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吗?

周口因周家口而得名,600年前南岸一位姓周的船夫,第一次摆渡渡过两岸。

明朝初年,为了交换农副产品,附近的农民在沙英河北岸修建房屋,形成了名为永宁集(今西部著名村落,沙河大闸以北)的自然市场(两天集市)。市场日益繁荣,逐渐向东延伸至怀宁(今淮阳县)。当时永宁集设寨,扰乱市场,属怀宁、商水两县。明朝永乐年间(1403 -1424),由于淮河、何英、沙河水运的发展,在沙英南岸诞生了一个贸易市场(一日集),命名为伍兹街(今老街)。因为两岸隔江,物资交流不便,所以在冲子坞街北口开渡口。当时有一位姓周的船夫往返摆渡,故取名周嘉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周家口的繁荣始于明朝成化年间。当时,贾鲁河开始将周家口与沙河连接起来,河中的船只可以到达朱仙镇(开封),大大发展了航运业。因此,周家口码头工人增多,周边民众纷纷来此定居,方圆的商贩也大多迁入,形成沿江三岸之势。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三行相连,生意相当兴隆。一个大商人在这个地方开了很多店铺,有粮、茶、麻、杂货、餐饮、中药等等。由于货物转运频繁,增加了一渡口。

清朝顺治年间(14-161),社会秩序稳定,市场相应繁荣,外省商人竞相经营,附近的粮、米、麻、毛皮等农产品聚集于此交易。随着市场的扩大,行业的增多,货物吞吐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渡口已经不能满足物资经营和过往商旅的需要,于是濠河陆续开设了大渡口、小渡口、新渡口、上下七步口等多个渡口。,由河两岸的街屋相连,水静十余里聚事。康熙初年,商水县24处,永宁集县1132户,周家口县1919户。周琛治粮州(州史)原为州制内(今淮阳县),康熙九年(1670)

康乾时期,周家口商业达到鼎盛,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安徽的茶叶,两湖的麻、竹木,两广的纸糖,天津的盐,山西的铜、铁,豫西的山货,太康的棉花,淮阳的金针(菜)。附近的皮毛、粮油、牲畜都在周家口市场交易,每天的交易额在30万元左右(银币)。畜马交易更为广泛,骡马公司180多家,号称“南牛北马”,旺季交易600多头。此时,周家口的粮食贸易也成了大宗,有28家大型粮店,80多家粮店,年营业额超过2亿斤。商业的繁荣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当时周家口的手工业从业者有数千人,人口也急剧增加到20万人。商人们根据他们经营的商品和生产的品种在市场上分支,导致了许多以当时行业命名的街道。此时居住在周家口的各省商人捐资修建了近10座同乡会馆,工匠捐资修建了50多座寺庙。周家口宽十余里,三面环河。北有赵岩,南有储江,西有秦晋,东有槐泗,已成为河南主要商埠,与朱仙镇、道口镇、社旗镇并称为河南四大名镇。

这时,沙英河的北岸比南岸更加繁荣。从老鸦门口(西老寨)到二板桥,再到德化街、磨盘街、关帝庙,到处都是商家、杂耍、歌手、说书人。街道两旁的商店和市场相互靠近,应接不暇。第二板桥桥两边、老街两边密密麻麻的糖店、姜店、茶店、烟店,让人眼花缭乱。西老寨的糖店、面店、盐店比比皆是。河西还有大马场,河南河北有名的动物市场。三岸经常有新剧、新剧出现,七八个剧场经常搭起舞台“较劲”,热闹非凡。

经过100多年的鼎盛时期,周家口的衰落始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此时王室遭受一次又一次的侵蚀和战争,使得很多农民举步维艰。从咸丰元年(1851)到咸丰八年(1858),捻军四次攻占周家口。清军为了镇压捻军,咸丰八年开始在周家口南北修建两个村庄,同年重修西寨。同治四年(1865),两江总督曾国藩围攻捻军,议定在四省十三府之地设四镇,以安徽临淮、山东济宁、河南周家口、江苏徐州为旧营,各驻重兵,多储粮草,省内有三省急援。并提出河南周家口是四镇之首。曾在周家口坐镇指挥的曾国藩,率军在周家口地区多次围剿捻军,周家口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清末,韩晶、津浦铁路相继通车,周家口航运业逐渐衰落。民国二十七年(1938),国民党当局在花园口撕开黄河大堤。民国33年(1944),日军入侵周家口,并于同年6月28日挖开沙英河堤,使周家口连年水患,彻底告别了昔日的繁华与辉煌。

如果给你的家乡周口,到目前为止,周口还没有恢复往日的繁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周口近年来依靠棚户区改造提升形象,合并淮阳为周口一区,但在河南众多地级市中排名靠后,成为人口资源输出大市。在周口努力,留住人才才是硬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