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最早的名称是
乐府最早的名称就是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
1976年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上书错金铭文:“乐府”,2000年在西安秦遗址出土“乐府承印”封泥一枚,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史实,乐府始于秦朝。
西汉朝廷负责管理音乐的有乐府与太乐。乐府和太乐在行政上分属于两个系统,起初在职能上有大体明确的分工。太乐主管的郊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公布古乐。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
哀帝登基后,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减乐府人员,所留部分划归太乐令统辖,从此以后,汉代再没有乐府建制。
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是太予乐署与黄门鼓吹署。
晋﹑隋间﹐有“太乐乐府”之名,这一时期乐府与太乐仍为同一机构。
唐代在太乐署之外,无乐府之名,另设教坊与梨园。此后就不再有乐府机构的设施。
扩展资料:
乐府与雅﹑俗乐的关系:
汉初乐府令夏侯宽为《安世乐》备其箫管,属雅乐的礼仪活动,其乐实为当时民间俗乐的“楚声”。武帝时,李延年更用大量的民间俗乐从事郊祀礼仪活动。晋﹑隋间太乐乐府用“清商音律”。至唐代,太乐署仍然兼管雅﹑俗乐。
这些史实说明中古以前,太乐或乐府作为音乐机构与它们所管理的音乐之间,并无严格的雅﹑俗界限。
太乐或乐府作为宫廷机构,所掌音乐的种属往往与君主的好恶有关。君主中有为的创业者如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思想豁达,不拘泥于雅﹑俗之见的;隋文帝有所偏颇,但他所提倡的“华夏正声”,实为南朝“清商乐”,不过是以前代俗乐为雅乐罢了。
王运熙《乐府诗论丛》以为太乐掌雅乐而乐府掌俗乐的分立二署之说,是宋代以后雅﹑俗异流思想的反映,实以后代制度推论前事。
百度百科——乐府 (乐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