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总是用地名做姓氏?

日本姓氏的起源

国家下令全国一起取他们的姓,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这确实发生在日本。

明治三年(公元1870年),日本政府做出了“所有公民都可以随姓”的决定。但是,没有多少人响应。于是,政府不得不在明治八年(1875)公布苗字强制令,规定“所有公民必须随姓”。的确,在和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1875之前大部分人都没有姓。可以说日本人是有姓氏的,但也不过百余年。

在古代,日本只有贵族以姓氏出名,他们所谓的姓氏和我们理解的并不一样。

公元4世纪末,日本大和朝廷将日本列岛南部的许多小国统一为一个国家,其政治统治以姓氏制度为基础。以大和朝廷的大君(后来的皇帝)为首,把持中央政权的贵族和隶属朝廷的小国国王建立血缘关系的集团,称为“史”,一个“史”也是一个贵族家族。

姓氏称谓有的来源于官职,有的来源于居住地和统治地的地名,有的来源于神名,有的来源于技艺。比如住在出云国的就叫“出云家”,做祭祀工作的就叫“禁忌家”。掌握着大和朝廷最高权力的王氏家族,是当时最有权势的家族。

后来,王氏家族根据亲疏远近、血缘关系、贡献大小,给许多隶属于朝廷的家族冠以“姓氏”。这个“姓”不能算是真正的姓,但它是一种身份、家庭地位、职位的称谓,类似于爵位。当时大约有30个姓氏,其中“陈翔”、“君”、“之”是给皇室和显赫贵族的,是最有权势的姓氏。

由于人口增长,一个大家庭有许多分支。这些分支给自己起了个字苗。“苗字”是芽枝的意思,就是从自己家分出来的枝。例如,藤原是一个大家庭。分裂后,住在江国附近的藤原取了“江国附近”和“藤原”的首字母,称之为“近藤”。藤原,住在史燚,元江和加贺,被称为伊藤,远藤和加藤。明治八年,从未有过姓氏的人,在取自己的姓氏时,想沾一沾“藤田”二字,于是藤田、藤本、藤井、藤山、藤川、藤田等姓氏诞生了。

所以这个时候姓氏可以代表家族血缘关系的一部分,但是姓氏只是表示家族的地位,苗字表示一个新的分支,但是这个时候姓氏、姓氏、苗字只有贵族才有。

到了七世纪中叶,大化革新时期,世袭爵位被废除,意味着姓氏没有意义,姓和姓混为一谈,一部分成为流传至今的姓氏。这个时候,姓氏还是贵族的专属品。到了19世纪,姓氏仅限于武士、大亨和村里有权有势的人。这些人向当局提出申请,并获得特别许可,可以拥有姓氏。能“带刀带名”是莫大的荣幸。所谓“带刀”,就是有姓,普通人只有名没有姓。

明治天皇统治时期,政府觉得没有姓氏,编造户籍,征税很不方便,号召大家都取姓氏。但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的习惯,没有人愿意使用姓氏。此时,政府不得不发布“所有公民必须姓”的命令。这时候人们都急着找姓,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取姓的热潮。住在青木村的叫青木,住在桥边的叫大乔,在家种松树的叫松下。如果门前有座山,就叫山口。于是田中,三木,山田,阳光,北风,前面,上面和观音,这些中国人觉得很奇怪的姓氏,一下子爆了出来。

以地名为姓氏的有上野、田中、河内、上元、世元、陆谦、大宫、吉冈屋、三和屋、胖屋,以职业为姓氏的有好吃、好吃、那个妓女男。也有人用古代武士的名字作为姓氏,比如酒井、奔多、上善,都是古代武士的名字。有的人怕被官府处罚,“不择姓”,以鱼、菜、庙、职业为姓。铃木原本是神官持有的一个符号,也成为了一个姓氏。一点文化选择好字如长寿、长寿、千年、松竹、朝日作为姓氏。松、鹤、龟等长寿符号也成为姓氏,百、千、千也成为姓氏。有些人实在想不出好办法,只好随便应付一个。“我的孙子”“猪手”“养狗”“鬼头”“茄子川”都在这里,有的让官员随便拿出一个。

1898年,政府颁布了户籍法,使每户的姓氏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因为日本人的姓氏来得突然又特别,所以内涵也不一样。世界上大多数姓氏都有血缘关系,但日本人的姓氏很少有这个意思。有姓的不一定有血缘关系,没姓的可能是叔侄辈。

