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公司要让员工起英文名字(花名)?
很多大公司,你一旦入职之后,要起一个英文名字。早期,这个习惯是在外企流行的。这个好理解,中国人起一个英文名,便于和他们的外国老板交往。然而到了后来,像腾讯这样地地道道的中国公司也是这样,上上下下都是英文名:Pony、Tony、Danniel等等。于是有人就觉得,这是虚荣心,是崇洋媚外,假装高端洋气。同样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每一个人入职之后也要起一个花名。刚开始是武侠小说里的名字,什么风清扬、逍遥子,后来阿里公司变大了,武侠小说里的名字不够用,连网络小说里的名字也拿来凑数。
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就是崇洋媚外吗?这只是大家看到的表层原因,而深层原因这么做是为了更好的管理。
一、一个航空事故的启发
1997年8月,韩国大韩航空的一架分往关岛的飞机,降落时遇到大雨。这个飞行员多次飞过这条航线,大雨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麻烦,所以他也没太在意。
但是很不幸,这架飞机撞上了机场附近的山,机上人员254人,***有228人遇难。
事后调查发现,主要责任是机长的,当天他非常疲倦,做出了一些列错误的决定。更重要的是,其他机组人员是发现了问题的,而且他们也提醒了机长。但是重点来了,他们提醒的语气非常委婉,简直就是暗示。
韩国是一个权力意识、等级意识强烈的国家。在他们的文化传统中,副机长和机械师绝对不会对他们的上级——也就是机长——用直接、生硬的语气说话,那被认为是失礼。
在正常的环境下,机长可能不难听出下级的画外音。但在当时,机长非常疲倦,情况又非常紧急,他没能听出下级委婉语气中的真实信息,没能及时修正错误,最终酿成大祸。
这种语言表达上的委婉,我们中国人是很好理解的。例如一个史料上记载,二战的时候,美国派到中国的将军史迪威和蒋介石的关系搞得非常僵。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史迪威觉得蒋介石说话不算话。他跟蒋介石说个啥事,蒋介石都说好,但事后又压着不办。史迪威就火了,去找他。蒋介石说,我说好,是我知道了的意思,不是我同意的意思。这就是中国式的委婉表达,在西方人听来简直不可理喻。
当这个严重的事故之后,大韩航空公司痛定思痛,决心进行彻底的改变。他们请来了美国专家,制定了针对性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要求所有机组人员,在工作时使用英语。
两个韩国人在一起说英语,看起来的确有些怪异和做作。但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语言中无处不在的等级意识。况且,英语是世界航空界的通用语言,机组人员和机场塔台指挥人员的交流,反正也要用英语。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误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韩国文化等级意识强,这会体现在语法、用词、语气、称呼各个方面。这是很难突破的,因为人的思维无法脱离语言。
所以大韩航空干脆使用另一种语言,这也是实现平等沟通的一种捷径。
二、德国公司的启发
各大语言中,英语的特点是平等意识很强,所以这也是几百年来英语被广泛应用于商务活动的原因。
1998年,德国汽车公司戴姆勒—奔驰兼并了美国汽车公司克莱斯勒。这次合并,本来以德国公司为主,但合并后的新公司,却以英语为工作语言。而且,这不是个案。西门子、大众汽车、德意志电信、德国化学公司和德意志商业银行等等大公司,都把英语作为工作语言。
曾经问过一个德国朋友,为什么要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
他有点尴尬地说,德语中鼓舞士气、号召奋进的词,基本都被希特勒用滥了。一用德语说这些话,大家就感觉怪怪的,产生种种不良联想。因此只好转而用英语,不然公司连鼓舞士气的会议都开不好。
德国人工作时说英语一定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更适应国际市场,表述商业词汇更加精准等等。但德语和英语代表不同的文化性格,肯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中国公司用英文名或者花名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增加对公司的认同感。名字是最深的自我认同,名字都改了,自我的身份认知就会发生切换。但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必互相称某总,某兄,直接称英文名或者花名,让沟通效率提高,也营造了一个平等自由的沟通氛围。
一个组织的打造,第一步就是要完成这种文化上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