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读者怎样理解西游记的故事
(一)、孙悟空的本来面目
《西游记》开篇就写孙悟空的出身,是由一块仙石感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生成,按菩提老祖的说法是“天地生成”的。作者写这个石猴的目的也交待得相当明白,书中有这样的诗句:“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又说:“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写石猴的求道与修炼,也就是在讲述一个人的修炼历程。
美猴王从东胜神洲,历经南瞻部洲,最后在西牛贺洲找到了须菩提祖师。这么遥远的路途只不过是一个求道的历程,可是最终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祖师呢?书中说的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个“心”字,人们自古就把心说成是“灵台”,而“方寸”指的也是心,“斜月三星洞”更不用说了,“三星”就是心字的三点,那个“斜月”就是一个卧勾。美猴王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是在自己的心中找到了修炼的真法。
这句话很符合佛家的一个说法,就是“佛在心中”、“即心是佛”。并不是说心中有个佛,而是说要向内去修,向自己的心中去修,才能修炼成佛。美猴王不管他历经多少历程,经历多少岁月,最终是在自己的内心中悟到了真法真道。那么他的师父须菩提祖师又是谁呢?他怎么能在美猴王的心里?
书中写孙悟空,很多地方都提到他是“心猿”。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还有一首颂子:“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那么,他是谁的心猿?其实书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五位合起来就是一个人。孙悟空就是唐僧的心的象征。
看孙悟空不能单一的看,他是多个象征形象的复合体。一方面他是一个人“心”的形象化体现;一方面他又体现了个人修炼中身体阳刚的属性,书中用的“金公”就是指他,这个金公是按身体的五脏所对应的五行所说;有时还用他指六欲中的欲,例如,第七十七回的开头有这样的诗句:“六般体相六般兵,六样形骸六样情。六恶六根缘六欲,六门六道赌输赢。”这里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与另外三个妖魔就代指了人的六欲。菩提老祖给他起姓名时,又说他“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这从另一个角度又可看作一个人修炼到一定层次时,在丹田部位所产生的元婴。而就花果山与水帘洞来说,那是孙悟空的身体与心窝的象征。石猴跳过水帘进入水帘洞,书中写的水帘,是“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这也是“心”字的形象化描写。孙悟空悟道后与天兵天将大战,他将两个赤尻马猴和两个通背猿猴封为四健将,那也不过是他的四肢。所以在他和众神大战时,七十二洞妖王都能被捉去,可是这四健将包括群猴,竟然没有一个被捉。而当他被拿住前,四健将与群猴就全被冲散了。
孙悟空是唐僧的心猿,须菩提又在孙悟空的心中,那唐僧与须菩提是什么关系?《西游记》中说唐僧是释迦牟尼佛的第二个徒弟金蝉子转生。可是在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中并没有这个金蝉子,这说明作者使用“金蝉子”这个虚名只是取其“金蝉脱壳”之意。而在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中却确实有“须菩提”这个人。孙悟空是在王莽篡汉时被压在五行山下的。而孙悟空从出生到动心学道已在山中历经了五百余年,他求道学道又经过了几十年,这样一算,孙悟空就出生在释迦牟尼佛传法的那个时代。从另一个角度看,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与唐僧前九世修行的时间也大体相当。孙悟空、唐僧、须菩提的最初来源是在同一个时代,通过书上的描写,这三位也可看成一个人。
