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

我见过宽敞宏伟的庭院,美丽如蘑菇的哈尼蘑菇屋,端庄稳重的藏式碉堡。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陕北的窑洞和羌塔。

陕北洞穴

很久以前,大风把黄土从很远的地方带到了陕北,造就了这片金黄辽阔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有淳朴的人们,他们居住的房子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陕北窑洞。

这种洞穴通常建在朝南的山坡上。襄阳,背靠大山。门对着空地,很少有树遮住。一般一个医院只建三到五个窑洞。中间是主窑,两边经常放杂物或小房间,也可以存放粮食。

走进山洞,里面有炉子、锅等。洞口有一个土炕。土炕中间有个生火的洞,这样冬天就不会觉得冷了。这种山洞夏天也凉快。真的是冬暖夏凉!

羌碉楼

羌族是四川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独特的民居是碉楼。

在羌语中,碉楼被称为“邓笼”,意思是美丽高贵的房子。

羌族有“依山而居,用石头盖房,最高者十余尺”的习俗。了望塔的高度在十米到三十米之间。用来防备敌人,储存粮食和柴火。羌人的房子是用石板砌成的,平顶,方形。大部分都是三层楼,每层大概三四米高。具有浓厚的传统民俗文化。

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民居。但我觉得都是简单纯粹的美!

客家民居

数以千计的圆屋或土楼,星罗棋布在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被誉为“天下奇屋”。

客家人是从古代中原繁华地区迁到南方的,大多居住在偏僻偏僻的山区。为了防备土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他们建造了营地式的房屋。途中,他们混合石灰,用糯米、蛋清作粘合剂,用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墙厚1米,高15米的土楼。多为3-6层,100-200多间房屋呈橙花瓣状排列,布局整齐划一,富丽堂皇。大多数土楼都有200-300年甚至500-600年的历史。它们经受住了无数次地震、风暴和炮火的袭击,展现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平安的象征。土楼环绕的房屋呈八卦布局,卦间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业上都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很多房子上都刻着这样的块对联:“承袭先人德勤节俭,启迪后人读书耕田”,显示了先人对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渴望。

客家人和谐节俭的性格值得学习,土楼中保存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戴家竹楼

当你踏上傣族生活的土地,你就进入了绿色世界。远远望去,绿竹丛生,油棕林遮天。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却不见村庄,也不见房屋。显然,所有的竹建筑都隐藏在茂密的绿色竹林中。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地温较高。据说竹楼有利于防暑防潮。所以傣族人至今还保持着“多竹楼依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村寨多达10个、20个,有200个、300个之多,都是由各具特色的竹屋组成。村子周围有防护林带。每栋竹屋都用竹栅栏围着。栅栏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树和果树。可谓“树满村,花满园”。竹制建筑下有一大片空地作为院子。整个竹楼呈方形,分为上下两层。楼上住的是人,楼下一般用来放牲畜和柴火。这座竹制建筑由二十到二十四根柱子支撑着。房子的横梁穿过柱子。有些横梁上刻有图案。离地七八尺铺楼板或竹墙,楼分上下两层。房子

屋顶用茅草草排或木屑覆盖,近年来多改为瓦屋顶。

如果参观戴家,走进竹篱笆,爬上木梯,就来到了屋外的走廊。一进门就是一个大厅,中间是一张大竹席,是家庭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边是用木板或竹签隔开的卧室,外人不得入内。傣族竹楼的建筑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但是非常宽敞,独特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坐在室内,只觉得微风徐徐,花果飘香。

建造竹屋是傣族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要先选好地方,打好地基,然后再竖柱子和横梁。竹楼最重要的是中柱。通常有八个中心柱。选择中柱是一件严肃而庄严的事情。柱子从山上运进村里,大家都会迎上去,泼水祝福。傣族还有一个习俗:一家盖房子,全村帮忙。新楼竣工时,将举行“立竹楼”仪式。这时,各个寨子的人都涌向村子,喜气洋洋,像过节一样热闹。同时请“赞哈”(歌手)唱《恭喜新房》这首歌,据说是吉祥、平安、兴旺。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

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技术不同,白族民居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住宅形式。高山山区的白族人,多居住在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叠木房”或“竹篱房”。坝区白族人多居住在土木结构的瓦房里。其布局采取“三室一墙”“一前两耳”或“四进五天井”的形式,庭院宽敞,阳光充足。大部分人家还有花坛,种植山茶、石榴、吊花、香榧等花木,花草四溢,环境优美舒适。白族人民非常重视照壁和门楼的建设。墙上刷着白灰,名人题写“五彩干红”、“东方旭日”或“祝福”、“长寿”作为吉祥的象征。周围的山墙还绘有各种山水、花鸟、虫鱼图案,每个角落的装饰都很有讲究,给人一种活泼、均匀、对称、和谐、美好的感觉。门楼风格独特,将白族人民的艺术智慧融入到建筑装置中。一般牌坊重叠,边角交错,有泥塑、木雕、石雕、浮雕青砖、大理石等立体图案。其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可与内地的寺庙、亭台楼阁相媲美。许多门扇由钱三层的花鸟虫鱼人物等浮雕图案组成,精致美观。有些门楼和隔扇不需要一个铁钉,只需要凿洞连接,但是很牢固。这些都充分显示了白族人民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彝族民居的一大特色——土障房

在彝族地区,从村落聚落到居住地址,都有各地方、各支系传承下来的各种形式的居室建筑,与当地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从房间的分隔到物品的堆放;从建筑结构到民居的信仰和禁忌,都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住宅特征