日本人的姓氏大多由两个汉字组成,最多一个字到九个字。比如北池、海岸、田中、铃木、宇都宫、西园寺、小川原和嘉道路。所以为了区分哪个是姓哪个是名,在正式签名的场合,应该在姓和名中间留一个字。比如井上清就应该写成“井上清”、“三阶金汤”、“八木夏虹”、“八木夏虹”。

据说日本有几十万个姓氏,日本人口只有一亿多,平均只有几百个姓氏。最常见的有40多个,其中铃木、佐藤、田中、山本、渡边、高桥、小林、中村、伊藤、斋藤占总人口的10%,超过10万。

日本那么多姓,天皇却没有姓。明仁天皇和裕仁天皇不能说出他们的姓氏。日本人认为天皇不是人,是神,神没有姓。皇帝没有姓,太子、孙子、女儿、兄弟、姑姑也没有姓。一般女性结婚后会改夫姓,但平民嫁给王室仍用娘家姓。文仁的妻子川岛·纪子姓川岛,是她的娘家姓。

日本人的姓很奇怪,名字也很奇怪。日本男人的名往往以郎、夫、男、男等词结尾。来展示他们的力量,英俊和忠诚。而且,排名的迹象很多。大儿子叫太郎,二儿子叫二郎和二郎,排名11的叫有一郎。有人直接把“郎”字去掉了,意思是“太”、“义”、“地”、“直”是二,“玄”、“藏”是三,“福”是小儿子。大女儿叫大儿子,二女儿叫中子,三女儿叫三儿子。小林宽一一定是长子,虎二郎一定是次子。过去,日本男性的名字往往会加上“兵卫”、“左卫门”、“左卫门”,这些都是由军职改过来的,有的是用来表现武德精神的。

日本女性的名字大多以“子”、“江”、“黛”、“芝”结尾,比如川岛芳子、大官兴江、枝野千代、大原藤枝,听起来优雅柔和。现在90%左右的年轻女性都是以“子”命名的。按照习俗,妇女结婚后要改变丈夫的姓氏。中野良子与川崎山宏结婚后,改名为川崎良子;宋一代,结婚后,改名为栗本。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反对夫妻同姓,还成立了“反对夫妻同姓集会”,主张婚后仍应使用自己的姓氏。

在名字中使用数字是日本名字的另一个特点。有一味叫一丹、二京、三木、四岛的人;有叫六条、七条、八马、九鬼、十石的人;有叫四十五、五十铃、百元、六百田、千户的人;甚至还有人叫百代和万岁。名字中用数字表示排名比较常见,但也有表示出生时间的。比如山本五十六,因为父亲56岁才出生。

日本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过去孩子出生时要举行命名仪式,规定在孩子出生后14天内举行,一般是第七天。日本人把这一天称为“皇七夜”,是命名的吉日。命名的那天晚上,家里设宴庆祝。

日本孩子可以在外人面前直呼父母的名字,这在大多数国家是不允许的。

日本人有很多奇怪的名字。日本人的名字一般都是先写姓,但是翻译成西文的时候,往往会先改成姓,按照原来的日语发音用罗马字拼写。自从1951,日本政府提出限制人名使用生僻字后,日本同姓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有人主张用“假名”代替汉字。

日本人的姓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发音和汉字都很复杂。同音的姓氏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汉字,同一个汉字会有几个读音。比如ささき可以读作以下几个姓氏——佐佐木、佐佐木、佐佐木、佐佐木、陵、阙等等。姓ことぅ的日本人可以用汉字写以下几种:后藤、后藤、后藤、吴彤、吴彤、江藤、牛头、无刀、厚道等等。

日本人的姓氏太复杂了,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念,听到名字也不知道汉字怎么写。有调查显示,日本一天交换名片的数量高达400万张,也就是说每秒钟有231组人交换名片。但是在日本,叫错对方的名字是非常不礼貌的。为了避免出错,大多数日本人在用汉字写的名字旁边,都用假名来表示日语的发音。

日本人也习惯于直呼姓而不是名。如果有人去找一个叫“佐藤”的人,大概会有几个“佐藤”一起答应。有个笑话:如果在日本高峰时间向拥挤的人群扔手榴弹,10人会被炸死,其中9人叫佐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