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在秦朝占据什么地位?

咸阳是秦朝国家的首都。

第一,经济环境优越。咸阳地处关中腹地,处于荆、魏、冯交汇的大三角地带。历史时期,这里川元纵横交错,土地肥沃,水流密集,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农作物种类繁多。它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文献称咸阳为奥林匹克区,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也指咸阳。咸阳南部有秦岭、巴蜀、汉中山脉,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林木和山货,北部靠近黄土高原畜牧区,有取之不尽的良马和畜产品资源。

第二,战略地位重要。冷兵器作战时代,地理形势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咸阳与地处渭河下游平原的溧阳相比,南临渭水,北依泾川,南依秦岭,北依九阳,优势明显。战略上,左边拿着胜利的信,右边控制着龙树。这种天然的军事地理屏障,具有战略地位,可攻可退,可守可守,是独一无二的。

第三,交通发达便捷。历史上的咸阳水陆交通非常发达,可谓是东西南北的枢纽。当时通往全国各地的道路主要有沿渭河通往中原的、汉古道,经过蓝田、武官洞、南通江汉平原的武官道,连接三晋华北平原的蒲津道、邯道,从咸阳通往钟会、甘肃的西北隧道,咸阳北部连接首都与蒙古草原的直道,以及著名的咸阳通往汉中、巴蜀的褒斜古道。渭河是咸阳通往中原和三晋最便捷的通道。

第四,建都咸阳容易摆脱旧贵族和势力的干扰。

秦孝公在蓟县建了一座宫殿,以咸阳为首都。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在商鞅的亲自设计和监督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商鞅先是选择了铿锵的咸阳作为都城基地,修建了一座高大的吉阙,气势雄伟,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南方,俯瞰渭河,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吉克成为其首都的重要标志。阙,又名“魏翔”,是矗立在宫门或城门外的高层建筑,是列有宗教令的地方。秦都咸阳的修建,是从姬雀开始的,既说明商鞅要在这里公布变法条例,又突出了变法的地位,表明了决心。

吉阙遗址在今咸阳市渭城区姚店镇牛阳村北原边上。它是由考古学家复原的夯土建造的三层高楼,吉克高度高达17米。吉阙东、西、后有八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它们建在一个高大的夯土平台上,上面是主宫殿,下面是蜿蜒的走廊。这些独立的宫殿中间由一条亭道和一条复道相连,形成一个庞大的宫殿群。

秦代咸阳的建都理念非常先进,城市功能区划分特征明显。首都的建设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宫殿建在咸阳二道院最高处,居高临下俯瞰天下,气势不可侵犯。手工业作坊多分布在宫殿区的北部和西南部。有官办的手工业作坊,直接为皇室生产消费品,归中央政府管辖,而民间的手工业作坊主要为普通百姓生产生活用品。远离皇宫区,避免了生产生活带来的污染。当时咸阳城的居民主要是手工业者和各种商人。他们主要居住在首都的西部和西南部,农业工人主要分布在郊区。

首都的许多宫殿、仓库、宅院、货栈,都是由不同的坑道、亭台、多条坑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安全方便,易于管理。

咸阳,秦都,虽继秦孝公、商鞅之后,不断大规模扩建,最终形成“渭河贯穿京城,南渡大桥,以法牵牛”的规模,但他们的奠基工作将永远留在我市的历史记忆中,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