村寨彝族是一个从事农牧业的民族,村寨的分布和位置都有自己独特的传承。彝族的村落大多位于海拔2000 ~ 30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沿民族聚居。一般选择沿向阳的山麓建造,多在山坡、山脊,山麓、河谷较少。《元阳县志》记载:“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壮丽、资源丰富的山区。村庄依山傍水,四周是梯田,村后有山放牧,村前有田耕种,大部分村庄都有一条沟流过。”

民居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彝族分布广泛。因此,民居的类型是复杂的,以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但彝族民居在各民族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来说,彝族民居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瓦房、土棕房、闪房、叠木房、茅草房等等。

生活习俗彝族是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婚后,他们的孩子盖新房,自己创业。只有小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彝族庭院宽敞,适合生产生活,尤其适合婚丧嫁娶。客厅里,正厅靠墙供奉着天地祖先,桌上摆放着香炉和虎狮雕像;方桌放在中央接待客人;左边有一个用三块石头砌成的常年火坑,俗称“锅村”,用来取暖御寒,用热水泡茶。火坑周围,家人围坐在一起讨论。主房两侧的房间是丈夫儿子和妻子的卧室,也存放贵重物品。一般长子在左边,次子在右边。老人、儿童和客房位于侧厅。大门后面建有磨坊,楼上有粮仓,楼下有马厩。

彝族民间建筑

大多建在斜坡上。以石头为墙基,用土坯或土砌墙,在墙上架一根横梁,在横梁上铺一块木板、木条或竹子,再在上面铺一层土。洒水后会形成平台屋顶,不漏雨。屋顶上的打谷场又开始了。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垫上木头,盖上茅草或稻草,盖上泥土,再用细土压实。大部分是平房,也有两三层的。

土棕榈屋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重庆民居的特色:

重庆巴渝文化遗产——吊脚楼

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绕。因为地形的原因,所有的建筑都需要沿着山坡依次建造。说到重庆人的“房子”,就不能不提著名的特色建筑——吊脚楼。

因为长江和嘉陵江横跨市区,所以造就了两江四岸。所以在重庆沿河的山坡上,到处都是由几根杉木杆支撑的方形木质建筑,这就是吊脚楼。吊脚楼作为重庆特有的传统住宅形式,可以追溯到东汉以前。目前重庆的吊脚楼大多是三四十年代以后建的。老重庆人永远忘不了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后慈街、川道拐等具有西南民居特色的吊脚楼。

重庆的吊脚楼很有特色,就像川中著名学者李调元有句名言“两头迷路穿心店,三面临江上吊脚楼。”背山面水,是重庆吊脚楼的独特之处,是最美的地方。我记得童年记忆里的吊脚楼。傍晚,夕阳西下,金黄柔和的阳光洒在错落起伏的建筑上,借着一点光线,我远远地就能看到:山坡上,时而明亮,时而炫目,时而幽幽,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写意,浓淡相间;河中波光粼粼,像珍珠一样,一组组闪烁的光连接着两岸,浇灌着整个城市。

重庆的吊脚楼是巴渝的文化遗产。如今,大面积的吊脚楼已经不存在了。吊脚楼作为典型的山城巴渝民居,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是繁华都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石板坡的旧房改造和洪亚东的城市阳台都体现了重庆吊脚楼的魅力和文化。条板变成了石头,竹墙变成了砖墙,飞檐雕龙画凤,就像一串项链嵌在现代城市的脖子上,放射出一串闪亮的光。这些建筑,或依附山崖,或把脚悬在门槛上,给人一种“飞越悬崖”的感觉,犹如一座人文艺术博物馆,构成了重庆这座婉约山城独特的民居风格,充分展示了重庆人的智慧,使巴渝特有的古建筑得到合理保护,在现代生活中有效延续和传承了历史、文化和习俗。

重庆石板坡吊脚楼是重庆保存完好的吊脚楼群,现已修缮一新。虽然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他的意思,但是有些老人会觉得对他很好。

哈萨克毡房

哈萨克蒙古包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房间一般高三米左右,占地二三十平方米。它被一个圆形屋顶的圆形毡墙包围着。毡房的骨架是戈壁滩上的红柳木,外围的栅栏是芨芨草。交错成菱形的栅栏也是红柳木做的,连接材料是牛皮绳和牛筋;门框和门是松木做的。另外需要大量的毛毡和羊毛绳,整个毛毡房不需要一个钉子。牧区哈萨克族一年要搬十几次家,除了冬天,其他三季都住在毡房里。这种毡房具有轻便、结实、轻便的优点,拆装方便,两个多小时就能“搭建”完毕,很受牧民欢迎。

房子的大小取决于墙的数量。普通的毡屋使用六面毡墙。每面墙宽约2-3米,高1.7-2米;如果人口多,经济条件好,可以建8-10带围墙的毡房。

毡屋围栏用的彩色主带,宽约20-40 cm,材质为羊毛。主要用于房屋墙体与柱子的连接处的绑扎,使毡房牢固而富有质感。门上刻着花纹,画着图案。

鄂伦春族狩猎过的地区发生过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鲜卑人曾经在兴安岭猎鹿,在呼伦贝尔森林和草原之间骑马。两千多年前,他们逐鹿中原,促成了震惊中国历史的第一次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碰撞。后来,蒙古军队在兴安岭北部的埃尔贡河上崛起,铁马金阁横跨欧亚,改变了世界文明的进程。鄂伦春族之所以和古代鲜卑人有春天的关系,主要是因为今天的鄂伦春族有很多和鲜卑人一样的习俗。鄂伦春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以狩猎生产时间长、勇猛著称。呼伦贝尔是鄂伦春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建国后第一个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鄂伦春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