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禁忌是为了什么?对统治者表示尊重?

禁忌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始于周朝,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愈演愈烈,民国成立后被废止。那时候,人们不能直呼皇帝或其长辈的名字,否则会因为忌讳而有坐牢甚至掉脑袋的危险。常用的避讳方法是把要避讳的词换成其他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于是,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把人名、地名或物名都改了的奇怪现象。禁忌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些混乱,也给今天的阅读造成了很多不便。

有四种类型的禁忌对象:

第一,皇帝避用当代皇帝和历代皇帝的名字,在当时属于“国家禁忌”或“公共禁忌”。比如刘秀时期,秀才改成了蔡瑁;乾隆曾经给门下写过一封信,说对联里不允许有五福,是为了避开顺治皇帝福临的名字。有时他们甚至避用皇后的名字,比如吕后的名字,朝臣们遇到野鸡也要改口叫野鸡。

二是避免军官的名字,即下属要避免军官本人及其父亲、祖父的名字。甚至一些傲慢的官员严格命令他们的男人和人民避免他们的名字。陆游《老学庙笔记》里有一个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下属和州里的人不准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正月十五,照常开灯三天。写告示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州府依法放火三日。”由此有了“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笑话。

三、避圣贤,主要指避圣贤孔孟之名。有的朝代还避用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名字,有的甚至避用周公甚至老子的名字。比如孔子,取名“孔丘”,北宋时朝廷下令,读“秋”字时,要念“甲”,同时要用红笔把“秋”字圈起来。清朝更是如此:从今以后,天下所有姓“秋”的人,都要在旁边加一只耳朵,改姓“秋”,而且不能念“秋”,而要念“七”。于是,天下姓“秋”从此改名。今天有姓“秋”的,也有姓“秋”的。原因是有的变了,有的又变回了原来的“秋”字。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祖父母的名字,这是整个家族的“家族禁忌”或“私人禁忌”。在与人交往时,要避免对方长辈的忌讳,否则是极不礼貌的。唐朝诗人李贺的父亲名叫金,“金”与“金”同音,所以李贺不可能一辈子都是文人。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名叫,所以每当她遇见闵,林黛玉就把它念成“计”或“秘”。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在《史记》中,凡是和他父亲同名的人都改名了。比如“张梦潭”改成了“张孟桐”;“赵谭”改为“赵通”。后来《后汉书·韩曙》的作者叶凡也是如此,因为叶凡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韩曙》中,郭泰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变成了郭泰。这个名叫“秦征”的人也变成了“郑泰”。

再比如唐代诗人杜甫。他父亲的名字叫杜宪。为了避免“闲”字这个禁忌,杜甫一生都在写诗,但他从来没有在诗中使用过“闲”字。杜甫的母亲叫海棠,《杜集》里没有海棠诗,所以没有母亲的名字。

再比如苏轼的祖父姓“许”,就是忌讳“许”字,所以苏洵没有写“许”字。写“序”字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也没有用“序”这个词,他用“叙”字代替。

古人常常需要避讳,他们总结了各种避讳的方法:

换字体。有的用意思相同(相近)的词,而不是需要避免的词。比如汉武帝出名的时候,有名的辩手蒯彻就改名童。当唐高宗以名字统治时,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用文字统治代替了文字统治。有时候可以通过加减笔画来避免。比如邱的祖先本来姓邱,孔子却姓邱,所以加了一只耳朵来避免。自宋代以来,人们都回避“秋”这个词。书写时,他们往往要省去一笔,有的人写□或留白。

改变发音。比如秦始皇以治天下闻名,所以正月即将被读为命。有的读一个字而不是一个字,读一个应该避免的字就改成一个字。

例如:

农历一月在古代最初被称为“政治月”,因为古代皇帝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祭祀,决定一年的政治事务。秦朝时,秦始皇生于一月,取名“嬴政”,于是将“政月”改为“正月”。正月里的“郑”字,读起来是“郑”,而不是读政治。

秦始皇的父亲名叫子楚。于是我把楚改为“荆”。

吕后的名字叫野鸡。当时用的是野鸡这个词,而不是山鸡这个词。

中国的文帝名叫刘恒,所以他把嫦娥的名字改为嫦娥,把恒山的名字改为长山。

汉武帝的名字叫刘彻,汉初有一个著名的辩手叫蒯彻。史书中,蒯彻改名为“蒯通”。

汉光帝的名字叫刘秀,他曾经把一个学者的名字改为“蔡瑁”。

汉明帝的名字叫刘庄。当时他把庄子改成了晏子。

唐太宗召李世民时,将中央六部之一的民政部改为“户部”。

赵真,一个著名的宋仁宗,不得不把馒头和小笼包的“蒸”字改为“煮”。

更有甚者,著名的人名结构,为了避免“结构”,达到了50多个禁忌词,如苟、苟、李* * * * *!

禁忌方法

换字法

用其他词代替单词来避免。

虚词法

不要填写你想避免的单词。

缺笔法

遇到要避开的字,就少写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