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虫》幼儿园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西瓜虫》幼儿园中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瓜虫》幼儿园中班教案1

  主题的产生

 在组织户外活动时,一群男孩子在草坪中发现了几只黑灰色的小虫子,一碰它们就蜷缩成一团,像个小西瓜。就此孩子们产生并提出许多问题,“西瓜虫”成为他们每天关注的热点。天生对昆虫的好奇与喜爱,恰好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个契机。活动一虫子的名字

  (一)活动目标

 1、观察虫子的外型特征,发挥想像力,为虫子起一个险当的名字。

 2、初步学会调查,并能讲述调查结果。

 3、激发对虫子的兴趣。

  (二)活动过程与实录

 1、活动过程:

 (1)观察虫子,起名字。

 (2)学名、俗名的调查活动。

 (3)关于虫子名字的口头报告。

 2、活动实录:

 (1)教师适时提供放大镜,引导孩子观察、讲述。孩子们把虫子放在手里,拿着放大镜观察、引逗。激烈地争论其名字:

 “一动,就变成小球,像个地球,叫它地球虫吧”;

 “不对,像个皮球,叫皮球虫”;

 “身上有7条花纹,叫七纹虫”;

 “有十四条腿,应该叫多腿虫”;

 “特像个小西瓜,叫它西瓜虫吧”……

 孩子们经过商讨,达成统一意见,暂且称为“西瓜虫”。

 (2)教师引导孩子调查“西瓜虫”的学名、俗名。入园、离园时,孩子们纷纷将家长请进幼儿园,一同观察西瓜虫,并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请教西瓜虫的学名和俗名。

 星期天,让家长陪同去新华书店、图书馆、上网查询有关西瓜虫的资料。

 (3)教师鼓励孩子积极地口头表述调查情况。

 苑金浩说:“奶奶不叫它西瓜虫,而叫它‘衣毛虫,,因为它生长在烂草里、长毛毛的地方。”老家是东北的刘威全说:“它叫‘潮虫’,我妈妈叫它‘潮湿虫’。”

 关于西瓜虫的学名查了许多资料未查着。

 3、延伸内容:

 (1)查阅西瓜虫为什么会变成西瓜,让孩子们讨论西瓜虫的特征——假死性。

 (2)采访西瓜虫为什叫潮湿虫,让幼儿探讨西瓜虫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

  (三)活动反思

 在为西瓜虫起名字这一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观察、表达的机会。幼儿对西瓜虫的外型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产生了新的疑问——西瓜虫为什么会变成西瓜、为什么又叫潮湿虫。教师应及时将问题列出,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将活动丰富多样化。

 小知识

 为什么西瓜虫变成西瓜

 如果发现了西瓜虫,只要稍稍动它一霞,它就会把身字蜷缩滚成一团,非常有趣。这种现象称为昆虫的假死。

 假死是昆虫躲避敌害的`一种方法,这是西瓜虫自我保护呢!——查阅《十万个为什么》

《西瓜虫》幼儿园中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型特性几其生活习性。

 2、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论西瓜虫

 1、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2、“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儿在园内自由寻找西瓜虫

 1、教师鼓励幼儿结伴去找西瓜虫,并提醒幼儿听到信号就结合。

 四、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1、“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1、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

 “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的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哟额自由观察

 “西瓜虫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让幼儿自由说)

 4、引导幼儿运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西瓜虫头上有什么?身体是什么样子的?有几只脚?它的脚长在那里?当它碰到危险时会怎样?

 5、请幼儿模仿西瓜虫的样子.尤其是遇到危险后缩起来的样子。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2、“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3、小朋友在墙角里找西瓜虫。

  活动反思:

 让他们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让他们知道泥土有很多的养分,是许多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活动中幼儿乐于发现、主动参加科学活动,学会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比较。幼儿对本次活动充满了积极探索的乐趣。

 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教学活动中也体现幼儿的经验。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宜性、个性化。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发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础上,确定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方向和步伐。同时,老师们关注本领域的核心价值,给孩子们一个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西瓜虫》幼儿园中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形特性及其生活习性。

 2、产生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能用绘画表征等方法记录。

 3、能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同伴协商合作,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准备

 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论西瓜虫

 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儿在园内自由寻找西瓜虫

 教师鼓励幼儿结伴去找西瓜虫。

 (四)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1、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

 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得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自由观察。

 西瓜虫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让幼儿自由说)西瓜虫有几只脚?它的脚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当她遇到危险时,会怎样?(圈起来)圈起来的时候,它像什么?

