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印象——早市
在我租住的家的附近,大约两条街的距离有一个公园,公园对面的街道就是早市了。我很喜欢一大早就带孩子去早市买东西,买好东西后推着小车悠闲地穿过公园,再走到回家的路上。
和南方的集市不同, 东北早市每天天不见亮就在指定的街道上摆满了货,站满了人。等到9点以后,早市全部收摊,只有穿黄褂的环卫工人拿着扫帚在街头清扫。而南方的集市确是掐着日子算着初一、十五才能摆摊、赶集。相比之下,北方的早市更加的方便。
太阳刚升起,睡梦中的城市就在早市的吆喝声中缓缓醒来了。早市一般在小街上,所在的位置四通八达,围绕着城市中比较繁华的路段。这里充满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还没有走近早市 ,你在路口就能看见摆摊的人们,一张塑料布往地上一铺,摆上东西,就是一个摊位了。路口上的东西,多是一些衣服、家用小玩意儿一类的,偶尔也会有一些新鲜的瓜果,估计是来晚了的农家挤不进里面,就在路口显眼的地方摆上的。
路口摊位上的人不算多,偶尔也有停下来打听价格,讨价还价购买的。我很少在这样的摊前询价,一是怕遇上是别人的开张买卖,光问不买,坏人运气。二是有侥幸心理,觉得里面更集中的地方,也许东西会更便宜更好一些。
当然,有时也会遇上自己喜欢的东西,问好价格,只要不算离谱,基本也就不怎么还价了。因为我知道,早市上大部分卖东西的东北人特别实在的,卖东西一口价,极少需要还价。如果你觉得价高,还价后她觉得能卖出也就直接卖了,很少像南方人为了几毛钱讲价讲很久。当然,回南方后我也是会去讲价的,在北方这样也算是入乡随俗了。
一走进街口 ,热闹的气氛扑面而来。喧闹声、讨价还价声、招揽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早市上人很多熙熙攘攘,人们肩并肩,手挨手。找不到路没关系,你只管顺着人流往里走。
早餐小摊上热气腾腾。又白又大的馄饨刚从锅里盛出来,薄薄的面皮上,顶着油亮的虾皮和紫莹莹的紫菜。雪白的豆腐脑上浇着浓厚的汤汁,舀上一勺,鲜嫩的豆腐上满是黏黏糊糊的鲜香。
黄澄澄的筋饼薄如蝉翼,拉起一层,连着一层,似乎能透光哩。
更别说那金黄的油条,这油条,北方称作“大果子”,一根就有婴儿手臂粗。在南方买油条,全是一根一根地买,一顿早餐买上1-2根,店家帮你剪成一段一段的,盛在盘子里端上了桌。可北方不太一样,一到摊前,店家就问你要几斤,一斤油条5-6根的样子,我自己一个人时,从来不敢吃“大果子”,因为数量太多,怕吃不完白白浪费了。
道路两旁 除了早餐摊位更多的是售卖蔬菜肉类的摊点,偶尔也会有一些卖水果和杂物的。等到冬天时更是有趣,满大街卖冰棍的的人将冰棍摆了一地,整个户外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冻库。
早市上蔬菜的种类 不算丰富,洋葱、西红柿、土豆、茄子、白菜为主,偶尔也会有绿叶蔬菜。其中售卖大葱的摊位尤其引人注目,半人高的大葱捆成一大捆,一捆一捆地立在地上,像是在路上摆上了大柱子一样。蔬菜品种虽赶不上南方多,但随着近年来种植大棚的推广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在的北方冬天也能吃到除了酸菜、土豆以外的新鲜蔬菜了。
卖鱼的摊点前 手掌宽的带鱼(北方叫“刀鱼”),拳头大的鱿鱼,价格却比南方便宜了一半,买上两尾带鱼,拎着回家油炸后再加糖和醋烹饪,就是一道特别下饭的糖醋带鱼了。
北方早市上,最让人心动的还是临近收市的时候,这时候卖剩下的东西都会大量甩卖。我曾经买过5毛一斤的豆角,和2元钱随便拿一口袋的香瓜。这些东西着实实惠,都带着浓浓的北方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