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典型的爱母敬母的例子?
“医生,把我的角膜移植给我儿子。只要他能复明,我就瞎了!”这位秦县郭村镇郭村的普通农妇,决定牺牲自己,换取儿子的未来。消息一出,沁县人深受感动。几天之内,就有几万元捐给了这位无私的母亲。
患麻疹失明。
1996年初,沁县郭村村民霍庆国经人介绍认识了比自己小一岁的王。他们一见钟情,结了婚。婚后,虽然生活拮据,但丈夫的勤俭持家让王觉得生活有了依靠。今年冬天,随着一对龙凤双胞胎的出生,这个农家小院变得热闹起来。夫妻俩给男孩取名为霍星宇,希望他胸怀大志,有所作为。
看着可爱的双胞胎,这对夫妇喜笑颜开。霍庆国说:“别人的双胞胎不是男孩就是女孩,男孩女孩都很少。村外很多人羡慕我们家的双胞胎。方圆闻名几十里,还有人亲自来看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为了让孩子们快乐成长,霍庆国早上干活,晚上干活。农闲时,他不休息,给别人盖房挣钱贴补家用。日子像小溪一样平静地向前流淌。
然而,天气是不可预测的。2002年6月的一个傍晚,小星宇突然从学校跑回家,跟妈妈说自己“浑身不舒服,痒痒的”。王摸了摸儿子的额头,正在发烧。前一天,小星雨的姐姐因为麻疹在家休息。王抱起儿子,解开他的衣服。原来他的儿子也患了麻疹。王说:“当年郭村镇周边很多孩子得了麻疹,当时也有很多大人被感染。”与此同时,我的儿子和女儿出了麻疹,并伴有高烧。那时候,王整天围着炕照顾双胞胎,生怕孩子出事。
“出麻疹第三天早上,儿子说眼睛睁不开,额头还滚烫。我赶紧抱起儿子,去了县医院。县医院的医生建议立即转到山西眼科医院治疗。医生还特意嘱咐他赶紧走,不然孩子的眼睛就没了。”王听了,想都没想。他口袋里只有500元,于是他带着儿子上了开往省城的汽车。
在山西眼科医院,小星宇因高烧被诊断为“角膜溃疡”,角膜已经穿孔。必须马上做手术,先保护眼球,否则就再也看不见了。霍庆国夫妇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王抱着儿子在医院的过道里放声大哭。
为了支付儿子的手术费,霍庆国当天回村里借钱。当晚,霍庆国挨个敲开了几十户村民的门。5元,10元...霍庆国拿着村民们凑齐的5000元钱泣不成声。
第二天一早,霍庆国又坐上了去太原的第一班车。经过紧张的手术,小星宇的眼球保住了,但还是失去了光芒。
不信命运,万里求医。
肖星宇失明后回到家,整天躺在炕上一言不发。他让父母帮他下地,学着“摸着走”。“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撞到墙上或者被院子里的杂物绊倒,满脸都是血。看了真的很心疼。”王对说道。
王带着儿子到处看病,打听全国所有能做视力手术的医院,石家庄,北京,天津,成都...她游遍了中国。王的行李里经常装着两种食物,一种是干馒头,另一种是牛奶和鸡蛋。前者是给儿子饿的时候吃的。在为儿子“寻找光明”的路上,王饿得啃馒头。她困了,在儿子的病床前蹲了一会儿。儿子累了,她就让他爬在她肩膀上,腿已经累得像灌了铅一样。她心里只有一个目标:让儿子再次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有人替王算过,在过去的三年里,她走过的距离加起来可以绕赤道五圈。
王“用背寻找光明”的故事在沁县迅速传播,人们被王伟大的母爱所感动。在北京工作的沁县老乡张敬德也听说了这件事。在他的帮助下,2003年4月,王带着儿子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检查。医院的医生经过进一步诊断,确认小星雨的眼睛还有光感,只要找到匹配的角膜,就很有可能重见光明。
听到这个消息,王全家都哭了。
2003年5月,同仁医院通知王医院已找到与小星雨相匹配的角膜,可以来京做手术。然而,高昂的手术费用让望而却步。王和丈夫咬紧牙关,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把房子抵押出去,从银行贷款,以弥补治疗费用。全家立即动身去北京。
但是,这个操作失败了。角膜移植给小星雨后,由于角膜不新鲜,发生了同种异体排斥反应。很快,小星雨的眼睛就出血了。
第一次角膜移植的失败并没有让王气馁,反而让她坚信,在医疗技术如此先进的今天,儿子一定会重见光明,现在她需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
