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名士的隐逸类型很多。为什么郭泰最终选择了“不仕不隐”?
东汉中后期以后,东汉皇权衰落,外戚宦官与专权交替,朝廷被搅得乌烟瘴气。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当时的名人内心其实是相当矛盾的:不能告诉官方,忠君思想在折磨自己。作为一个社会名人,怎么能不尽心尽力报效国家呢?但是做官,真的很难在朝廷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毕竟官场有风险,需要谨慎!
所以在这种矛盾纠结的思想影响下,当时的社会隐逸名士大致可以分为这三类:先入仕后隐退,永不入仕,先隐退后入仕。
一、先入官职再退休。
其实从这个标题就可以看出,这类人指的是这样一类人:他们最初对于朝廷的想法是非常坚定的,所以尽管朝廷黑暗,他们依然在为改变社会现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然而,现实的无情最终击垮了他们的坚持,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隐居。
东汉初年,在汉光武帝的鼓励和提拔下,名士当官是常事。这些野心勃勃的名人都希望在法庭上做出巨大的努力,以便让自己出名。然而,现实总是残酷地戳破他们的幻想,比如汉桓帝的项凯。
东汉著名炼丹家向恺,酷爱博古,精于天文、阴阳。虽然当时桓帝在位,但他的权利显然掌握在宦官手中。这些宦官为了排挤异己,往往滥用暴行,朝臣们为了自保,大多是为了自保。为了约束宦官,项开多次上书参与演出,希望汉桓帝能有所作为。可是,汉桓帝不是想行动吗?其实并不是。汉桓帝就是做不到!
所以最后的结局自然不会如项凯所想,赔了夫人又折兵:皇帝虽然和项凯说得起劲,但是天象无数,没有惩罚他,所以决定惩罚他。只能说空中有很多血,却没有地方投送!无奈之下,向凯只好退庭,后来又被征召,他也就不再申请了。
第二,终身不做官
终身不招,自然是那种不管朝廷怎么下令都不会招的人。其实这些名人也是社会现状所迫。他们知道自己改变不了这些,所以只能“对窗外的事充耳不闻”。
可以说,东汉中后期的党争之祸,其实是加剧朝廷名士逃亡的根本原因之一。党派之祸是指:东汉桓帝、灵帝执政时,士大夫贵族不满宦官乱政,导致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该事件以太监以“党员”名义囚禁学者为名,前后发生了两次。虽然所有的结局都以宦官的失败告终,但这些名人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有了这样的警告,名人做官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而且东汉末年,人们对社会的黑暗有所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逃避不了世俗的社会名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对于一些社会名人来说:一是有进一步的风险,二是退休后被点名。名人在一眼就能做出选择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当官?
第三,先隐逸再做官。
这种类型指的是那种一开始被朝廷招进来的时候并没有强烈的出山愿望,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廷的一再邀请,态度逐渐软化,最终走上仕途的人。
其实就学者的出路而言,他们可以选择的方向并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官其实是一种还算可以接受的方式。正是因为这种单一的选择,才禁锢了他们的价值观。在自己的思想指引下,他们的为官理念一直存在,但他们的热情却受到了党派闭塞的灾难打击。
然而,当他们被朝廷一再邀请时,他们内心深处的做官欲望再次出现,被唤醒。表面上看,做官的原因是因为朝廷的礼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自身欲望的骚动,比如东汉名臣黄琼。
黄琼,字士英,高官黄翔之子。早年,受父亲名望的影响,黄琼被任命为舍人王子,但对他来说,这样的职位实在不合他的心意。再说,如果你当时当官,以后难免会被人说是你父亲庇护。所以,心地善良的黄琼自然不会同意,而是选择了“因病辞职”!
122年,黄翔去世。哀悼期过后,黄琼被五国政府召见。然而,在这样的盛情邀请下,黄琼还是没有答应做官。直到公元127年,因“拥,或多人荐琼,故与会稽贺春、广汉杨侯同乘一车”而被弹劾的,不得不选择“即拜郎,动群臣以射”!
黄琼做官后,不再像以前那样不顾天下,而是“后任,达练官曹,争上法庭,不可抗拒。”而且在朝鲜的其他事务上,他也积极发表意见,努力为朝鲜多做贡献。此外,当时有许多像黄琼一样的人。
从“黄琼”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学者和名人仍然非常渴望建功立业。虽然前期反应消极,但一旦为官,他们的积极态度也很好地诠释了他们为官一任、渴望上进的本质心态。
所以相对于当时社会上这三种文人名士的选择,郭泰的“不为官不为隐”显得尤为突出。那么国泰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原因如下。
第一,我对当时法院的现状非常不满。
郭泰十几岁的时候,面对母亲“母亲要为县衙做事情”的暗示时,毅然回答:君子如何能战?于是,他完成学业后,选择了“游洛阳”。从郭泰的经历来看,其实他内心也是渴望做官的,对自己做官成功也是很有信心的。
但在见过太多朝廷黑暗之后,他知道此时东汉朝廷已经救不了了,而且凭自己的努力,什么都救不了,甚至可能会把自己折进去。所以,面对黄琼等人的推荐,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回答:我晚上看干象,白天观察人事,日子都浪费了,支持不了。后来,我免不了当官。
从此,郭泰以一种“不求名利”的姿态面对世界。然而,正是他的冷漠赢得了一些名人的尊重和认可。
二是受儒道教育和忠君思想的影响。
从秦开始,儒道两家思想实际上对隐士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简而言之,可以分为两种:对于道家来说,既然人力资源不可能,就应该顺其自然,淡然对待。对于儒家来说,这样的学者有一种“知其不为,不为而为之”的勇气,所以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朝廷,希望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以上两种思想在郭泰身上得到了一种奇怪的平衡:郭泰知道自己无力回天,但又不能完全放弃朝廷,以忠君的精神退隐山林。他的理想是:希望他能达到保全神智的目的,完成帮助世界的理想。所以,最后,他选择了闭门授课。
也就是说,虽然明面上的郭泰选择了避世,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完全脱离朝廷政治。因为在他看来,和文学交朋友,用学习帮助别人,也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况且,他虽然不是直接当官,却可以通过审人、议国事来参与朝廷的政治,更何况他一直在广纳贤才。
不得不说,郭泰的“不为官不为隐”在当时的社会是有特色的:对于当时的士人来说,郭泰独立于朝廷、避祸的远见令人钦佩,因为他的自由使他在行为上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同时,他在关起门来教书的时候,还是达到了“接受文武百官的堕落,拯救窃窃私语”的目的。
从这些来看,虽然后世对郭泰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就当时郭泰的处境而言,他已经达到了自己当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