大家对菩提老祖在悟空头上打了三戒尺,悟空就悟到是祖师让他三更后去学艺津津乐道。其实这个典故却出自于《六祖坛经》,六祖慧能曾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见后,知慧能已能了悟本性,恐人加害,就将这个偈语擦掉。第二天,五祖悄悄找到慧能,见他正在舂米,说过几句话后,五祖用禅杖敲击了石碓三下,然后离去。慧能当时就明白了五祖的意思,到半夜三更时,悄悄来到五祖的住处。五祖用袈裟遮住窗户灯光,给他解说《金刚经》。慧能遂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里的“自性”指的就是人的本性,在《金刚经》中就被称作“菩提”。佛教中指的菩提心也是指人的先天纯洁的本心。
而《金刚经》又是释迦牟尼佛同以须菩提为首的弟子的对话纪录。须菩提本来就是释迦佛的十大弟子,被称为“解空第一”,他给悟空起名为“悟空”也就更易理解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孙悟空给自己起的名字而已。就连唐僧都对孙悟空称赞,说他所解得的《心经》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当然,金蝉子与须菩提是不是一个人,我们没有必要下这样的结论。是也好,不是也好,他们只是有这样的联系而已,佛家讲的就是一个空字,所谓万法空相。其实,作者做这样的安排,还有更深远的用意,让我们慢慢道来。
(二)、孙悟空的修炼
修炼的核心就是修心。菩提祖师问悟空姓什么时,他说:“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这看似无意的打岔,说的则是悟空在求道过程中已经在实修他那颗心了。就是因为他有这么高的心性,他才能非常快的悟道。
菩提祖师传授给孙悟空的“显密圆通真妙诀”,就名称来讲,是将佛教的显教和密教融合在了一起的修炼秘诀。可是内容却完全是道家的修炼内容。其中“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包含了道家修炼的术语和规律。“月藏玉兔日藏乌”的意思是,周天运行时肾水上提,心气下降,从而达到水火交融,也就是水火既济。因为水属八卦中的坎卦,用“月”来形容。坎卦的卦形是两阴夹一阳(?),“玉兔”指的就是那一阳。心在五行中属火,用“日”来比喻,火是离卦(?),卦形是二阳夹一阴,那一阴也就是“乌”。龟蛇相盘结,指的是阴阳合和。“五行颠
倒”指的是水上走,火下行,木沉下,金上浮,而用土调和。这也符合了道家修炼中的后天返先天之说。我们结合《西游记》后面所讲的“灵龟吸尽金乌血”一看就能明白了:道家认为,人出生前,肾脏对应的卦位为坤(?),心对应的则是乾(?),坤卦是三阴爻,乾卦是三阳爻。人一出生,坤卦就变成了坎卦,乾卦变成了离卦。而从坎卦取阳填充到离卦中,离卦变成了乾卦。灵龟吸尽金乌血所说的“金乌血”指的则是离卦中的那个阴爻,放到坎卦中,就变成了坤卦。这就是后天返先天之说,也就是五行颠倒的意思。
其实,菩提祖师传授给孙悟空的修炼方法,在后来的唐僧师徒的取经修炼中,也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修炼方法走的。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躲“三灾”之法中的“天雷、阴火、赑风”,里面全是道家修炼的术语。书中也多次提到孙悟空修成的是“太乙散仙”。
悟空学道归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剿灭“混世魔王”。修炼界讲,人有佛性,也有魔性,修炼就是去除魔性充实佛性的过程。那悟空了悟了本性,当然就要清除自身的魔性。这混世魔王正是他自身魔性的象征。其实就每个人来讲,谁没有混世的思想和特征。书中说混世魔王居住在花果山北边的“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内,其实就是指他的肾脏部位。人身体的肾脏在五行属性上就是属水的,而“坎”在八卦中也是指水,方位属北。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花果山就是悟空身体的象征。那混世魔王的名号和人身上的魔性也非常相符。所以,悟空剿灭混世魔王也是他修炼的一个方面。这一回的标题“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就说明了这个方面。
