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海神三子最特别?他只能被背进神庙。

广州南海神庙被视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备受各界关注。实际上,南海神庙是一处民间文化遗址,是中国历史记载最完整、庙宇建筑最宏伟的历史遗迹。南海诸神记录的起源,历来很少有人解释。笔者近年来一直在涉及这个问题,在此将相关考证记录下来,以教关注南海寺庙的各界人士。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就一直在崇拜巫神,首先是自然崇拜,然后是祖先崇拜。到了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实际相当于宗法社会后期),古代帝王就有了巡猎方悦的传统。当时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原,根本没见过海。夏朝立国以来,君主的神权观念逐渐完备,历代帝王出于感谢政权的需要,都有祭祀日月山川的习俗。同时通过这些活动让人们知道对君主的尊重和敬畏,达到神道教化的效果。当时东海、南海还居住着东夷、百越等未开化民族,西海、北海更是遥不可及。夏商周的统治者只是象征性地祭祀东南西北四海。

秦汉以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疆域,使得中原文化直接影响到东夷百越,出现了“四海之内,岂是王土”的统一局面。封建皇权直接触及东海和南海沿岸,内陆形成的中原文化感受到了海洋的浩瀚。但由于封建权力的中心在黄河中游的内陆地区,封建帝王及其代表只是象征性地在中原地区的一些山头上修建山脊,以四面祭海。在“川”神中,人们首先崇拜河神。因为中原的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人们对黄河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古代就有祭祀河伯的习俗。随着中原文化向沿海地区的逐渐扩张,海洋崇拜也随着皇权的延伸而流行。由于海洋之大令人望而生畏,秦汉时期的祭海仪式是一等礼仪,高于河伯。

南海神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末年袁绍的传说。据说袁绍在官渡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穿着白袍的年轻人。袁问他是谁,下属回答:南海君,从这个记载来看,南海神当时并不为大家所知,地位也不高。直到隋炀帝黄凯统治时期,为了巩固政权,隋文帝下诏在近海一带设庙祀四海。当他在广州建南海神庙时,他只是笼统地提到建一座庙来供奉南海。当时,他使用了一流的礼仪,并没有提到为什么南海神是一个人。

南海神是祝融的说法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南海庙碑记》。文章说:“是以传为据,而南海神是最贵的,在东西南北河伯之上,以号祝融。”翻遍古代文献,没什么可考的。比韩愈稍早一点的张九高写了《南海诸神祭》一书,里面有“浮于天,汗出吐气”的句子。这是一首关于海景的诗。韩愈的“祝融”是否“浮在空中”也值得注意。自韩愈碑立寺以来,南海神是祝融的说法便广为流传。

南海神祝融是中国唯一以有记载的祖先命名的海神。《淮南子》记载,祝融是黄帝的六辅相之一。黄帝南巡,难辨方向,派朱融“辨南”。因此,朱融受命管理南方事务。他的封地是楚(今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宫殿建在湖南衡山祝融峰,所以祝融被认为是南方人的祖先。根据金木的五行水火土,南方属于火,所以祝融掌管人间的“火”。据说他曾经是帝喾的“火头”。现在人们仍称那场火为“祝融君临”,即源于此。

那么,朱融为什么会成为南海神呢?现存的文字记载都是根据韩愈北所说的,似乎没有更早的资料记载。这可能与三国两晋隋唐时期长江中游(即楚国)居民南迁岭南有关。移民来到一个新的城市,面对海上变幻莫测的波涛,融合了岭南先民已有的信仰,幻想有一个主宰海事的海神,希望这个海神就是长期保护自己的祖先祝融。因为朱融本来就是受黄帝之命拥有司南的职位,而南海又在楚国的南方,自然应该属于这个始祖。

清初岭南大学学者屈大均用《广东新语》说:“的皇帝是祝融,祝融的皇帝也是火帝。皇帝是南岳,皇帝是南海...所以祝融也是水火皇帝,都城是南岳。故南岳主峰为祝融,其宫为今伏羲(今南海庙所在地)。”后来,一个叫韩海的人在庙的纪念碑上说,根据古代石的星经,祝融也被称为,,“思南月思南海”。根据五行的辩证原理,南海是由严德沐浴的,是美德之水。虽然水火不相容,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共存。所以,祝融同时担任了火帝。

从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南海神最初被定位为一个纯粹的自然神。只是到了隋唐以后,随着中原(或荆楚)文化在岭南影响的扩大,人们对南海神的崇拜才被纳入祖先崇拜的内容。

隋唐建庙后,特别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定名为“广利王”,对南海神的祭祀直接移庙。唐宪宗元和年间,大文豪韩愈为南海神庙题词,南海神庙的影响不断扩大。从那以后,历代封建皇帝都封过南海神。唐玄宗封了南海神之后,五代十国的南汉皇帝柳永甚至把南海神封为昭明皇帝。当宋太祖统一南汉时,昭明皇帝的假印被取消了。北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在广利王前加了“弘生”二字,故珠三角百姓仍称南海神为“王洪胜”。宋仁宗皇帝?第五年(1050),在“宏声”前加“赵顺”徽。后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加“卫县”徽,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加“卫县”。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时候,已经没有更好的词可以加了,于是借口神是天地所赐,非人力所能及,干脆把历代加的头衔都改了,直接在洪武三年(1370)被封为“南海之神”,雍正三年(1725)被封为南海龙王。南海神的每一个印章或头衔的变化都与政权或重大国家活动的变化有关。

隋唐以后,南海的神特别受尊敬,原因有三。首先,随着北方尤其是长江中游地区的人口南迁,岭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巨大影响。荆楚人对南方始祖祝融的崇拜,影响到了广东沿海地区。二是西汉开启的陆上丝绸之路因中原战乱频仍、政权分裂而受阻,促进了广东沿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海上贸易为广州的经济繁荣提供了条件,海上活动的增加促进了封建政权对南海的重视和民间对南海神灵崇拜影响的扩大。第三,韩愈《南海庙碑》明确指出“南海神最贵”,此碑成为人们研究南海庙最原始的材料之一。被中央和地方统治者多次引用,在民间广为流传,使得对南海神的崇拜经久不衰;同时,后来苏东坡、汤显祖、陈宪章等著名文士的游历和碑刻,也促进了南海神庙影响力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