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首富胡雪岩做错了什么?
胡雪岩是晚清中国首富。曾几何时,他的家产价值3000万两白银,按今天的购买力相当于60亿元,超过了当时国家储存的白银。胡雪岩也是晚清官员。朝廷授予他“大使”称号,红帽黄袄,紫禁城骑马待遇。官职相当于副省级,享有很高的荣誉和待遇。在商业中,机会和环境很重要,但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位的。胡雪岩非常重视“人和”。作为丹顶鹤商人,他熟悉官员。作为老板,他有很多与员工打交道的经验。他的经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生动案例。
员工到企业上班,首先考虑的是工资。工资丰厚与否,值得付出。空置房增多,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对于熟悉业务的员工来说,资源总是稀缺的。他们既是技术工人,又是企业机密的知情者。晚清时期,由于通讯手段不发达,很多商人高薪聘请熟悉自己业务的员工掌握竞争对手的内部信息。为了在激烈的商战中生存,我们必须赢得民心,保护人才,避免人才流失。赢得胡雪岩芳心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高薪;第二,友情;第三,平等取胜。
先说工资吧。胡雪岩的工资绝对不含糊。他认为员工的工资和买东西一样。“一个价格,一个商品。”货好,价格自然就贵。值得付出沉重代价的,一定是忠诚有效的人才。胡雪岩的工资是很契约化的。他不会因为生意减少,钱减少而扣员工工资。即使赚不到一分钱,他也会尽可能的付出。阜康银行聘请刘庆生为代理时,资金尚未到位。胡雪岩付给刘庆生年薪220两银子,并预付了一年的工资。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十几两银子可以让杭州一家八口过上好日子。这真的触动了刘庆生的心。
谈交情胡雪岩热衷于通过给员工发年货来笼络人心。早年在杭州金华火腿贸易做服务员,年货都是金华火腿。胡雪岩对火腿要求很严格。因为火腿上半部分骨头多,下半部分的肉太肥,味道不好,只有中间部分最好吃。所以他把中间的部分很有品味地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各级员工,把上下的部分留给自己和家人。春节前,胡雪岩亲自用银针检验火腿,看是否香、熟、质、色俱佳。这样做,让胡雪岩非常感动。每个人都愿意用百倍的忠诚和努力来回报。
最后说说平等共赢。还记得胡雪岩在杭州的豪宅吗?建楼的时候,西北角有一家面馆,无论花多少钱都不肯搬出去。胡雪岩是他那个时代的伟人,但他没有叫官兵把他推倒,也没有去找地痞流氓扔砖头吓唬他。在他看来,富人和穷人有平等的生存权;自己赢,让别人赢。所以,直到胡雪岩去世,钉子户才毫发无损。这是一件小事,却反映了胡雪岩待人接物的机智和豁达。他失去的是一小块土地,留下了这栋楼的一些瑕疵,但他得到的是社会声誉,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也是他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
工资不重要,名声重要。付高薪,员工受尊重,老板受表扬,劳资双赢。火腿是小事,却令人担忧。人是团结的,泰山压顶,人是分散的,无所事事。剃光头是小事,但社会声誉是大事。金银杯不如口碑。懂得尊重弱者的强者理应得到更多的尊重。
许多通往成功的大门实际上并没有上锁。只要我们勇敢地敲门走进去,可能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依靠“天时”“地利”,尤其是“和而不同”,胡雪岩达到了这一点,获得了成功的关键。但他的事业很快就失败了,这也和“与人和谐”有关。19年末,江南60%的生丝销往海外。然而,长期以来,西方列强垄断了中国的生丝贸易。这让中国崛起的民族资本家不服气。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他们与西方列强展开了“商战”。胡雪岩是这场商战的主角之一。红色商人胡雪岩