悟空向龙王索取金箍棒的过程也写得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其实那只不过是悟空修炼层次的如意表现。书中说悟空从水帘洞铁板桥下直入海底,在海底见到了定海神珍铁,也叫“如意金箍棒”。这里作者用的是一个暗喻,指孙悟空的定力与层次。一般来讲,通常把人的会阴穴称为海底,孙悟空从水帘洞直入海底,那就是他修炼入定的形象化表述。再说定海神珍铁,它本身就是定江海深浅的,作为兵器也就成了如意金箍棒。
孙悟空被封为弼马瘟也有用意。书中将孙悟空比喻成心猿,将白龙马比喻成意马,有这样的诗句:“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拴牢莫外寻。”《西游记》的回目中有“意马忆心猿”,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孙悟空在天空看管天马,意思就是一个人的心要管住自己的意,不能让心胡思乱想。
孙悟空被封齐天大圣后,在齐天大圣府还设了两个司:一个叫安静司,一个叫宁神司。安静、宁神就是让他安心定神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也是有道理的。道家修炼把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人修炼得道后,就其自身来说,他也是寿与天齐,与天同合一的,叫齐天大圣也有此意。只是《西游记》是一部文学作品,是以文艺的形式来载道的,所以表面上写得精彩纷纭,实质表现的却另有用意。再则来说,借孙悟空自起绰号一说,也将他骄傲的本性表达了出来。
看孙悟空被捉拿后推入八卦炉中煅炼,那也是他修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火眼金睛,铜头铁臂,也是经此而炼成。
《西游记》的前七回,写的就是孙悟空的出身与修炼的经历。看他大闹天宫时的勇猛威武,那不过是修炼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个章节是全书中最能吸引人的,普天的神将竟然奈何不了一个猴子。看孙悟空学仙道、借兵器、吃蟠桃、饮御酒、偷仙丹、败哪吒、战二郞、八卦炉中炼金睛、佛祖手中逞凶顽,真让人大呼快活。
这纷繁的表现形式内,蕴藏着的正是一个人修炼的内涵。
道家修炼将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孙悟空的修炼是在其自身上完成的。其实任何一个人的修炼都是他自己身心的修炼。那么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天宫在哪?那就是他的头部。他从八卦炉中逃出后,对如来佛声言要坐灵霄宝殿,取代玉皇大帝。灵霄宝殿是哪?正是人的泥丸宫,那是人的主元神所在的地方。孙悟空想将玉皇大帝赶走,那哪能行?就象一个人,没有了主元神,其他什么也不用说了,主元神统领着人心身的一切。孙悟空之狂已经狂到找不到自己的地步,那么他也就到了被困于五行山下的时候了。
(三)、孙悟空的骄傲
孙悟空的骄傲真值得我们说一说。孙悟空出身在东胜神洲傲来国,这说明他生来就傲。入了水帘洞便让群猴拜他为王。本是一个石猴,又自称起“美猴王”。
在天上得了个弼马瘟,嫌官小,打出天宫,又自称起齐天大圣。最后又狂妄到要将玉皇大帝赶走,他坐此位。你看他在如来手掌心中翻筋斗,以为到了天尽头,留个记号也要写上“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傲慢之心,溢于言表。
其实,孙悟空的傲也在影射和告诫世人。人在世间,按照宗教的说法都是有罪的。可是世间又是一个迷的空间,人不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神佛在看护着,一旦有了本事的时候,便唯我独尊起来。特别在修炼中,这个傲实质就是对神佛的不敬。修炼人,你的一切都是神佛在给你安排着、演化着、看护着,也就是说,你就是神佛所造就的一个生命。一个人有了骄傲之心,可不只是对某人某事骄傲,而是在他所有的行为中都会体现出傲慢来。《西游记》中讲,唐僧原是释迦牟尼佛的第二个徒弟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被贬下界。金蝉子为何轻慢佛法,那不是他有骄傲之心才导致他轻慢的吗?最终的结果是被贬下界,从新修行。孙悟空的狂傲最后落的是被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
