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猫——夏目·索塞基,猫眼中的另一个世界
最近,《人民的名义》这部剧持续升温。究其原因,除了让人开心的正义感,其故事中透露出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 * *。
发展的道路总是伴随着问题。发展越迅速,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就越尖锐。换句话说,正是问题的暴露和矛盾的深化,在新的层面上打开了新的视角,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回避和接受可能看起来不那么明智,但正视它,讨论它,试图解决它,短期内可能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但视角和方向可能会逐渐清晰。
我们的邻国日本在1871年开始了其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并逐渐跻身世界强国之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社会中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夏目·佐世基先生的小说《我是一只猫》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只拟人化的猫,但它不仅仅是关于猫的生活。书中有自己对猫的捕食和玩耍的幽默描述,也提到了这只无名猫的朋友和交流。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过这只猫的眼睛,夏目先生讲述了他的主人,一位英语老师,Kusami和他的朋友,米婷,约翰,东风,都贤君和资本家金田的生活。
整部小说,没有绝对的主线。资本家金田女儿的婚姻贯穿其中,但不是主要的,更多的是引子。在整个故事中,和很多小说一样,随着情节的发展,高潮迭起,但更多的时候是非常稳定的,苦米沙和他的朋友们或坐或走;讲讲我看到的趣事,或者讲讲自己的文章,或者随便讲讲一些事情。然而《我是猫》的内容绝非平淡如水。是一部时代背景和超越时代的讽刺小说。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对话,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人心。
小说《我是猫》中的人物塑造非常有趣。作为一个资本家,金田傲慢又狡猾,看不上那些又酸又臭的文人。为了报复对自己和妻子不屑一顾的刻薄的米沙,他雇佣了一些人力车夫和其他市侩、罗云馆的青年学生,或在角落里辱骂,或扰乱他的生活。鼻子与众不同的妻子总想通过资本带来的“荣耀”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尊严。从这些对资本家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夏目·佐世基先生对以资本家为首的“拜金主义”给予了极大的批判。
而小说中以苦米沙为代表的文人呢?他们如何在资本泛滥的环境中生存?又穷又懒,一个经常忽悠学生的苦行僧,一个看似学识渊博却满口地址不详的玄机亭的美学家,一个研究各种不知道所有题目的冷月却不求名利的理学学士,一个说自己懂人生哲学却为一盘棋而怒的孤仙。虽然这些人可以在谈话中强烈批判“拜金主义”,尖锐揭露整个社会的病态,但在很多意义上,他们也是病态的人。他们时而奋斗,时而理想主义,时而超脱,时而不在乎。他们对社会不满,满腹牢骚,执着于自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却无力改变,也懒得改变的“尊严”。最后,他们只能得过且过。
他们的抱怨不全是抱怨,但也有独到的见解。比如书中有一段关于自我意识的论述,很发人深省。
今天,我们的社会仍然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积极寻找自己独特的定位,追求自己的成功。我们强调自己,强调尼采式的“超人”。但是我们内心真的得到了一种满足吗,有没有满足感,即使有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真的是真实的欲望吗?这些问题可能有答案,也可能没有。
书中的猫,最后在酒醒后挣扎无果,顺其自然沉入水缸,结束了短暂的生命。主人和朋友们的真知灼见,不管是不是瞎说,对猫先生这种自觉不凡的人来说,在生死面前都毫无意义。
《我是猫》既有深刻的社会批判和暴露,又有一种悲凉和无奈。正如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我们不一定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哲学思辨,但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确实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流动。也许猫先生的一生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