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及其他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一部中篇,被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誉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夏先生如此美誉张爱玲的《金锁记》,自然有其基础。至于《金锁记》是否能当得起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则仁者见仁,且不去论。

我也喜欢《金锁记》,从一开始就觉得比《半生缘》要好。可是先拍出影视的是《半生缘》,有电影,有电视剧,是因为其中都是俊男靓女,主要情节即是恋爱、婚姻,加上那个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家庭的背景,很有看头。

《金锁记》也是关于婚恋的,可是关于一个麻油店长大的小家碧玉嫁进大富人家的故事。七巧是她的名字,面目姣好,手脚麻利,性格也就是小店家孩子的性格,没有父母,凭哥嫂做主,嫁给了富裕人家患有“软骨病”的二公子。这样的背景,那样的社会,七巧在这个家磨了二十多年,期间跟自己的小叔子“捉迷藏”似的暧昧了很久,却最终因为她的心浸透了“毒”,扛上了“黄金的枷锁”,她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破坏儿子的婚姻,破坏女儿的婚姻,用“黄金的枷锁”“劈杀了”自己的孩子,“劈杀”周围的人。七巧这个形象,细思极恐,但看上去却跟社会背景融合得很好,没有特别出挑的地方。

可以说《金锁记》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后来改编成的电视剧却舍弃了挖掘这种深刻思想,把这部作品改编成七巧为追求爱情自由与自己小叔子暧昧恋爱的剧情,原作品的厚重不见了,代之以轻飘飘的自由恋爱剧。我撩了一眼改编的电视剧,感觉很不成功,需要重新找有王扶林那样才华的导演来拍。

张爱玲后来在美国居住,因为美国大学东亚文学课程中需要讲解《金锁记》,有关人员就希望张爱玲自己翻译自己的作品,张爱玲也的确翻译了《金锁记》。但是语言这个东西牵涉的因素很多,不是说按字面翻译就可以了的,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其中会丢失很多东西,其中的韵味,其中的文化涵义,其中的感觉。概因作家写出的文字传达给读者,需要借助该文字所在的文化来传达得更充分。比如,我们看见七巧这个名字,脑中马上出现的就是一个小家碧玉的女孩形象,伶俐聪明,但是也没有读过很多书,因为起名字本身就反映了家庭背景和氛围;我们看见季泽这个名字,脑中反映的则是一个富家子弟,排行老三,风流倜傥。可是翻译为另一种文字,很多东西就丢失了,比如七巧翻译为Ch'i-ch'iao,你能想出什么?!季泽翻译为Ch'i-tse,你照样也不能脑补出一个形象。而且,“季”的发音跟七巧的“七”发音成为一样的,也让读者难以区别,可是在中文里,这个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夏先生研究西洋文学,推崇西洋文学,对中国文学颇有微词,觉得《包法利夫人》人人都在读,但中国的《西游记》、《红楼梦》翻译为英文,西方人初读很有兴趣,但很快就失去兴趣,觉得故事情节区别不大。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翻译只是翻译了文字,不能把文化给翻译过去,其中很多东西丢失了。我们的汉字是象形,文字本身的样子就表达很多东西,而很多其他文字跟象形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不能从文字本身的样子去推测和想象。

浸入在某种文化里,才能能深刻地表达、理解作品的精神。比如《战争与和平》,美国人拍的电影,启用了奥黛丽.赫本和亨利.方达这样的大明星,依旧不如前苏联自己拍的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