二、取经与修炼
《西游记》写的是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其实它更是一个修炼的故事。取经路上的艰难与磨炼,正是一个人修炼过程中所必经的魔难。为什么说那是必经的魔难呢?譬如人的七情六欲,那是人人都有的,而在《西游记》中则用七个蜘蛛经来形容七情。这些魔难,表面看来都是外在的,可是说到底又都与自身相关,也就是一个人本身的魔难。在修炼界称祛除自身的魔性为“炼魔”。消除魔性,靠的是自身的佛性,这也是为什么要在前七回将孙悟空着重描写的原因之一,孙悟空就是唐僧佛性的象征。
(一)、五位一体所蕴藏的修炼因素
唐僧师徒连同白龙马五位,可以看成是一个人,书中对此也有多次暗示。作品最后,在写到“五圣成真”时有一首诗说的更明白,其中开头四句是:“一体真如转落尘,合和四相复修身。五行论色空还寂,百怪虚名总莫论。”“一体真如”指的就是一个人;“合和四象”,是修炼中的术语。传统的道家修炼,将肾、心、肝、肺分别用玄武、朱雀、青龙、白虎来代指。它们在五行中又分属于水、火、木、金。五行的相生中,木能生火,金能生水;《性命圭旨》中讲,龙木生火,同属乎心。虎金生水,同系于身。心不动,则元气聚;身不动,则元精聚。精凝气聚,即是指金木水火混融于土之中。合和四相即是指此。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对应的五行属性分别是水、金、木、土、火。书中常用金公指孙悟空,木母指猪八戒。母与公对应的也就是阴与阳。
还有一个含义,因为火能克金,称为金之公,所以金公也代指火;因为水能生木,为木之母,所以木母也包括水。从阴阳属性上讲,木与水同属阴,金与火又都属于阳。阴阳交媾,须由土相助,土即是指沙和尚,又被称为黄婆。所以《西游记》的取经过程中,都是这三位在铲妖除魔。而他们铲妖除魔的过程也就是修炼的过程。
唐僧师徒在内脏及身体上的对应还不能这样生搬硬套。唐僧属水,应在肾脏。可是唐僧是人的主元神,主元神所在位置则是在人的泥丸宫里。猪八戒为木母,也即是指水,他在肾脏的部位。《西游记》中也这样借猪八戒之口做了表述,说他自己被“卵二姐”招了女婿。这个卵二姐就是人两颗肾脏的比方。沙和尚对应的是脾脏。因为脾脏的作用是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与运行水液的,所以他所在的流沙河才是“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孙悟空在心脏这个部位就不用说了,白龙马也应是这个地方,因为马属火,对应到内脏就是心,再说了,心和意又是一体的。
整篇《西游记》,孙悟空与猪八戒互相争斗、妒嫉、捉弄不断,那就是修炼中阴阳交配的过程。而沙和尚所起的作用就是一个调和。一直到最后,这三位才达到协调一致。书中还有这样的诗句:“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炼己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复沦。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
孙悟空五百年前已经修炼成仙,唐僧也是十世修行之人,八戒、沙僧又何尝不是?八戒曾对悟空自述其前世修行的过程:“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沙僧也曾这样表白:“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那就是这五位为何被贬下界的?唐僧、悟空都是因为傲慢;猪八戒因为调戏嫦娥;沙和尚因为失手打碎了一个玻璃盏;小白龙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这些罪错放到人间看,不算什么,可是放到更高境界中来看,那就是这些生命变的不纯了。从修炼的角度看,人要修炼到无漏才能圆满。什么是无漏?那就是一颗执著心也不能有,一思一念都是纯正的,才能得道成仙成佛。相应的,那些修炼成就在不同果位上的上仙们,他们的思想境界也就都是纯正的。有了一点纰漏,就不能在那个层次上了。就说沙和尚,看似很简单的一点罪错,可是这一点罪错却是那个境界中根本就不应该发生的。为什么会失手?那不是走神了吗?
