有一条省道穿过,东南有房身店屯,东南1 km处有大凌河,西南3 km处有太子山。窑址位于山脊前的缓坡上。窑址地势北高南低,坡度平缓。它东西长60米,南北长80米。略呈长方形,占地4800平方米。还有大量陶瓷碎片和垫圈碎片堆积层,厚约50厘米。遗物以垫圈为主,瓷片釉色有白、黑、酱釉。器物多为碗、盘、碟等生活用品,也有残釉、炉具、布瓦等。并在遗址的陶器中发现一枚大铜币。根据遗物特征,应该是辽金时期的隆尧窑址。
金代鸡冠壶较多,在平房子镇周杖子养猪场、府所在的棉麻站、山嘴子镇、大城子镇、老爷庙镇均有出土。
此紫砂壶辽代烧制,紫砂胎熏烧。壶嘴直径8.2厘米,底径7厘米,腹径11。5 cm,直柄长度4.8 cm,流长2.6 cm,有出水口(见图)。出土地址在老爷庙乡兴隆沟村。现保存在喀左县博物馆。
清代白塔子、昆都营子有窑址。这一时期主要生产陶器和青瓷,一般是碗、壶等日用品。
民国时期,唐山人谢阁廷来喀左经商,发现南邵瓮原料十分丰富,于是联系了大公子王官,建造瓮窑。王官投资,谢戈廷提供技术,建造了东兴圆筒窑。产品做出来后,生意兴隆,年产4000大桶,很快就发了大财。
民国25年,“东兴缸窑”开始修建下院,次年投产,取名“日新缸窑”。到1947,这两个窑都停产了。1948年由南窑村农民协会接管。1950,实行公私合营。到1952年,旗政府将缸窑收归公有,合并二窑,改名为地方国营南邵陶瓷厂。
1958年,江苏宜兴派人到喀左传授紫砂工艺,不到半年就解散了。
1962年,县手工业管理部门将南公子耐火材料厂作为县办集体企业,更名为南公子陶瓷社,改为生产陶瓷管和陶瓷杂件。1968年春,更名为南宫公子陶瓷厂。当时,南宫营子陶瓷厂在北公营子建了一个陶瓷分厂。
1974年,辽宁省陶瓷研究所对喀左紫砂页岩进行普查,县里派技术人员到江苏宜兴考察学习。返回后用当地紫砂页岩进行小规模实验。1975年,紫砂厂技术员胡勇恩制作了喀左县第一把手工茶壶。经过土窑烧制后,风格和质量都完好无损。
1977年,紫砂制品车间从陶瓷厂分离出来,建单体紫砂厂。建厂之初,只有两个圆形的倒烟窑,用灌浆手轮修补,生产茶具、花盆、酒具。
90年代初,一夫紫砂处于鼎盛时期。
90年代初,喀左紫砂处于鼎盛时期,期间发展了十几家紫砂生产企业。工艺制品有观菜、挂在墙上、击马、奔马等,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