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关于原始舞蹈《箫韶》表演情形的记载?

关于这个乐舞的具体表演情形,《竹书纪年》卷上说:“帝舜有虞氏,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作《大韶》之乐。”《史记·夏本纪》载:“舜德大明,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这里所描写的《箫韶》之乐舞,阵容十分可观,“百兽”当为各部落尊奉着自己崇拜的图腾形象,或许是亲身装扮,又或是高举神兽之型,载歌载舞。

新疆呼图壁岩刻

《箫韶》有许多名称。用如此多的名字来称呼一个乐舞,在中国舞蹈史上是不多见的。究其原因,后人的解释也很多。一种说法是古人用“九”字,有时和“大”字用意相同,因此《九韶》和《大韶》是同名的乐舞。另外的说法是“九”字代表了演出时的段落数目,《尚书·益稷》中所说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九成”正是这个意思。

《箫韶》的“箫”字,也许是一种舞竿的名字,所以有舞蹈史学家认为《大韶》有可能因跳舞时舞者需执此竿而舞,人们于是将该舞重新起名,叫做“箾韶”。古代舞蹈史上此种因舞蹈道具而得名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大韶》的另外一个名字是《韶虞》。这大概是因为舜曾经是有虞氏的首领,部落的印记打在了乐舞的名称上,当然也有可能暗示着这个乐舞和“有虞族”的某种传衍之舞有关。

新疆呼图壁岩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