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评析
上两个星期听了我们学校李瑞林老师在学前班上的课,无论是课堂设计,师生互动,教师教态语言和课堂效果感觉都不错。李瑞林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骨干教师,这几年一直担任学前班的课,能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去设计课堂,儿童化的语言,亲切的态度,使她的课堂活泼有趣,效果较好,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这次她被评为校级优质课候选人,参与本学期教师优质课的评选。李瑞林老师是个非常用心的人,接到通知后,就把她的讲课方案和我进行了沟通。她觉得学前班学生自控能力差,课堂听课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短,准备讲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昨天把备好的课带来与我和庞校长进行沟通交流。整节课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她昨天又进行了简单的修改。
今天上午听了李瑞林的《黄山奇石》一课,整体来说效果不错。
课堂设计合理。复习导入,对字词进行了复习,对笔顺易写错的字进行了复习指导,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了词语的理解。学习新课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一***介绍了几种黄山的奇石,什么名称,什么形状。接着出现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上是哪一块石头,用文中的语言说出它的形状。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文字,指导朗读,让学生从读中去感悟石头的奇特。学完这几段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块石头,并说明喜欢的原因。最后***同回顾这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注重了语文双基训练。除了导入时字词的训练,结合课文内容拓展了词语,训练了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
注重了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醒学生说完整的句子,如何有目的性的阅读,如何进行小组交流……
创设情境(情境创设——课件黄山风景展示,语言创设——师生语言描述。),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语言文字之美,想象黄山石头之奇。
教师语言,尤其是针对性的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想象力。
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整节课李瑞林老师很累,一直在努力的引导孩子朝自己设计的方向走,努力的想和学生合拍,但一直效果不好。原因有两点,一是李瑞林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教材备得很熟,对学生并不是特别了解。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借班上课,不是自己带的学生),不了解二年级学生年龄段的特征(自己教学前班两三年,把握了学前班孩子年龄的特点,二年级的学生还不是特别了解。)在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等方面语言还应该再斟酌。二是学生不熟悉李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原来老师的教法已经有了定性,所以和李老师的默契度达不到。在朗读训练上,本来这节课他们已经学过,一部分同学课文已经会背,所以读起来很流畅,让他们放慢了有感情的去朗读,反而很难做到。
复习导入的时间过长,对字词上节课已经学习过,有些内容不需要再去细讲,重点应该放在新课上。
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注意正确的引导学生。李老师在和学生互动“你喜欢黄山的哪一块石头,为什么喜欢它?”这个问题时,第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他喜欢仙桃石,因为桃子又好看又好吃。李老师表扬她积极大胆回答问题,语言流畅。接着有的同学在你那说,他喜欢仙人指路,因为先人很神奇,还可以帮人指路……接下来的几个同学回答的思路基本上和他们相似。我想,李老师设计这个问题,应该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一个回顾,喜欢哪块石头,说说这块石头奇在哪儿,最好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说它的形状。如果第一个学生回答后李老师轻轻引导一下:“你喜欢这块石头是因为它的形状吗?这块石头什么样?”后面回答的学生就会改变内容。
拓展思维。文章的最后一段简单的写了三种奇怪的石头,只出示了名字,并没有介绍形状。结尾说,还有很多奇怪的石头,等着你去给它起名字呢。如果展示几种石头,让学生去大胆的给它们起名字,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二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于上课也是一样,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去理解,去设计课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评课也是一样,都是站在听者的角度去发表自己的见解,也许自己的想法和教者并非一样,要想磨好一节课,关键要看教者自己的反思,再结合别人的建议,进一步优化这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