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舞市在中国的哪个省?
珠海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重要城市(原中山县),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南部,地理坐标北纬21° 48 ' ~ 22° 27 ',东经113 ' ~ 14° 65438。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望,西与新会、台山相望,北与中山相望。珠海是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珠海面积1.952平方公里,人口1.41.57万(2005年统计)。是广东省最小的市,人口分布为香洲区81,斗门区36,金湾区24。人口密度为:其中常住人口约80万。珠海海岸线长604公里,大小岛屿146个,有“百岛之城”的美誉。在珠江口广阔的水域中,有大大小小146个岛屿,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水域的万山群岛。
“珠海渔父”是珠海的标志;珠海的市花、市树、市鸟是:杜鹃、紫荆花、海鸥。
[编辑此段]珠海的由来
珠海位于珠江入海口的西南部,因珠江流入南海而得名。唐宋以前,西北河三角洲的海岸线位于五桂山(今中山市)以北,珠海是散落在珠江口外的一个偏僻小岛。公元前221年,属南海郡番禺县,汉代属番禺县,晋朝至陈属东莞县,隋朝属宝安县,唐代属东莞县。宋代以后,由于这里盐业和银矿业的繁荣,在山场村设置了香山镇。绍兴二十二年(1152)设象山郡,隶属广州府,元明清沿。1953设立县,1979设立市,1980设立经济特区。
关于珠海地名的由来有很多传说,但流传最久的应该是从地理角度给出的解释。珠海唐家和伶仃洋之间的海域,古代被当地居民称为“珠海”。在唐家家谱中,有人将其命名为“唐竹海”(明朝永乐年间)。民国初年唐家三丰小学的《校歌》里,歌词是“前面是珠海,后面是鹅峰”。可见这片海域早已被称为“珠海”。因此,珠海建县时,因这一带位于珠江之海,故称“珠海”。珠海大部分地区原本属于钟山县。1953年,从中山、东莞、宝安三县划出部分沿海地区和岛屿,设立珠海县,县城就设在今天的唐家镇。1958年珠海县并入钟山县,1961年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城改为香洲。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为省辖市。1983,斗门县纳入珠海市。
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于8月,1980。当时特区面积只有6.81平方公里。经过两次调整,特区面积扩大到121平方公里。目前,珠海下辖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原斗门县)、高新区。
[编辑本段]亚热带自然环境
珠海市内陆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以平原(占25.5%)和丘陵(占58.68%)为主,有低山和海滩。地势平缓,依山面海,海域辽阔,有数百个岛屿蹲伏,有奇峰怪石和美丽的海湾沙滩。内陆由凤凰山和将军山的丘陵、海岸和平原组成。最大的岛屿是三灶岛,面积约78平方公里。陆地山地、丘陵、梯田、平原被分割成纵横交错的水网。沿海冲积平原由西江和北江的冲积沉积物形成。珠江口外沿海沙滩广阔,水下沙滩向岸边缓缓倾斜。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长690公里。内陆最高的凤凰山海拔437米,大部分岛屿海拔在100米以上。最高峰是二洲岛上的凤凰山,海拔437米。主要矿产资源有水晶、铁、钨、锡、锰、钾长石和优质石英砂。天然土壤包括赤红壤、石质土、滨海沙土和盐沼土。主要河流有磨刀门、金星门、泥湾门、鸡啼门、虎跳门、前山水道、湾仔澳门河段和南水里,全长135公里。
珠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经常受南亚热带季风袭击,多雷雨。年平均气温22.3℃,最低气温2.5℃。年降雨量1770-2300mm,4-9月盛行东南季风,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东北季风盛行于公元5438年6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
珠海大气的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每年早春,细雨绵绵,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有时可达100%。
珠海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台风和暴雨,部分年份冬季受寒潮和低温影响。台风一般发生在6月至10,平均一年4次左右。严重影响珠海的台风平均每年1个,暴雨在5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