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朝的人大多都是单名呢?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发现里面的人物的姓名都有一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他们都是单名,就是除了姓氏以外,名只有一个字,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追述到西汉末年,王莽执政时期。
如果你熟悉中国历史,一定会发现古人的名字并不像现代人一样有单名、复名之分,基本上在固定的时期绝大部分人都是单名,到了下一时期大家又都变成了复名。单名与复名在古代各有兴衰,不同时期的人对于单名、复名的禁忌也各不相同。那这其中又有什么讲究?真的有单名为尊、复名为贱的说法吗?
在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久远的时代里,中华文明对于命名并没有什么禁忌,单名与复名都很常见,而且也没有单名为贵、复名为贱的规矩。当时很多君主或首领的名字都是复名,可见那时的单名与复名是完全平等的。
天下一统以后,秦朝人对于命名之事依旧与前人无二,单名与复名没有太大差异。但不同的是,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统一王朝,始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天威神权,下令国民起名字必须避开皇帝的名讳,这条后世一直沿袭的规矩是未来单名与复名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到了汉朝,热心的皇帝们因为「二名难讳」的缘故,开始流行使用单名。这样国民就无需避讳两个字,只避讳一个即可。汉朝皇帝不仅带头使用单名,起名时还常选用生僻字,以减轻国民的负担。随后上行下效,国民们虽然仍是单名、复名皆有,但采用单名的人越来越多了。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为了巩固统治,他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制,对人名方面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复名。据说这是因为王莽的长孙王宗企图篡位之事败露,王莽怒废王宗名号,复其原名,以示贬辱。王莽之后,我国古人就养成了使用单名的习惯,使用复名被认为是不光彩的。
自王莽之后,整个东汉直到三国时期,古代社会中极少出现复名,只有下贱之人才会使用。这些人一旦日后发达,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单名,以彰显自己今非昔比。单名虽然容易重名,但当时中国人口并不多,古人的活动范围也有限,使用单名并没有对古人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