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顺庆简介
锡山周氏宗谱(1919)主编,南寨分馆馆长,无锡锡山南寨第二十五孙,周敦颐第三十孙。——周顺卿周顺卿挖到的第一桶金周顺卿于清朝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十时,出生于太湖街道周信社区小园里自然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据考证,周顺庆祖籍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毗邻两广)。)南宋时,其始祖周(周敦颐-周道-周燕-周正卿-周迅-周)由道州迁至无锡,并于24世纪传给周顺卿的父亲周道然。琴三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周顺庆是最小的儿子。
周顺卿童年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由于局势动荡,战乱不断,一天晚上,我家的房子被烧毁了,多年艰苦节俭攒下的一点点财富也毁于大火。他妈抑郁病了,死不起。施顺卿8岁,却像大人一样懂事,表现得很强势。为了避免全家再次出事,父亲命令弟弟惠庆去江北读书,而他则带着顺庆在太湖划船避祸。当局势稍微平静下来后,我回来捡起碎砖瓦,开始重建家园。在这一点上,顺庆已经是父亲的好帮手了。
同治六年,丁卯(公元1867年),16岁,随叔父周孝廷到上海李长铁当学徒,老板是家乡西铁巷村富商丁明魁。(丁明奎,男,1816 ~1898,清同治八年,斥巨资重修东江名桥。这是一座曲拱三环洞石桥。虽然在143处遭受风雨侵袭,但仍屹立在东江思南公路起点西北侧。是江苏省、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听老人说,出发时他奶奶只给了他一件换洗的布衫和一双布鞋。下着雨,路上泥泞不堪,周顺庆不忍穿鞋,只好赤脚走了十几里地,来到周靖祥站旁的运河边,从苏州乘船。成为学徒后,他勤于动脑,勤于动手动脚,老板交代的事情他都做了。打烊后,我就盯着会计先生问什么不懂的问题。当时外国资本已经侵入中国市场,上海刚刚开商埠。随着贸易的扩大,上海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由于李昌煤铁公司经常与外商做生意,周顺庆以其少年时的聪明,深感掌握英语的重要性,否则将难以了解商业情况,难以立足上海商界。于是他下定决心,白天去当学徒,晚上风雨无阻,步行20多里去一个业余补习班学英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已经掌握了一般的会话,三年后,他的外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三年学徒期满后成为正式员工,被老板提拔为专门联系外商的文员,受到老板丁的器重。
年轻时,周顺庆的命运因为他老老实实处理了一件事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与李昌铁路上的一名外籍职员联系后,他曾捡到一张由一名英国船长用英文签发的面值为1,000元的支票。因为他去过怡和,一个英俊的年轻人,进行业务往来,他知道这个大课堂的名字。当时1000元大洋在上海买一套石库门别墅绰绰有余,而周老师满员后,想开店急需启动资金。但是,这个时候,周顺庆想到的是,大班失去了这笔资金,心里一定很着急。他有责任将它迅速归还原主。于是他马上赶到英国人怡和,亲自把支票还给帅厨。帅楚很感动,称赞他收钱的文明行为,从此深受帅楚的信任和器重。不久,周被调到帅楚开设的大明洋行。1878年,帅楚又投入5000两白银,命令周顺卿离开洋行,在上海苏州河四川大桥旁成立了自己的常升五金煤铁公司,任命27岁的小伙子周顺卿为总经理。由于周顺庆聪明、谦恭、诚实,常升的生意兴隆,利润可观。但他始终保持底线,不多拿钱。于是,帅楚越来越依赖这位来自中国的朋友,将常升托付给周顺卿管理。回中国看望我的亲戚。周并没有因为老板不在而中饱私囊,反而更加细心,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三年后,帅初的儿子来上海算账。原来帅初已经去世了。根据他的生前遗嘱,他的儿子拿回了商行三年来赚的三万两白银的利润,商行的资产全部捐给了周顺庆。一夜之间,上海滩又出现了一个无锡“煤铁之王”。从此,“常升”成为周顺庆成功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周顺庆挖到的“第一桶金”。