 (六)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幼儿边观察边画。

《西瓜虫》幼儿园中班教案4

  设计意图:

  我们幼儿园拥有宽大的草坪,有多条小路,有树林、山坡。到了春天,草绿了,桃花开了,一些小虫子也出来了。孩子们很爱在草坪上玩过家家、挖土、玩沙。有时老师会听到几个男孩子说:“老师,我捉了一只西瓜虫。”引得其他孩子都来观看,都来找西瓜虫。西瓜虫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虫,因名字感觉亲切,还会像变魔术一样变成西瓜样子,一直受到孩子们的关注。

 西瓜虫为什么会变成西瓜样子?在哪里容易找到西瓜虫?西瓜虫吃什么?……等问题都是孩子们爱问的问题。教师由此设计了科学活动“有趣的西瓜虫”引导孩子们在观察中了解、认识西瓜虫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小虫子,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

 2、认识西瓜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3、学会使用辅助工具(放大镜)研究西瓜虫。

  活动准备:

 1、课前幼儿捉到西瓜虫装在观察瓶中;

 2、放大镜、透明塑料杯、每人一份。

 3、西瓜虫图片课件,多媒体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伙伴,了解西瓜虫的生活环境及名称

 今天小朋友到这里来玩,还带了一个小伙伴呢。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那我也叫它西瓜虫吧。)

 你是在哪里找到这个小伙伴的?这些地方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原来西瓜虫喜欢住阴暗、潮湿的地方。姜老师告诉你们,西瓜虫还有一个大名,学名叫“潮虫”。

 二、观察西瓜虫,认识西瓜虫的身体、外形特征和习性

 1、我们的小伙伴太小了,用什么可以帮我们看得更清楚呢?——放大镜

 现在你可以用放大镜观察西瓜成身上有什么?(它背上有什么、头上有什么?有多少对脚呢)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教师指导观察,了解幼儿观察情况

 2、交流西瓜虫的外形,西瓜虫为什么会蜷起来?

 让我们的小伙伴休息一下,我们轻轻坐到这边来。

 提问:你看到西瓜虫身上有什么?

 ①你知道哪边是头吗?

 ②你数清它有几对脚吗?

 ③西瓜虫为什么可以蜷起来?

 小结西瓜虫外形:

 头、触角、躯干、许多节、七对脚

 (以上边讲边看图片)

 3、西瓜虫什么时候会蜷起来?它为什么要蜷成球形?

 西瓜虫真的死了吗?

 教师小结:西瓜虫蜷起来是为了躲避敌害,假死。是一种自我保护。

 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会这样自我保护?

 4、跟西瓜虫游戏

 (大块积木,纸棒)

 你可以把小伙伴请出来玩一玩,在手上、地上、玩具上,你也可以用小棍在西瓜虫的小房子里玩。你可要照顾好你的小伙伴,别把它弄丢或踩到了。

 幼儿自由玩虫。

 5、结束

 1)我们要带小伙伴回去了(集中幼儿)

 2)你跟西瓜虫玩的快乐吗?我们玩了昆虫,要把手洗干净。

  活动延伸:

 1)你知道西瓜虫吃什么吗?它是益虫还是害虫?

 2)我们回去喂西瓜虫就会知道答案了。

 3)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小朋友要耐心观察,看谁先发现西瓜虫的秘密。

  活动反思:

  首先,从内容选择、材料准备方面来看。孩子们很喜欢小动物,西瓜虫因为会蜷起来而显得很有趣,又不咬人,男孩、女孩都不会太害怕。西瓜虫很容易找到,材料准备上,每人一只虫、一个观察盒,方便孩子仔细观察、亲自操作。

 在探究西瓜虫为什么会蜷起来这一过程中,让每位孩子照顾好自己的小伙伴,介绍伙伴的名字,既拉近了孩子和西瓜虫的关系,又反映了孩子对西瓜虫已有的经验、认识。认识西瓜虫首先从观察身体结构开始,观察西瓜虫实物,用放大镜能看得更清楚。看图片可以准确的认清头、触角、几对脚和变成球形的样子。孩子们很惊喜地发现西瓜虫身上一条一条的线。认识西瓜虫也是为探究西瓜虫为什么会蜷起来做准备。因为西瓜虫的身体特征才使它可以蜷起来。

 在“假死”讨论这一环节,孩子们对“危险—自我保护”讨论不够,教师就在操作活动中再引导、观察、讨论。跟西瓜虫做游戏孩子们可开心了。利用积木、纸和笔,让西瓜虫爬、滚、比赛,让西瓜虫的有趣发挥得更好,还有几个孩子自发地给西瓜虫画像,把自己的认识展示出来。

 总的来说,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在原有认识基础上提升了经验,知道了“潮虫”这一名字,对西瓜虫的生活环境、西瓜虫的身体和“假死”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一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活动中,孩子和老师、孩子和虫、孩子之间亲近、愉悦,乐于探索,较好地达到了三个目标。课后,孩子们对兴趣更浓了,纷纷要求带回家去喂养,延伸活动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