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得了湿疹。寻求专业建议。

湿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而中医由于发病部位和范围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叫法。若遍布全身,则全身湿透称为“浸疮”;红黍、瘙痒、出血称为“血风疮”;限于一个地方,发生在耳朵的叫“耳疮”;手掌与手指之间发生的称为“癫痫疮”;腿脚“湿毒疮”;阴囊初名“细胞漏疮”;久称“肾囊风”;但无论头发在哪里,都要以辨证论治为准。

湿疹虽然是一种表面的皮肤病,但它来自于内因。中医以内治为主,外治为辅。内因以心火脾湿为主,可因情志失调,内生心火,导致血热。由于饮食不慎,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湿热相合,出肌表而得病。其辨证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进行治疗。

(1)湿热型:起病迅速,皮肤灼热肿胀,或出现大红斑、丘疹、水痕,渗水过多,甚至滴出黄水,粘稠腥臭,如松节油。因为痒的太厉害,可以剥下一层皮。大便干燥,小便黄或红,舌红,苔黄或腻,脉滑。这种类型在临床上最常见。治疗以利湿清热为主,方剂以龙胆泻肝汤加减。脓肿疤痕加金银花、连翘;大便往往会增加绿叶。

(2)血风型:身上出现红黍(主要是红色丘疹),抓破出血,渗水不多。严重瘙痒可见大量抓痕,尤其是在夜间。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在这种类型中,热量比水分更重要。治疗以血热为主,凉血祛风为主,除湿清热为辅。脾宣汤处方为:生地黄、牡丹皮、赤芍、黄芩、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牡丹皮、甘草。

(3)脾湿型:此型多见,皮肤暗沉不红,斑片火刮后才见渗水(水痕藏于皮肤),后期干燥脱皮。症状有面色晦暗,食欲不振,大便稀稀,小便黄,腹胀等脾胃症状,舌淡,苔薄白或腻,脉滑。这类脾虚优于湿,热不明显。治疗以健脾调湿为主。处方由处士凌薇汤加减:苍术、陈皮、茯苓、泽泻、六一散、白鲜皮。胃闷,加藿香、飞机草祛湿,腹胀加蒲川、槟榔。

(4)阴伤型:久病不愈,长期过度渗水,以致阴伤,耗血,血燥生风,或服苦、寒、燥、湿,或轻、透、昼之品。引起阴伤血耗,皮肤浸润,干燥脱屑,剧烈瘙痒。主要辨证指标为舌红有苔脱落(伤阴)或舌淡有苔光泽(耗血)。看到这个综合征就要养阴祛湿治疗。药物:生地、玄参、当归、丹参、茯苓、泽泻、白鲜皮、蛇床子。这里特别指出,滋阴和除湿一起用,似乎是矛盾的。一般认为养阴生湿,除湿伤阴。生地、当归、玄参、丹参滋阴养血,但不助湿,茯苓、泽泻除湿不伤阴。对复发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肾囊风)有较好疗效。对于这种类型的证,禁止重复使用燥湿或利湿的产品,以免严重伤害阴和恶化症状。

外治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①渗出期:采用湿敷法,仅将生地榆65,438±00g、峨嵋叶、黄柏中的一种或两种加水煎煮20分钟。稍暖时,将五六层纱布(小毛巾也可)浸于药液中,稍拧干,敷于患处,每隔20-30分钟再蘸水换敷。

(2)流水不多时,选择温和的药膏,不宜涂刺激性强的药膏。

(3)慢性湿疹,皮损肥厚浸润,可使用刺激性软膏。

④湿疹的护理也很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不用水洗。没有热水,没有洗澡,没有肥皂。13.禁忌。不吃鱼、海鲜、羊肉等五香食物。c .儿童不应穿着和触摸羊毛织物。

湿疹往往是过敏体质引起的,往往是脾虚湿盛引起的。所以治疗原则往往是健脾祛湿。一般临床治疗分为三种。

(1)湿热型:相当于急性湿疹,常见皮损为红痒、湿沥水、腥粘,或黄痂,或沿皮糜烂,用清热祛湿法治疗。处方是陈苗唐丹联合谢杰唐诗:陈印、炒栀子、大黄、谢杰、生薏苡仁。

(2)脾湿型:相当于亚急性湿疹,常见皮疹颜色较暗,水分不多。搔抓后有渗出物,但清澈稀薄,可有淡黄色脱屑,少痒,胸闷。健脾祛湿,常用除湿凌薇汤加减:苍术、茯苓皮、生薏苡仁、薏苡仁根、徐长卿、炒山桅、山药、陈皮。

(3)血虚风燥型,相当于慢性湿疹,常见皮损浸润肥大,色素沉着,表面有鳞屑或血痂,且很痒。为了养血祛风,常用四种消风汤:当归、生地、乌梢蛇、萆薢、赤芍、苍耳子、地肤子、夜交藤、珍珠母。

除了内服,结合外治法,以下三种制剂是最常用的。

①三黄溶液:黄连3g,黄柏9g,黄芩9g。水煎、湿敷或外洗。

②糠馏膏(市售药品)。

③黑豆馏油膏(市售药品)。

以上药物分别用于急性、恶性、慢性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