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什么叫“破迷开悟”?

佛法常说,“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两句话的意义很深广,决不是凡夫能思惟想象的。释迦牟尼佛教导一切众生是以此为目标,即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也同样以此为目标。虽然目标相同,但是方法不一定相同。方法无量无边,所谓“法门无量”。

如果我们破迷开悟了,所过的生活就是诸佛菩萨的生活。诸佛菩萨的生活就是离苦得乐,究竟圆满的生活。虽说“离苦得乐”,这个境界,我们还是无法想象;原因是我们生活在相对的世界里。不但六道众生是生活在相对的空间里,即使是声闻、缘觉、菩萨,甚至十法界中的佛也不例外,还是生活在相对的空间里。如近代科学家发现的四维,乃至十一维空间的存在。不过空间维数愈高,其境界则愈不可思议。总而言之,种种不同维数的空间,皆由众生妄想分别执着而变现的幻象。由此可知,十法界的生成,即是众生对于一切事理分别执着差异所生的幻象而已。实际上,就是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必须能透过这一关,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真正对一切事物不分别、不执着,再也不打妄想。这样就能突破种种不同维数的界限,而进入另一个空间。此空间在佛法里称为“一真法界”,是对“十法界”而说的。如果我们把十当作数字看,那就错了。十代表无量,无量维数的时空。

我们暨知十界六道(无量维数的空间)是怎么来的,皆因妄想、分别、执着而来的。所以,妄想、分别、执着皆放下,就是无量的时空全都突破了。突破之后,不得已称之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众生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他们是不是证得圆满的境界,是不是究竟圆满的“明心见性”?不是。佛告诉我们,因为习气尚未完全断尽。这句话很不好懂。

什么是“习气”?古德以比喻说明这桩事。譬如酒瓶,现在把酒瓶的酒倒干净了,也用干布把瓶里擦得干干净净,确实没有一滴酒在里面。这就好比将妄想、分别、执着断干净了,即脱离十法界,进入一真法界;可是闻一闻这个瓶子,还是有酒的气味。以此气味比喻习气。气味擦不掉,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自然消失。一真法界里,从圆教初住菩萨至等觉菩萨,四十一个阶级,他们断的就是这个习气。实际上,圆初住菩萨的妄想真的没有了,只要习气减少一分,他的地位就往上提升一阶。四十一品无明(习气)断尽了,就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究竟圆满的佛果,就是究竟真善美慧圆满的生活。

“一真法界”里的菩萨们如何修行,则非下凡所能思议。但见佛于经中说,他们与无量法界众生和光同尘,无有条件,大慈大悲。入一真法界即是圆教初住菩萨,心清净,心平等,他的慈悲心是从真性里生出的。大慈大悲,绝对没有分别执着,只要众生肯接受,没有不放光的,所以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我们现在求佛菩萨,是有心、有分别、有执着的求;可是佛菩萨的应,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此事也很难懂,古人也举一个比喻说明这桩事。

佛门乐器最主要的是钟鼓,早晚课诵之前皆须击鼓鸣钟。以击鼓为比喻,击鼓的人有心,可是鼓响应则无心。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比喻凡夫之感如击鼓人,诸佛菩萨响应就像鼓一样,并没有心。若敲得重,响声大;敲得轻,响声小。同样道理,因为诸佛菩萨没有心,所以就能普遍的感应。十方世界众生起心动念求佛菩萨,佛菩萨同时感应,一个也不漏;因为他没有心,没有妄念。如果有心、有念,要应付这个,再应付那个,就应接不暇,太辛苦了,也许会漏掉。因为佛菩萨没有妄想执着,没有起心动念,所以感应是决定靠得住,决定不会落空的。

明白这些道理,了解事实真相,这一切疑惑即断除。疑惑也是妄想,只要有妄想存在就是麻烦。所以,佛为众生说一切经,目的是帮助众生断疑生信,也就是帮助一切众生把妄想打掉,而后才能入佛境界。佛境界就是不二法门。试问,我们几时才能入佛的境界?《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如果我们“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分别、执着、妄想”,就无法入佛境界,就不能过佛菩萨的美满生活。

怎样才能过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是大圆满的生活,真善美慧!世间人讲“幸福美满”,佛菩萨才是真实幸福美满,才真正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怎样离妄想分别执着,必须入“一真”。离相离念就是一。起心动念就落在二、三,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我们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不用分别心,不用执着心,就过相似的佛菩萨生活。这是佛法修学最困难的。凡夫起心动念就是我,念念不忘我,与我相关的,我所有的。几时能忘掉“我、我所有”,就入“一真法界”,《金刚经》上讲的“四相、四见”永离了。

世间人为什么不肯认真修行?大多皆有恐惧感,“我所有的”没有了,明天生活怎么办!他不知道诸法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这就是还没有看破。如果知道一切法是空的,身体也是空的。我们这个身体在世间是业力变现的幻象,是业果因缘的相续。命里有的,怎么丢也丢不掉;命里没有的,怎么保也保不住。若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他就会“种善因,得善果”。念念都种善因,念念都得善果,决不可能没有受用。

修行人恢复一心时,自性里无量的智慧德能皆现前。这种果报即大乘经上所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真正能参透此理此事者太少。真参透的,就真放下,就真得自在。这种人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真正得大自在,真正得大受用。我们学佛不能不留意,应当向此处体会学习,才能得真实的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