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装是怎么发明的?

1923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觉得西服不仅款式笨重,穿着不方便,而且不适合当时中国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实际要求。中国原创的衣服(双排扣上衣,大排扣长衫等。)不能充分反映当时中国人的时代精神,而且在实践中也有类似西服的缺点。因此,主张在当时南洋华侨流行的“企业领、礼服”大衣的基础上,在企业领上加一反领,以代替西服、衬衫的硬领。这样,一件外套就有了西装外套、衬衫、领子的功能;“企业领礼服”外套的三个隐藏口袋被改成了四个敞开的口袋,下面的两个敞开的口袋也被剪成了“钢琴包”的样式,可以随着放入的物品数量而膨胀和收缩。孙中山先生说,他这样改革口袋,让书本、笔记本等学习、工作的必需品都可以放进口袋。由于口袋上有软盖,口袋里的东西不会轻易丢失。孙中山先生设计的裤子是:前面缝有暗扣;左右一个大暗包,前面一个小暗包(手表包);在右后臀部挖一个隐藏的包,用软盖盖住。这种裤子穿着方便,适合携带个人必需品。

1912年,民国政府将中山装定为正装,修改了中山装的造型,赋予了新的含义。据《礼义廉耻》记载,前任有四个口袋,袋盖是倒置的笔筒,寓意以文治国;根据五权分立原则,前身改为五扣,根据三民主义原则,袖口改为三扣;衣领用翻领封闭,体现了严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