光绪八年,苏杭的新丝运到上海。胡雪岩花了两千两银子全部买下,准备套利,让西方商人根本买不到生丝。想做生丝生意的洋人要和胡雪岩商量,愿意多花一千万两银子买下这些存放在胡雪岩的生丝。胡雪岩也不含糊,出价3200万两。因为多出的200万美元和2000美元,谈判失败。第二年,新丝绸从苏州和杭州运到上海。这一次,在胡雪岩资金告罄的情况下,邀请其他华商集资购买,以控制生丝市场,迫使洋人让步。然而,这一次,他偶然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为有一个死敌,他叫盛宣怀。
丹顶鹤商人盛宣怀是李鸿章身边的红人。招商局、荆门矿务局、天津电报局成立后,盛宣怀被胡雪岩暗中检举,三次失官。有人问,胡雪岩为什么和盛宣怀过不去?其实都是当枪用的。就是李鸿章的淮系和系的内讧。反正两个人闹,盛宣怀故意寻仇。
胡雪岩为了筹措左、西征的俸禄,多次向汇丰银行借款一千多万银元,并约定每半年归还一次。虽然都是以朝廷名义借的钱,但是银行催还的时候,都是问胡雪岩,因为他是经手人。当初借钱的时候,朝廷批准担保各省的铜税收入,每年按时把税缴到胡雪岩的账上。这一次,盛宣怀告诉苏松泰和邵友廉,汤种要求将今年的铜税延长20天。邵友濂觉得李既然开口了,不是耽误毛的事,也不是问题,就照做了。
新鲜的丝绸刚刚到达上海。盛宣怀带头,和外商一起全部买下,然后低价卖给胡雪岩的老客户。今年欧美发生经济危机,外部对丝绸的需求急剧下降。前几年国内小房短缺,经济下滑严重,国内对丝绸的需求也大幅下降。胡雪岩前年囤积的生丝卖不出去,卖不出价钱,占用大量资金,所以无法变现。此时,由于流动性不足,胡雪岩正处于最脆弱的时刻。
你害怕什么?会发生什么。这一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军舰驶到闽浙沿海,扬言要炮轰上海。目前上海市场比较混乱。盛宣怀立即让人在胡雪岩的阜康银行取钱。他带头,其他人来取钱。阜康银行的银行存款很快被提取,面临破产。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胡雪岩做了什么?他做了三件事:首先,他请求帮助。债主找上门来,胡雪岩只好向邵友濂求助,并调用今年的铜税救急。但邵友莲谎称店员不在,故意磨蹭。他发电报给左请求帮助,但被盛宣怀控制的电报局扣留,未能及时送到左手中。胡雪岩以前是赢家,但这次他真的有麻烦了。
第二,出售房产。为了应付挤兑和偿还贷款,他将储存的生丝低价出售,损失了800万两白银本金。他把这些年买的土地和房产抵押出去,换成了白银。但由于上海金融恐慌,房价、股价暴跌,这些曾经被炒到天价的楼盘根本卖不出去。第三,遣散家庭成员。胡雪岩是个享乐主义者。他在杭州建造的府邸富丽堂皇,极尽奢华,有十几个漂亮的小妾。现在,我要变穷了。我再也养不起这些富婆了。为什么不给每个人两千两银子,让他们都被开除,自食其力?
胡雪岩被动地做了这三件事,不仅没有把债补上,还失去了很多财产和继续还债的能力。现在,他才明白,幕后捣乱的是盛宣怀。此时左虽赴上海处理善后,但已无济于事;为了不惹人注目,盛宣怀被李鸿章调到了天津。只有胡雪岩叹了口气,坐在太师椅上,面如死灰。两年后,光绪十一年,胡雪岩终于还清了债务,但经济上失败,没有东山再起的资本。这一年,他在愤怒中去世,享年63岁。他的靠山左也于同年去世。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受到国内外挤压,资本原始积累面临诸多困难。很多商人还是靠传统的商业模式,即政企勾结,囤积套利。但是,胡雪岩的失败说明红顶商人的老模式是行不通的。胡雪岩给后人留下了非常沉重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