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口红叫什么?

古代的口红叫胭脂,口脂或唇脂。

胭脂也可以叫“口脂”。据说胭脂传入中原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关。所谓“胭脂”,其实是一种叫“红蓝”的花。它的花瓣含有红色和黄色两种色素。开花后采摘全花,然后在石碗中反复捣碎,去掉黄色汁液,形成鲜红的色素。女性化妆用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用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的,称为“绵阎志”;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件,称为“金花燕枝”。

这两种胭脂都可以阴干,蘸少量水即可涂抹。南北朝时,人们在这种红色素中加入牛髓、猪胰脏等东西,使之成为一种致密而润滑的油脂。因此,阎志被写成“胭脂”,“胖”有了真正的含义。制作胭脂的原料除了红、蓝,还有绛、石榴、山花、苏芳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