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要用英文名?
中国人为什么要英文名? 胡惊雷 我第一次逼自己回答这个问题时人还在英国念书。那时我有个英文名,Tom。然而我决定“废除”自己的英文名。因为环顾周围的中国学生,从阿尔弗雷德到约翰,从玛格丽特到詹尼弗……我如果不用中文名,这校园里就没有中国人用中文名了。 和很多其他中国学生一样,我给自己取英文名的初衷是模糊的。说是为了表示对英语文化的尊重有点牵强――我们表现出来的尊重已经充足了,而英语国家的人并不需要我们这种额外的殷勤,就像他们不需要日本人埃及人印度人摩洛哥人取英文名以表示尊重一样。 为了好玩?我相信这个原因占的比例也不少。毕竟绝大多数人生下来以后就没有给自己取过名字。但给自己一个藏族名也会很好玩的,为什么要英文名? 因为我们是在学英语!嗯。这是个很好的答案。但请你告诉我为什么那么多欧洲人也学英语却没有给自己取英文名。 大概是因为他们没有被殖民史,从而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吧?嗯,这个答案虽不太肯定,但有一定道理。但为什么印度,巴基斯坦和一些也曾是英属殖民地的阿拉伯国家的国民却绝少有人(从他们的留学生就可见一斑)用英文名呢? 大概是因为宗教影响吧?(我已经感觉被自己逼到了角落)嗯,有道理。但非洲一些前英属殖民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她们的留学生也说英语,但绝少用英文名。同样的事实也在前法属殖民地的留学生身上再现――他们说法语,但不用法文名。为什么会这样?而为什么在中国学生那里却截然相反? 看来深究下去,没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仰或真正的答案来自无意识,而自己的意识却不敢正视? 难道是因为这样流行(时尚)?嗯,这是个很充足的理由,既然大家都在做,我们就该与时俱进。那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样流行? 大陆人“流行”取英文名当然直接受香港人“流行”的影响――这点是经验之谈。而香港人的“流行”似乎可以解释为殖民地文化的表现。但仅仅解释为殖民地文化的表现又不行――原因前面已经说了。那么就让人不可避免的猜想这可能是香港在两个文化的夹缝之中生存而不得不向强势文化妥协的产物。 从政治、经济上看,处于弱势的香港人倚重英国殖民者,特别是早期;从文化上看,香港人作为弹丸小地的“弃民”并不承担“保种保教”保祖宗文化的道义(尽管令人十分钦佩的是事实上他们承担了)。所以他们的妥协是合理的甚至是必须的。而在这种前提下产生的流行取英文名现象也是容易被理解的。 但中国(大陆)人的流行却缺乏此前提,从而这种流行看起来更像集体无意识的产物。 在我求过学的那个城市里有一个名叫HOPE的语言学校,有一天一个女英语教师(英国人)客气而不容置疑的“要求”了中国学生用英文名,而同班的其他亚洲学生均无此殊荣。为什么?因为中文名不好记?我实在看不出Matsumoto(松本)好记在什么地方,而日本学生就可以这样用;我也看不出FaizMukherjee好记在何处,而印度学生就可以这么用。如果我当时在,我会问那位老师为什么,以得知这个要求背后隐含着对中国人的一个什么样的假设。而我这样的人不在,于是中国学生便在集体无意识中默认了。 个人取英文名本身可能无可厚非(如同费正清,赛珍珠,李约瑟,马悦然,陈纳德等因为个人的一段命运紧紧和中国绑在了一起而使用中文名一样),但作为一个民族,如果年轻一代人都以此为时尚则真是一个滑稽而奇特的现象。所以我在新东方上英语课时会告诉学生,如果你不烦自己的中文名的话,就不要再给自己一个英文名。前者最起码是有意义的,说不定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后者则多半只是盲目的附庸风雅,如果这也算风雅的话。 有人说取英文名体现了中国人思想开放,这是和“国际接轨”的一种方式,或者至少说是中国处于一个全球化时代的一种合理表现。等等,请注意,全球化不是文化一体化,而是文化多元化。用“国际化”(姑且不说带有殖民色彩的)的英文名替代自己的带有独特中国文化胎记的中文名却恰恰是对多样化的抹杀。 所谓交流文化,不但是我们学习他国文化,还是向他国传播本土文化。有来无往,谈何交流?很多留学生或国内学生只看到了前者,所以才会忽略名字这个最起码的传播本土文化的媒介。大范围的忽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集体无意识。 了解一个人从他的名字开始,了解一个民族从她国民的名字可见一斑。很多中国学生大可借本名传播中国文化,然而却放弃了这个机会,从而沦为无意识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我对这种现象的批评并不是把自己置身于道德高地向下鸟瞰--如前所说,我自己就不是“清白”的。我的批评来自于我对自己无意识的行为的反思,而在我悟到这其中的原因后,我就不能再有意识去附和了。我通过这种不附和表达我自己的价值观,如果它被其他人接受,没准儿会在这点上改变其他人。从长远看,只有当这种改变成为一个大趋势时,我们民族才可能摆脱无意识里的自卑情结--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