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沅江鱼饵香
暮春时节,乍暖还寒。趁“五一”假期,在桃源家中小住了两天,时值斜风细细,烟雨蒙蒙,给原本阿娜多姿的桃源平添了几许江南的诗意和神韵。
到家刚落座,老爸就给我说起沅江的钓情来,说文昌阁下的垂钓得甚众,且渔获不错,钓获的鲢鳙大的有二三十斤,最小的也有五六斤以上。还不时打开手机,让我看其拍摄的垂钓视频,视频中竿弯鱼跃的场景再次勾起了我跃跃欲试的垂钓欲望,恨不能立马持竿赴钓,可遗憾的是我的垂钓装备未随车携带,只能在念想中回味曾经的垂钓乐趣以及与大鱼博斗拉扯的激动场景。谈话中我不禁问老爸,现在不是禁渔期吗?怎么还有人垂钓?爸说,县委县政府在禁渔的宣传和管控力度还是很大的,禁渔期间,严禁网鱼、电鱼、炸鱼和打海竿钓鱼,但允许一人一竿一钩垂钓,渔政职能部门会不定时巡查和全天候监管,听罢我心顿时释然了。
据我所知,流经桃源的这条江叫沅江,又称沅水。属洞庭湖湘、资、沅、醴四水中的第二大水系。源出贵州省云雾山鸡冠岭,流经黔东南而入湘西,在常德市汉寿县注入洞庭湖。沅江流域生态环境良好,水产资源丰富,淡水品种多达一百多种,主要名优产品有“大头鱼”、鳜鱼、鲢鱼、乌鳢、中华鳖、青鱼、草鱼和黄鳝等,这些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常使得全国各地的垂钓爱好者慕名而来,在桃源的沅江水段抛竿垂钓,坐享美丽风景,体验垂钓乐趣,品尝鲜美渔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蒙蒙烟雨中与妻携手沿漳樟中路往东漫步于桃源江畔。伫立江堤,看远山如黛,渔舟静卧,斜风细雨,空中不时掠过几只欢叫着归巢的白鹭,半江烟雨半江绿,此情此景,仿佛使人置身南唐画家董源的《江堤晚景》图。
我们从抗洪纪念雕像沿江而下,直至拦洪大坝,数千米的江岸早已被挤挤挨挨的钓位连成了片,一根根钓竿长短不一参差不齐,齐刷刷地支向江面,一支支荧光渔漂在水面轻摇慢晃,红的绿的蓝的五光十色,远近高低各不相同,把清澈碧绿的沅江装扮得色彩斑澜,诗情画意中又多了几分灵动与欢快。这宏大的垂钓场面让人无不惊叹武陵渔人对夜钓的喜爱和挚着!争先恐后赶来的夜钓人见缝插针,拌食、打窝、支竿、调标、抛竿、下护,动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那份快捷和娴熟,无不让人敬叹和仰慕!钓者看者,各得其所,各享其乐。一处上鱼,四处起哄,人欢鱼跃的场景,把桃源人的开朗和快乐诠释得淋漓尽致,沅江两岸鱼饵飘香,使人陶醉,让人驻足忘返……
清代诗人王士祯在《题秋江独钓图》里,早已有过生动而诗意的描述:“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典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诗中把垂钓的潇洒刻画得活灵活现,其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对于垂钓,我生来情有独钟。记得儿时用竹杆木棍为竿,用母亲纳鞋底的麻绳为线,用高粱棒鹅毛杆为标,用废钢丝淬火锻烧改弯成鱼钩,挖些蚯蚓蛆虫、或煮得半熟的红薯玉米为钓饵,在山塘水库或江边一蹲就是一天半天,不用吃喝,不管有没有渔获,呆坐在水边,眼睛死盯着浮标,忘乎所以,忘记了时间岁月,那份专注、那份执着、那份坚守,常令自己感动。也常因垂钓误学误工之事没少挨母亲的责骂和父亲的体罚。
参加工作后,对于垂钓近乎到痴迷,痴迷到上厕所都搓饵,睡觉都黑标的程度。曾把“床前有亮光,钓侠心发慌,衣服都不穿,先去整钓箱”。做为自己的精神名言。每期的《中国钓鱼》杂志必买,每天的《四海钓鱼》频道必看,从中国钓王化绍新到游钓中国的李大毛,从湖南的特级大师刘志强到武汉天元的邓钢……悉数起名家的钓技钓法和江湖故事来,不用百度,也能唾沬四溅,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地说上半天。自己也曾有在舟山群岛与驻地钓友租船出海突遇台风险些翻船“英勇献身”的垂钓经历;也有深夜游钓江湖水库鱼没钓到却收获蛇和山鸡的意外惊喜;更犯有“空军”时为满足虚荣去市场买鱼入护哄骗家人朋友的不良记录;也曾有过满载而归的凯旋喜悦和无功而返的辛酸……
俗话说:“仁者爱山,智者喜水”。我则不知如何定位自我,一直以来在浑浑沌沌中坚守着自己的爱好,享受着垂钓的乐趣。在我看来,钓鱼,并不只是为了鱼获满满的结果,获不获全然是身外之物。钓山钓水是一种淡薄宁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钓者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独自品味一份静谧,一种舒畅,一丝怡情,一缕淡然,我想这也许是垂钓的最高境界吧!
垂钓如此,人生也亦是!
“上鱼了,这边又上鱼了”……有人在欣喜惊呼,遁声望去,只见钓者直身立竿,竿梢弯曲,江面掀起股股白色水花,一条硕大的“胖头鱼”摇头摆尾与钓者进行着斗智斗勇的拉扯,此时我既希望“胖头”能奋力挣脱被擒的厄运,同时又希望钓者的坚持坚守没有白费,付出总有回报,唉,不管结局怎样,我想这便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和命运吧……
夜已澜珊,寒意阵阵。望着江面垂钓者们那份专注和坚守,回味着自己曾经的垂钓时光,我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再次陶醉在沅水岸边浓浓的鱼饵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