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有一系列的名称,如中秋节、中秋节、中秋节、八月节、追月节、中秋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因为它恰逢三秋的一半。
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国家将中秋节定为国家法定假日。
我们有许多民族,幅员辽阔,庆祝中秋节的习俗也不同。
在广东,有“男不满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所以只有女人和孩子才能在中秋节晚上拜月。妇孺在院子里或阳台上摆桌子,放烛台、香炉和瓜果点心,以供祭拜。蜡烛香和月亮相得益彰,预示着一个繁荣的日子。
在山东省的一些地区,每逢中秋节,都要祭拜土谷神,这就是所谓的“年轻苗社”。此外,还要祭奠祖先,放鞭炮,祈求他们的保佑。如果家里有工厂,中午会设宴招待工人,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在一些地区,有扔手帕来吸引亲戚的习俗。在这一天晚上,一些未婚的女孩会打扮成嫦娥,在舞台上唱歌跳舞,同时在舞台下扔一些手帕。如果观众收到的手帕和嫦娥手里的手帕颜色一样,就可以上台了。如果嫦娥喜欢,会有戒指送给对方,双方可以分别约会。
在陕西,男人会在中秋之夜划船爬山,女人会安排酒席。无论贫富,家家户户都会吃西瓜以示团圆。鼓手沿着门敲鼓以示奖励。
在江苏无锡,每到中秋之夜,人们都会在香炉周围贴上带有月宫风景的丝绸。随着香的燃烧,烟雾缭绕,红光一点点,别有一番风味。
福建有一个浦城县,县内有一座南浦大桥。每到中秋节,家家户户的女人都要过南浦桥,祈求长寿。女孩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走在街上。场面非常热闹。建宁县的人们会在中秋节晚上在院子里挂灯笼,为月宫里的孩子祈祷。在龙岩的一些地方,人们在吃月饼之前,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尊重,要在月饼的中心挖出一个小圆圈,让长辈吃。
除了月饼,中秋节南京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吃桂花鸭。桂花鸭是南京流传已久的名菜。用桂花做调料,肥而不腻,香甜可口。在中秋节的晚上,南京人会一起坐在院子里,吃蔬菜,喝酒,这被称为“满月”;饱餐一顿后在街上闲逛,被称为“月球漫步”。
在江西吉安农村,中秋节晚上会用稻草烧一个瓦罐,烧红的瓦罐里倒入醋,香味飘满整个村子,伴着天上的星月,让人神往。
在四川的中秋节,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吃蜂蜜饼、芝麻饼、打糕等。,并在门口挂上橘色的灯以示庆祝。孩子们手里拿着点燃的熏香在街上跑着跳着,这种熏香被称为“舞动的流星球”
在台湾省,中秋节晚上有“偷菜讨郎”的习俗。未婚女子身着盛装,趁着月光,从别人的花园里偷洋葱和各种蔬菜。如果能偷到成功,预示着以后会遇到如意郎君。所以在台湾省,有一句谚语:“偷洋葱,嫁个好老公;偷菜嫁个好老公。"
虽然各地风土人情造就了多姿多彩的习俗,但人们以各种形式祈求风调雨顺、长寿安康,以月亮为载体寄托千里情缘也是一样的。一般来说,有八种习俗:
一是赏月。中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记载“秋日黄昏落月”,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的活动。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第二是吃月饼。俗话说“八月十五是满月,中秋月饼又甜又香”。月饼最初是用来祭祀月神的。“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的《梁璐梦》中。在那个时候,它只是一种像凌华蛋糕一样的蛋糕形状的食物。后来,人们逐渐将中秋节与品尝月饼结合起来,月饼象征着家人团聚。
第三是拜月。月下,把月亮雕像对着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提前把人裁掉算算全家的人数,家里的和外地的,都算在一起,不能多裁或少裁,大小要一样。
第四是燃灯。中秋夜灯的内燃蜡烛用绳子绑在竹竿上,高挂在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呈之字形或各种形状挂在房屋高处,俗称“树上中秋”或“竖着中秋”。
五是观潮。浙江中秋节除了赏月,观潮是另一项中秋活动。中秋节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在汉代梅成的《七毛赋》中有详细的描述。汉代以后,中秋观潮更加流行。朱廷桓的《明补武林往事》和子木的《孟良录》中也有观潮的记载。
第六是在月球上行走。在皎洁的月光下,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三五成群地出行,或漫步街头,或秦淮河上缺船,或上楼看月华,有说有笑。旧时代,南京人有一个专门的“在月亮上行走”的祈祷:任何没有儿子的已婚妇女都会去夫子庙,然后穿过一座桥,相传会有“梦熊之乐”(意思是生男孩)。
第七,玩灯笼。中秋节打灯笼大多集中在南方。比如前面提到的佛山秋祭,有各种各样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子灯、鸟兽花木灯,令人叹为观止。
八是喝桂花酒。屈原的《九歌》中有“扶马而战,饮桂浆”“饮桂浆而饮椒浆”等诗句。在中秋节,人们自古以来就有喝桂花酒的习俗。中秋之夜,仰望明月,嗅着阵阵桂香,想起吴刚剪桂花,喝上一杯桂花酒,庆祝一家人的甜蜜,相聚成了节日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