创业——周顺庆,“煤铁之王”,16岁去上海当学徒。20岁就担任了联系外商的文员。27岁被任命为白银5000年开办的常升五金煤铁公司经理。* *从周当经理到创办自己的振昌煤铁公司,已经11年。在***12商业企业中,有10煤铁公司。到1884周顺庆开振昌煤铁时,33岁的周顺庆拥有的资产已经达到当初投资的200多倍。周成为富翁,除了经销洋行产品,赚取丰厚利润外,还有两个原因。据说,上海的振昌号和常升号煤铁船最初是在苏州河的四川路桥旁建造的。后来这里建了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并以28万两白银的高价售出。但这两艘煤铁船的搬迁成本很低,进出差价相当大。另一方面,以废铁的价格从拍卖行购买了一艘旧洋船,周专门从家乡招募了一批钢铁工人来搬运机器和钢材。它作为新产品出售,因此获得了巨额利润。此外,据朱子文回忆,周增在1885左右,在上海高昌寺买了20多亩房产,然后盖了房子,高价卖出,销售收入50万元,获利丰厚。
44岁时,“缫丝大王”周顺庆第一个同时在上海和苏州设立两个冶炼厂,专门生产自销铁锅。最后两个厂是1920开的,分别是东江筒子厂和砖厂,69年了。25年有16家工厂,其中7家。
无锡裕昌丝织厂设立于周信镇,始建于1904(光绪三十年),总投资8.2万两白银。裕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最初几年每年都有盈余。一般来说,一年的盈余大约在2万到3万元,最高的一年是1923年的15万元。每年剩余分成十三份,周一个人得十份,副经理* * *得一份以上,剩下的由全厂职工平分。到1919年,工厂进口缫丝车330辆,工人1000多人。到1923年,工厂总资本已达18.2万,是最初投资的3倍多。由于周经营着先进的缫丝厂,对生茧的质量抓得很紧,所以丝的质量很好,受到英、美、日等国商人的青睐。“锡山”牌、“金鱼”牌的丝绸产品称霸上海、无锡,周顺庆成了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缫丝大王。
资本经营——“银行大亨”一般来说,中国的一些传统商人在强大之后,往往会把精力转向寻求政治地位和政治庇护,从而有钱有权。这是由具体的生活环境决定的,周顺庆对此心知肚明。此外,深谙官场的周顺庆敢为人先。为了加速其雄厚资本的升值,他突然放慢了对工业的投资。而是在去日本考察后的两年内全力以赴投资金融领域。55岁时,他首先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新城银行。这家银行不仅从事一般的银行业务,还被清政府赋予了发行纸币的特权。这无疑是由于清朝皇子奕劻父子的政治和资本背景造成的。新城银行总部位于上海大东门外的万聚码头附近,在北京、天津、南京也有分行,在无锡也有新城银行。新城上海总公司经商务部批准,发行一元、五元、十元三种纸币。发行的纸币最高限额为一百万元,储蓄业务每年的存款人比取款人多,最高存款余额为七百多万元。他被上海人称为“银行大亨”。新城银行虽然只有六年的历史,但是作为中国最早的商业储蓄银行,应该说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确实有它的一席之地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进步。再比如新城银行无锡分行。为振兴无锡工业,设立储蓄柜台,吸收社会游资,再贷给农工路矿企业家,对早期无锡民族工业给予贷款,解决了企业家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无锡分行最多时贷出50多万银元,极大地促进了无锡缫丝业的发展。当时无锡的丝厂开始有了“工业工厂”和“商业工厂”的经营模式,实行租用厂房和机器设备的制度。没有银行贷款的支持,经营者无力支付蚕茧收购、工人工资和大笔租金。甚至像振新棉纺厂和毛鑫面粉厂这样的大型工厂也用他们的全部资产向银行抵押,以获得贷款来发展生产。1910年,荣德生从周顺庆开办的无锡新城银行和李玉成银行借款8.2万元,用于赎回振新纱厂。
行善积德——《慈善之王》在当时的清帝和军政府主席的眼里,尤其是在无锡思南人民的眼里,周顺卿这个极其富有的人,绝不是一个吝啬鬼,尤其是在国家受灾群众生活十分困难,辛亥革命遇到财政困难的时候,他总是全力以赴,以菩萨心肠被称为“慈善之王”。
