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北楼口的商人贸易
第一,据史料记载,北楼营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即公元1578年;二、族谱记载,“相传熊子恺寄养于外族,生意兴隆。”按照熊的家谱,应该是公元1750年左右,也就是清朝乾隆14年。
据老人们传说,当时的北楼口有三种大字号,分别是夫子堂、满堂春、荔枝子。传闻李之子是银行,福字堂在应县有分号。三大品牌年收入在一万二左右,还有十四五个叫不上名字的小品牌。听说有个小品牌在万盛通之后搬到了大同,发展很快,成为了知名度很高的大品牌。我不知道当时的商业有多繁荣。反正15的村子,在北楼口正北方,因为住在那里卖马和骡子的人,当时叫骡村,后来叫罗庄。
相传北楼口在军营中兴盛,商业繁荣。当时驻扎在那里的军队有4000多人,后裔、原居民和从事商业的难民总数超过6000人。一个10000多人的大村可想而知。当时驻军实行的是双薪制:一是部队拨付的军饷,二是从地方商业中抽取的税收,从事养军事业。
北楼口的第一次商贾大贸易持续了250多年,到清末衰落。究其原因,一是边境关口梅峪口的开放,原本只对宁武关和北娄关开放,到清末已开放18个关口;二是商业贸易的城市化和平原化;三是边防线北移,即从原来的内长城撤到外长城,商业聚集地也撤到右玉县沙湖口一带。民国初年,在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下,商人贸易又开始复兴,北楼口的贸易也有了新的起色。尤其是民国十五、十六年,更是繁华热闹。南边去了罗家大店,北边去了福善堂。总长三英里半的街道上挤满了商店,连北楼口的人也变成了半农半商。当时有大大小小的店铺。
当时有10家大店:罗万寿的“福兴昌”;霍家龙、贾开恒、霍粉、常福的《四圣咏》;熊山旭、李桐的《兴隆勇》;张继侃的《永生》;杨大万的《万易蓉》;梁华的《赋贺星》;常莹的《长,好,永恒》;李如云的《Xi青香》;周易的《天河香》;熊朝岳、熊、的《史记》等等。
当时著名的染坊有五家:杨守禄的杨染坊、孙法禄的孙染坊、刘廷弼的刘染坊、熊的熊染坊、姚三怪的姚染坊。
当时有名的铁匠有四个:季孙的“孙铁匠”以钉掌为主;周立业的《周铁匠》,主要经营羊剪、羊铲;刘振权的“刘三女”铁匠,专做五金;聂大的“聂铁匠”专做刀锄铲。
当时有七家钱庄,现在能起名字的有五家:李廷秀的“益卒”、胡寨人的“德裕卒”、姚学孔的“双胜”、杨三万的“三义城”、杨四万的“三”。
有两家像样的粮店:杨泰的“六行”和毛家的粮店;
有三个著名的药房:张耳(张阔)药房、长富药房和福善堂药房。福善堂先是由熊开药店,后与东乡斋合伙开日用百货商店;
还有四家面馆:聂贵邦的“金泰祥”,杨日华的“洋面店”,孙珍的“饼面店”,蔡廷喜的“蔡饼店”;
还有五家豆腐房:蔡廷贵的“蔡豆腐”,毛顺英的,张成的,赵九久的,赵九鼎的豆房;
还有两个人住的大店,分别是罗宝龙的“上河店”和秦的“瑞庆店”。还有七家小店:螺溜溜店、秦春店、商纣店、螺碗巷店、马尾龙店、李生发店、刘仆店;
还有两个黄岐采购处”一个是李宝珍,一个是贾安银。每家每年要收4-5万斤。据说李宝珍为天津崔少康收集,由大同转寄到天津港;
兴隆埇、复兴河商号也有酿酒作坊和制油作坊,长山埇也有制油作坊。传说日军进村时,兴隆涌油罐被砸,油从现在的乡医院流到供销社,有半里地远;
当时最红火的商号是“福兴昌”。罗万寿用骡子做起了这一行,到民国初年已有35家,配备会计、采购员、跑账员、长期骡队、营业员、炊事员等10余人。还有熊善旭,赌输了所有,只剩下父母留下的一床被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从打工,到卖店铺,再到和李彤开了一家“永远的盛世”,红极一时;那时,主要的中国公司也有会计、销售人员和厨师。当时合伙人最多的是“四圣永”,四家公司一起开;店面最好的是“菖永生”,上下三层;运行时间最短的是“公基”。开盘1932,收盘1936;北关瑞庆店有10多套房子,10多间马厩。生意兴隆,顾客爆满。因此,人们将这条街改名为“店门”,并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