那不是心有杂念了吗?从这个角度上看修炼,那真是无比严肃的。
唐僧师徒的内在联系在书上也有暗示:唐僧是十世修行之人;孙悟空则是菩提祖师的第十辈小徒;连沙僧项下挂的都是九颗取经人的骷髅头。
从另一个角度讲,唐僧师徒四人分别表述了修炼人的几个方面。唐僧表面看来毫无能力,软弱而胆小,但有一颗坚如磐石的取经信念;孙悟空是心猿,活泼、机灵、无拘无束,既能明辨真假,又能伏妖降魔;八戒与猪的好吃懒做非常一致,同时又好色,图安逸,贪占便宜,嫉贤妒能;沙和尚表现的则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安守本分,忠于职守,清静而仁厚;白龙马虽说没有过多的描写,但是也是一个默默无闻,只管前行,不计艰险的形象。
(二)、五行山、两界山与孙悟空的神通受限
孙悟空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有一个寓意,作为大道修炼象征的孙悟空已经基本完成了他的修道历程。从佛家讲,他已经“明心见性”了,当然,“明心见性”后,就是“见性成佛”了,可是这并不是这两句话说说那么简单。孙悟空悟道后,回到花果山为什么要清除混世魔王?又为什么要大闹天宫?在八卦炉中还要进一步修炼?所以说,他修道的历程虽已完成,可是他还要继续修炼,将自身的魔性,比如自傲,要完全磨炼掉,才能真正的修炼成功。孙悟空被压于五行山下是让他经历魔难的。
五行山的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的意思。也就是说,在这之前,作为大道修炼象征的孙悟空,完全是从心猿的角度上去表现一个人修炼的历程的。而因为狂傲被压于五行山下时,孙悟空就等于被尘世所埋了。唐僧将孙悟空救出五行山,并不等于他已经脱离尘世,而是说主人已经开始修炼了,作为心的象征的孙悟空自然也就开始了与主人合一的修炼。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许多修道的人都明白,人没有修炼之前,说不定在他的前世,甚至生生世世都是在修道当中,当然那个修炼,就象孙悟空前七回的修炼一样,可能具有非常大的神通。可是一旦这个人再转世的话,没有修道之前的这段时间,这个人就象是睡着了一样,完全迷失在常人之中了。如果他开始了修炼,他本性的一面一觉悟,才能真正的再去修道。如此往返,有的人要经过多次才能修炼圆满的。唐僧就是个十世修行之人。
当然,我们在作这种介绍的时候,已经揭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孙悟空的神通,为什么在跟唐僧取经之前,普天的神将奈何他不得?可是一旦跟了唐僧,却有许多的不如意。那是因为,跟唐僧之前,表现的孙悟空完全是一个人心性的修炼,将一颗修炼的心十足的表现了出来,那他当然可以没有任何拘束的上天下海了。
可是跟了唐僧,就等于多了一个肉身,他的神通自然受到了限制。还有一个问题,取经路上的魔难,表面看是针对唐僧的,可是唐僧那个执著心没有去掉的情况下,孙悟空再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就象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红孩儿是唐僧心火过旺的象征,也具有心的属性,甚至可以说是心的一部分。同为心的象征的孙悟空怎么能够一棍子将红孩儿打死?所以只有等请来了菩萨,将心火去除后,心才能归正。
五行山为何又改为两界山了呢?表面是国界,它实质是一个人真正修炼前后的界线。
(三)、八十一难从何来
唐僧取经之初,路经法门寺时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可见,所有魔难,皆从他自心生起。这种说法很对。只要他有一颗人心,就会对应出相应的魔难。例如太宗送他两个随从与马匹时,他大喜。这透露出来的就是一种依赖心,所以,还未出国界,那两个随从便被野牛精、熊罴精和老虎精吃掉了。须知,他在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时,两个随从就与他在一起。也就是说,一个人要修炼,很多心是根本就意识不到的。修炼本是一个人自己的事,只能向内修自己那颗心,怎么能依赖于外人呢?
因为唐僧是从常人开始修炼的,他不同于自己的几个徒弟,即使悟空告诉他是魔在阻拦,他也不相信。人身上的魔性有些隐藏得相当深,有些还是生而有之的,也就是说,只要当了人,没有修炼得道前,都是有种种魔性的。比如,孙悟空打杀白骨精时,那白骨精分别变作美女、老妇、老公,唐僧哪里认得?可是这个白骨精却是人人都有的,唤作尸魔。道家认为,人人都有三个尸魔,所以才有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第五十回中,孙悟空去化斋,人家不给,他就偷舀了人家一钵盂米。而这边,八戒、沙僧在一败落人家见有三个棉背心,俩人各偷穿了一件,结果引来一场魔难,而这个妖魔也是偷了太上老君的金刚琢下界来的。
再比如牛魔王,有妻有子,还有朋友,这些妖魔从何而来?孙悟空说得明白:“自到西方无对头,牛王本是心猿变。今番正好会源流,断要相持借宝扇。”牛魔王怎么会是孙悟空变化的呢?不能这样表面理解,那意思是说,唐僧有了执著心,在心上自然就生出这么一个妖魔来。那么,铁扇公主、红孩儿、如意真仙可不都是心猿所变?
