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和潮汕方言是什么关系?
潮汕方言多为潮汕地区潮汕人使用。潮汕地区主要指汕头、潮州、揭阳。其实梅州的丰顺、海陆丰部分地区也在使用潮汕方言。
潮汕方言的独特性与潮汕先民的起源有很大关系。潮汕人的祖先主要是定居福建(莆田)后迁入潮汕的中原汉族。从时间上看,可以认为是晋朝永嘉年间(307-313)开始的八王之乱。此后的各个朝代,中原的土著都是因为逃离混乱或者饥荒而从南方过来的。
潮汕人的祖先来到了比中原安定和平得多的潮汕地区,过着相对安定的生活。中原的战争基本没到这个“世外桃源”,中原的一场革命和这个地区关系不大。居住在这一带的中原汉族人,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自己原有的风俗和文字。潮汕地区的八大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是古老习俗的延续。同时,古汉语的许多特点也在潮汕方言中表现出来。
潮汕方言真的很难学,所以有人说“潮汕方言很土”。其实“潮汕方言古,不土”。潮汕方言有八个声调,即尹平、阴上、阳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发音就像“Xi、汾、浔、胡、云、浑、汾、佛”。这和古代汉语的八音发音是一样的。然而现代汉语只有四声。所以在掌握声调上,更别说让那些只有两个声调的欧美人学潮汕方言了。一句“潮汕话最难学”(潮州话)让他们一头雾水,目瞪口呆,就算练得张口结舌,也很难说对!
潮汕方言有古汉语的特点,尤其是八音。提出一些和普通话不押韵的古汉语,如果用潮汕方言读会变得非常押韵,朗朗上口!如《尚墨桑》。
潮汕方言不仅保留了古汉语的八音,还保留了大量古语词的用法。比如动词“走”、“吃”在现代汉语中相当于“跑”、“吃、喝”;名词“母”“新娘”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眼睛”“媳妇”。这些词在古汉语和潮汕方言中广泛使用。
在外人看来,潮汕方言都一样,其实不然。这不仅体现在不同地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版本上,如“皂”“蝉”,还体现在不同地区的语音特点上。
潮汕谚语:“潮州九郡,各郡有字。”大概是旧潮州府所属的九个县,每个县都有不同的语音特点。
旧时潮汕方言以潮州府城话为基础。潮州府城话在外地人听来“轻”“软”,类似“吴侬软语”。这和阜城方言的了、英、翁的元音有关。从“钥”、“使”、“元”的整体性就能感受到。
与潮州为邻的澄海,特点是没有寂静,“心”与“新”,“林”与“邻”,“侵”为谐音。所以让澄海人“咸、甜、酸(辣)”就像给他们出了一道题。(这个“五味”中,除了“酸”,其他“四味”都要默读。)
潮州以西是揭阳,其方言的特点是没有英语元音,英语元音。所以,精与金不分,真与精融为一体,因与英,精与英,精与成,逸与局是谐音。
潮汕方言中,有与潮州成府话差别最大的潮阳话(以绵城、海门为代表)。潮汕人通常认为潮阳话最“惠”(不纯正),潮阳人则自称自己的话“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别人的话“清脆”或“响亮”。
朝阳话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七个声调,而且大多是低调长调。听起来又响又重。所以,在朝阳方言中,“反语”与“凤凰”、“皇帝”与“兄弟”、“世界”与“存在”、“训练”是同音异义词,说话的语气和方式明显不同。
潮汕谚语:“好的潮州人互相骂,坏的潮阳人说话。”虽然这是一个笑话,但它确实反映了两种语言的特点。即使潮州人吵架,他的声音也不大,语言也不重。但是,朝阳群众平时说话和跟别人吵架一样,声音很大,很重。
独特有趣,这是我们潮汕方言。
参赛书目:潮汕民俗趣闻,潮人探奥运,常用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