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_罢官鞠陶扩疆
不_末年,正是夏王朝衰落的时候。夏朝统治者太康奢侈腐化,政教失修,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不少方国诸侯相继离叛而去。不_继承父亲后稷的职务当了个农官,但夏朝统治者只顾享乐,根本不去过问农业上的事情,后来索性把这个徒有虚名的农官也罢免了。不_丢官之后,就率领姬姓部落跑到戎狄地区放牧牛羊去了。
首先,他们开挖或修筑窑洞,作为临时的住处。有崖的就直接打洞;无崖就挖坑,上覆盖厚土。他们把这叫做陶复陶穴。他们的祖先就是从洞中走出来的,而且不_就出生在窑洞里,因此父亲为他起了不_这个名字。
不通丕,是大的意思,_是洞穴,通窑。不_的儿子鞠出生后,手掌纹像个鞠字,不_就为他起名鞠。鞠也出生在窑洞里,不_又呼他为鞠陶,陶的音、义通窑。他们对窑洞窟穴太熟悉了,对如何打洞修窑,非常内行。他们修筑窑洞,不过是为了临时安顿族人和半途中随来的外族人,没想到陶复陶穴之风就遗留在了当地,竟流传了几千年。如今,这里的人仍然喜欢住窑洞,就是继承了周族人的遗风。当把人们临时安顿下来后,又筹划修建新的住房。为了建房,他们派人从原路返回,渡过渭水,在秦岭采集建房造屋的工具。为了方便来往人的住宿,他们又在豳地修建了客舍。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新加入周族的人越来越多,在河流的两岸住满了人,又向南发展。在来时的小溪边也建满了房子、住满了人,人们把这条小溪称为皇涧。在把人们基本上安顿下来之后,周族人接着开始了大规模垦荒开发。他们集体劳动,一起出工,协同生产。
他们砍树木,拔杂草,用耒或耜翻耕土地。为了加快速度,两人各持一耜,骈肩而耕。参加开发的人很多,在高地上,在洼地里,在田间小路上都站满了人。有族长,有儿子一辈,也有孙子一辈。他们个个身强力壮,充满信心。在劳作的中途,成群结队来送饭的是妇女们一边看着丈夫或儿孙狼吞虎咽地吃饭,一边同人们开着玩笑,田野里响起阵阵爽朗的笑声。播种开始了,按照后稷传下来的耕作方法,从南面土地上开始,先阴地,后阳地,播撒下他们从中原带来的黍或稷的种子。不长时间,种子发芽了,长出了禾苗,田野里一片生机。为了让禾苗茁壮成长,他们用_这种农具除去杂草。到了收割季节,大家一起出动,田野里又响起了收割禾穗的声音。禾穗上了场,场里堆放得满满的。打碾下来的粮食把仓库装满了,就拿出一部分黍或稷酿酒,用于祭祀祖先。
没有想到,第一次耕耘播种竟然获得了大丰收,他们认为这是神灵保佑的结果,增强了进一步拓荒的信心。他们将年轻力壮的人编为军队,将军队分为三部分,轮着到远方去垦荒种田,使农耕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在垦荒中,不_不顾自己年高体衰,带头参加,更加鼓起了大家拓荒种地的信心。
在修房和垦荒的同时,不_又抽调人员,在高阜的边沿,削崖勾基,板筑为城,依势修建了一座巍峨的城池,作为京城。这就是现在的庆城。因它是由不_领导修建的,有人称它为不_城。有了京城作为依托,他们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在京城筑就之日,不_召集来耆老和部属,按照长幼尊卑的次序坐好,又叫人宰猪杀羊,端上酿造的米酒,***同庆贺这次迁徙的成功。经人建议,他们选用了庆贺二字中的首字命名该地。不久,不_的孙子公刘娶妻生子,不_就为曾孙起名庆节,以纪念这次迁徙成功。
不_活了上百岁,终于撒手人寰,离亲友而去,后人尊称他为圣祖。临去世时,他不止一次地对后辈儿孙叮咛,一定要世世代代将农耕生产继承下去,才无愧于先祖。他被埋葬在京城东面的山顶上,使他的在天之灵能继续观看京城的繁荣昌盛,观看后辈儿孙如何继承他的事业把农耕生产进一步扩大。
鞠陶扩疆不_去逝后,鞠陶作了周人的首领。他是周先祖奔北豳后的第二代首领,也是周人在北豳的真正开拓者。据史书记载,后世周人都尊称他为周老王,现庆阳城西60里有周老王陵,一直保存至今,明、清时还进行过修缮。鞠陶在北豳时为周的发展作了很大的贡献:一是开拓疆土。他派儿子公刘专门负责安全保卫工作。那时,兵器平时都由专人保管,遇到打仗时每人发一件,这便是军队的雏形。公刘,这个带有军事首领色彩的职务名称就变成了人名。据丰镐考信录记载:盖自不_窜戎以后,地非安乐,事多草创,历三世至公刘有令德。
那时,面对外部威胁和内部叛乱是打是和万事都得从头做起,鞠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是发展农牧业生产。北豳原是少数民族集居地,北临朔方,当地人以游牧为主。周人刚迁来时,遍地杂草重生,狼豺出没,非常荒凉。不_和鞠陶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运用到北豳,种植、养殖、狩猎同时并举,椐史载:好稼樯务本业,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农业和牧业都有很大发展。三是建城镇村庄。定居后,鞠陶带领人们一边生产一边集中修建窑洞,有了剩余产品设集交换,村庄城镇应运而生,周人从此定居下来。当时北豳的政治中心人称不_城,鞠陶当政后对不_城继续修建,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修了城门,把城的形状修得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史称凤凰城。四是兴修水利。不_城东西两面各有一条河流到城南会聚成一条大河向南流去,在城南横卧一山叫土龙岭档住去路,至使不_城连年水患,鞠陶带领五百土工、五百石匠经数月挖通土龙岭,消除一大水患。他的另一贡献是凿天鹅池洞。不_城西河叫马岭水水质差,含盐碱高不能饮用,城东河叫白马河水质好,城里居民都饮东河水。当遇到水患或敌人围困时就会断水,鞠陶经过勘察在城里向东河挖一斜洞,把东河水引入洞中,并用石砌成台阶,人们顺台阶下洞取水不用出城,体现了鞠陶的聪明才智。据庆阳史志记载,这项工程到宋代才失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