有了什么执著心就会招来什么样的魔难。唐僧为人师,这是一颗心。在乌鸡国,青毛狮子被逼得急了,也变作了一个唐僧。在天竺国玉华县,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各收了一个王子传授武艺,结果这好为人师之心就引来了一窝狮子。
有些执著心隐藏得非常深,是修炼人极不容易觉察的。例如:唐僧师徒到天竺国时,唐僧听说天竺公主正在抛绣球招驸马时,就对悟空说:我想着我俗家先母也是抛打绣球遇旧姻缘,结了夫妇。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也是一个执著,结果就招来了那场魔难。
当然这些难都是必然要发生的,也可以说是注定的。《西游记》后边写到三个犀牛精抢走唐僧后,孙悟空曾对和尚说“我师父该有此难”。第九十七回,师徒四人被诬送到监牢里时,孙悟空这样想:“师父该有这一夜牢狱之灾,老孙不开口折辨,不使法力者,盖为此耳。如今四更将尽,灾将满矣,我须去打点打点,天明好出牢门。”
西天路上魔难重重,师徒们为何不走其它路径?唐僧路阻火焰山时,八戒曾埋怨说:转路走他娘罢。可是土地却说:但说转路,就是入了旁门。又说:你那师父,在正路上坐着,眼巴巴只望你们成功哩!
就包括最后补的八十一难,重过通天河时,老鼋问唐僧自己拜托问如来自己何时可得人身一事时,唐僧“无言可答,却又不敢欺,打诳语,沉吟半晌,不曾答应”,结果被老鼋掀落水里。这一难中,唐僧的表现分明就是一个虚荣心在作怪。这与当年唐僧过通天河时所说:“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完全一致。
为什么那么多的妖魔要吃唐僧肉啊?由此我们也可看出,自身存在的妖魔,在人没有修炼时,它就在人的身体里,人死亡后,它就和人的尸体脱离,这些魔起的就是这些作用。所以,病也是魔,死也是魔,自身的魔性都是魔。可是当人要真正的修炼时,就要清除这些魔障,当然魔就不干。它也知道,人要修炼成神佛,人的身体就是一个永远不坏的身体了。在常人的肉身向神佛的身体演化过程中,自身的魔性当然就不干,所以它们就要拚命阻挡人的修炼。当人的身体这样转化时,那些妖魔可不真的都想将人转化成神体后的身体吃掉?可是它吃不掉,因为转化后的身体已经是金刚不坏的身体了,妖魔根本就够不到,这也是唐僧始终没有被吃掉的原因。没有修炼前的身体,只是常人的身体,那也是妖魔寄居的地方;修炼好后的身体,已经被封存起来了。这在修炼中是一个常识。
(四)、轮回与因果
唐僧是十世修行,当然就是轮回转生成人十次进行修行。唐太宗游地府后又还魂,可见人都有生死轮回。唐太宗在地府中还到了“六道轮回”之所,书中这样讲六道轮回: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
讲到轮回,自然就会提到因果,书中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唐僧因轻慢了佛法,便要经历十世的修行。第八十一回“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中还讲到,因唐僧不听佛讲法打了一个盹,往下一失,左脚下踩了一粒米,所以才有那三日病。就包括孙悟空因为当初从八卦炉内出来,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了下界就变成了火焰山。
师徒在乌鸡国受阻时,所救的国王因好善斋僧,如来佛祖差文殊菩萨度他归西。菩萨变做一个僧人,用几句言语考验他,反被他捆了,在御水河中浸了菩萨三日三夜。于是便有了乌鸡国王三年水底之灾。天竺国凤仙郡,三年无雨,百姓卖儿鬻女,苦不堪言。原因是凤仙郡郡侯将斋天的素供,推倒喂狗,被玉帝见到,乃立一座十丈高米山,让一只鸡去啄;立一座二十丈高的面山,让一只哈巴狗儿去舔;悬一金锁,用一盏灯去燎锁梃。是要等到鸡啄了米尽,狗舔得面尽,灯燎断锁梃,才准下雨。后来,天师告诉悟空善解的方法,那郡侯一方面皈依佛门;一方面领众拈香瞻拜,答天谢地,引罪自责;一面又教城里城外百姓都要烧香念佛。只这一善念,便使得米面皆无锁梃断,甘霖普降凤仙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