巨额的医疗费用再次让王迷惑不解。在得知王的感人事迹后,沁县团委书记以* * *青团沁县县委的名义向全县中小学和社会各界发出倡议。一场“爱在延续,拯救小星雨”的公益捐赠活动迅速展开,首日捐款1.5万元。王捧着凝聚了全社会爱心的捐款,热泪盈眶。
2003年7月,王带着小星宇带着1.5万元来到天津市眼科医院进行第二次角膜移植手术。可惜这次行动也失败了。王无法忍受残酷的现实,晕倒在地。他病了半个多月。
懂事的小星雨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不要我的眼睛。你太累了。我可以去盲校好好学习。”听了孩子的话,王含泪抱住了儿子。
为了让小星宇继续上学,王把儿子送到了太原市盲校。但小星Unemoto因为年龄小,生活不能自理。常用的东西一旦放在另一个地方,他就找不到了。为了锻炼小星星的独立生活能力,王特意每隔一个月去学校看儿子一次。当她看到小星雨冬天因为找不到袜子而光着脚的时候,心都碎了,她带着儿子回家了。
小星雨学习的欲望从未放弃。妹妹放学回家,他总是把妹妹刚放下的书包背在背上,打开书包,拿起她的课本,反复闻。对他来说,书里的墨香是那么亲切。小星宇每天都央求妈妈送他去学校。看着儿子稚嫩的脸,王的眼泪流了无数次。她找到了学校的校长,学校最后同意小星雨可以来学校,但是不能进教室。
就这样,小星宇的姐姐经常拿着棍子拉着身后的哥哥去上学。但是小星雨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坐在教室里。他只能蹲在教室门口,默默地听着学生们读书。小星雨记忆力很好,同学读过的内容她都能背出来。小星宇经常主动帮助同学们工作。他的条件是他们给他读课文中的短篇故事。
“我进不了教室,但我可以搬煤球,帮学生生火,老师就可以让我坐在教室里。”2006年6月5438+10月65438+4月的一个上午,小星雨被父亲从学校接回家。当记者问他身上黑灰的来源时,小星宇不敢说话。在父母的鼓励下,小星宇讲了这个故事。
一句话一出,温暖的感觉涌上记者心头。
母爱感动人援助
为了支付儿子的手术费,王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14年10月14日,记者走进王的家。场面很悲凉,一个土炕,一口大锅,一个杂物的柜子,还有亲戚赠送的一台旧黑白电视机,别的什么都没有。
小星雨常常依偎在王的怀里,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见阳光,因为以前我什么也摸不到,只有墙,我怕我连妈妈都摸不到……”
王无法承受再次手术失败的打击。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自己的角膜移植给儿子。王说:“只要能让儿子重见光明,重返课堂,我什么都愿意做。”有了前两次手术失败的经验,她非常担心这次手术会重蹈覆辙。如果这次手术还是失败,“这个家就完了。”因此,她渴望这次手术成功。为了保险起见,她决定先捐一只眼角膜。如果手术成功,儿子恢复视力,她会再给儿子捐一只眼角膜。
她告诉记者:“这样做可以节省医疗费用,减少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
王要把眼角膜捐给儿子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沁县的大街小巷。秦县委书记赵春英、县长、县长等县领导亲自来到家看望王母子。当赵春英看到霍庆国和王夫妇变卖家产,为儿子的手术负债累累时,立即从自己身上掏出500元钱,放在王手里,并希望团市委再次向全县各界发出以“爱心延续,拯救小星雨”为主题的爱心捐助倡议。
10元,50元,100元,500元...2005年2月20日至20日,一场感人的爱心接力在沁县街头上演。短短两天,就收到了5万多元的爱心捐款。
“他爸爸的角膜不能移植,因为他爸爸要挣钱,这个家还需要他养活。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只要有一只眼睛能看到缝纫就够了。如果孩子能看到光明,他就能继续上学,他的命运就会改变。还有很多好人等着小星雨感谢呢。”
县委、县政府帮助王与天津市眼科医院取得了联系。只要条件成熟,手术会在春节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