周顺庆的工作地点在无锡,但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海,所以经常在无锡和上海之间跑。他买的火车票也是普通的硬座票。用餐时他从不去餐车,只是像普通乘客一样在过道买客餐。据说,为了搞好交通,他被特许投资周靖祥火车站的股份,还在古运河旁修建了一个交通码头。一旦人和货物下了火车,他可以很快到达轮船码头,然后乘船去他在周信镇的家乡。周顺庆致富后,始终没有忘记劳动人民的本来面目。他的生活非常简单。他常年穿着蓝色的衬衫和鞋袜,衣着与百万富翁完全不同。长江后浪推前浪,永远汹涌向前。周顺庆的表现传奇而辉煌,让人敬佩,他的没落和没落让人叹息。历史脉络值得总结和借鉴。让我们向周顺庆这位伟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大显身手。——《雷雨》中的周舜卿和周朴园曹禺。他是五四以来中国最成功的剧作家之一。曾任中国文联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被人民列为现代文学六大家之一。早在1933年,才华横溢的23岁曹禺就写出了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雷雨》。它一炮而红,在海滩上很受欢迎。当时在上海演出,票房爆满,一票难求。从达官贵人到工商业者,甚至普通百姓,都争先恐后地用血泪见证这场人间悲剧。随着雷雨扫街的故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剧中“爷爷”周朴园的原型是扎根无锡的上海工商大亨周顺庆。因为剧中人曾经说过“无锡是个好地方”。
时至今日,无论是猜测还是附和,在周顺庆的故乡无锡东江,普通大众依然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事实上,周朴园和周顺庆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巧合。当然,《雷雨》中的大部分情节都是作者虚构的,周顺庆可能只是作者写作时的参考“范本”。不过从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周顺庆在当时的上海滩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
应该说,周朴园和周顺庆有很多相似之处。周朴园是煤矿董事长,周顺庆是沪上“煤铁大王”,并以董事长身份投资开发锑矿;周朴园抛弃了石萍,嫁给了樊沂;另一方面,死后,周顺卿娶了费和两个厢房。周朴园是素食主义者,周顺庆信佛,晚年斋饭。(注:《雷雨》台词:陆思风:“我的主人恐怕是吃素的。你不喜欢我侍候他吗?听说我家主人一向讨厌女人家。”)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一个人物。周顺卿只是曹禺大师构思剧本时的一个参考模型。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说不清、说不清的因缘,无锡人特别爱看《雷雨》这部剧。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戏剧电影界的明星们就组团来无锡演出《雷雨》。无锡人好像听家乡的故事,看地方剧。连演员都被追求的热情感染了,演了很多场都要留下来。一些《雷雨》的粉丝错过了在无锡看剧的机会,甚至陪同剧团去苏州和上海看演出。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电影《雷雨》拍摄期间,许多场景都是在无锡东江的关山别墅、亦庄、周顺庆修建的周泾塘桥(周信老街)等地拍摄的。
同时,从周顺庆成长、成功和骄人业绩的轨迹来看,他不忘报效桑梓,在家乡买田买地,造桥铺路,创办小学、中学和商学院,投入巨资兴建周信镇,还兴办慈善事业,兴办田庄,帮助贫困的亲戚和邻居,救济陕西、河北、河南等地的灾民。北洋政府为了表彰他的贡献,虽然周顺庆已经再婚纳妾,但是家乡的人们还是很尊重他的人格和对公益事业的贡献,他的名声还是很好的。这就让人觉得是,周顺卿是周顺卿,两个周是不能划等号的。
今天要感谢曹禺的《雷雨》,它是以无锡为背景进行写作、发展和叙事的。剧中多次提到无锡、无锡美佳、无锡周嘉。他早在70年前就为无锡扬名立万,打出了“无锡是个好地方”的响亮品牌。通过挖掘历史脉络,珍惜周顺庆前辈留下的这份宝贵文化遗产,增加无锡人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激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振兴民族工业而努力奋斗,加快建设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的步伐,率先实现四个现代化。(史志办,太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