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香炉、屏风、窗帘的名称
前人写的香炉大多只是文字和东西。近几年有专门研究香炉的。第一,杨治水《古诗名物新证》中有关于香炉和香薰的美文。首先是孟慧《花间十六声》中的“添香”、“熏笼”、“香兽香囊”的集合。巧合的是,两位作者都是女性。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洞察力和思考力,讲述了历代香炉、香薰等物件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和趣味。前者注重名物考证,后者从历代诗词笔记中寻找香火和烧香利益。
博山炉流行于汉代宫廷和贵族的生活中。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撮金博山炉,无论是形制还是工艺都达到了极其精湛的水平,并一直沿用至今,直到隋朝和初唐时期。所谓“博山”不是
表示此炉出自博山,而是指器物表面雕刻的叠山装饰。据《双城记杂记》记载,长安巧匠制作博山炉慢,能雕奇禽异兽,装饰香炉表面。博山炉技术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后来出现的三足或五足香炉。从六朝吟诵博山炉的诗词中可以看出,博山重叠的风貌,不仅有“藏千树,萦绕万重山”,还有“下雕龙,直上半莲”的造型和“上雕秦王,紫烟骑鹤”的人物故事。
西汉博山炉的出现,很可能与烧香的原料和方式有关。西汉以前用的是毛香,将香或艾草放在豆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味浓郁,但烟火味很浓。梁武帝时期,南海的冰片、苏合香传入中国,香料制成香丸子或甜糕,下置炭火。这些树脂香料在炭火的高温下慢慢点燃,香味浓郁,烟火味很小,于是出现了造型各异、做工奇妙的博山炉。博山炉盖虽比美,但都刻有毛孔,香气从刻孔中升腾。
博山炉有金属、陶器以及后来的白瓷,但结构大体相似,都是用炭火熏香的器具。
除博山式香炉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青瓷或白瓷三足五足炉,出土文物中也常见带耳的民间瓷器香薰。炉耳相当实用,为了方便携带和移动,其装饰功能和实用效果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此外,香炉上还附有香铲、香烛、香条、香盒,都是用来加香、焚香的。
唐代法门寺出土的银器中,也不乏香炉、宝盒,工艺之精湛可谓登峰造极。无论是炉体还是炉盖,无论是雕花、雕花还是镶嵌,至于造型的变化,甚至还有镀银金盘支撑的双层香炉,或者是炉身上附有宝物的香炉,多为莲瓣形式,炉盖顶部饰以莲蕾以供四周摆放。
顾名思义,闻动物的就是各种动物造型的香炉。烧香入味是香的本来目的,但古人注重观赏,所以香炉可以用金属或陶瓷制成各种动物造型,让香在飞禽走兽的腹部燃烧,香烟从飞禽走兽的口中喷出,趣味十足。鸟兽的造型多为麒麟、狮、狮、鸭、鹤,但爇烤香料的原理是一样的。李清照最熟悉的一首诗《醉花吟》中的“金兽”其实是香兽,所以易安词的一些版本也以“金”为“香”,以“雷诺”为香料。
直到宋代,除了仍在使用的博山香炉和各种香兽外,生活中更广泛使用的是瓷器高足杯香炉、开莲香炉和镂空盖香炉,它们的造型都比较小巧,便于室内安装,更受文人的青睐。由于宋代制瓷技术空前繁荣,香炉烧制有了很大发展。其形制多与鼎、圭、卫、廉等三代器物相似,典雅庄重,瓷器圆润。所有的名窑都有不同风格的产品。
在线状香出现之前,古代烧香的基本方式不是直接点燃香水,而是通过炭火烘烤获得其香气。火与香料之间往往有云母片,使香料“香而不焦”,与我们印象中的香炉插一炷或三炷香完全不同。香烛的出现大约是在明朝以后,所以我们只在古画、墓室壁画、敦煌壁画、佛经版画中看到了形象各异的香烛,没有看到插在灶台上的香烛。“茶加香夜读”一直是读书人向往的梦想,而这种“加香”并不仅仅是点上香头那么简单,而是在炭火上慢慢烘焙各种香饼、香球、香丸,并不断加入香料使香味逐渐上升的复杂过程,否则就没意思了。
明代宣德年间,用青铜合金仿制宋代的香炉,称为宣德炉。实际上,模仿宋代的彝、魏、碗、罐等器型,铸造线条简洁流畅的铜炉,是一时的潮流。从宣德年间到民国,宣德炉的仿制品不计其数。虽然有利有弊,但都是假货。
清代的香炉种类繁多,除了造型古色古香之外,材质也有很多种,有瓷、铜、玉、法式珐琅、景泰蓝或景泰蓝,但多为观赏性物件,使用价值不大。
香炉最有意思的是它是印刷香炉,也叫香封。虽是焚香之器,却有炉之名而无炉之形。其样式多为堆叠式香盒,或方形、扁圆形、花瓣形、如意形等。本来是庙里诵经计时的工具,所以香传可以归为计时器。香炉的燃烧原理和普通香炉差不多,但结构更复杂,有好几层,还配有装香料的工具。最重要的部分是炉内的香炉,通过香炉把烧好的香灰做成各种图案和人物。唐宋时期,香炉不仅是寺庙诵经的计时工具,也是老百姓烧香的精致玩物。
各种香炉与文化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是趣味和意境的载体。作为一种造型和材质都很复杂的器皿,仍然受到收藏者的喜爱。然而,随着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它的实用功能已经像淡淡的轻烟一样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