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富二代是如何买房、租房的?

我们从《金瓶梅》《红楼梦》中,已经大致了解古人在住房上的花费。如《金瓶梅》反映的是晚明的物价,山东清河县城繁华地段一所“门面二间、到

底四层”的宅子,价银为一百二十两。而一所普通的“门面二间二层、大小四间”的平房,只需三十五两。典房的价格就更低廉,卖炊饼的武大在县门前典了一所两层小院,第二层是两层小楼,只需十数两银子。而书中“门面七间,到底五层”的大宅,要价一千二百两。

至于房租的价格,《金瓶梅》中几乎未涉及;只在第93回,提到一老者给了陈经济五百铜钱、一两银子,说是银子可当本钱做个小生意,铜钱则“与你盘缠,赁半间房儿住”――那或许是两三个月的租金吧。

《醒世姻缘传》中的房价比《金瓶梅》明显提高。晁源家在山东武城县,父亲做官后,他花六千两银子,买了姬尚书的府第,前后八层,所谓“侯门深似海,怎许故人敲”。

晁源带着宠妾珍哥儿住在第二层;原配夫人计氏领着两个丫环、一个老媪住在第七层,中间还隔着几层空房。――虽说这宅院比《金瓶梅》中前后五层的房子要深广,而价格竟然是前者的七倍,约合人民币210万,是否有些点离谱?

我们试拿清雍正年间的房价做一比照。曹雪芹祖父曹寅的妻兄苏州织造李煦,于雍正元年(1723)被抄家,其在京家产有房屋数百间,作价如下:

草场胡同瓦房二百二十五间,游廊十一间,折银八千零九十四两(均34.3两);阮府胡同瓦房十六间,折银三百四十三两(均21.44两);畅春园太平庄瓦房四十二间,马厩房八间,折银一千六百一十四两(均32.28两)。?房山县除园房地及看园子之人外,丁府新庄有?瓦房二百一十间、偏厦子二十八间,马厩房十二间、土房十一间,折银二千四百一十五两(均9.26两)。?

查得办理李煦产务之奴才马二之家产,?黑芝麻胡同有瓦房十二间又半间,游廊三间,折银四百二十九两(均27.68两);林中坊有瓦房十五间,折银五百七十两(均38两)。?

从查抄估价可知,当时京城的房屋,位置好、质量高者,均价可达三十七八两一间,差些的也在二十两以上。至于房山等远郊农庄的房屋,也可低至不足十两一间――当然是与偏厦、马厩、土房平均的结果。

抄没财产估价普遍偏低,经过加权计算,清前期京城高质量的房屋,均价以五六十两一间为宜。地处山东武城县城的官宦旧宅,能有这个价格一半就不错。晁源所购前后八层的尚书宅,假使是门面七间,也不过五六十间房。即便还有跨院、楼阁、花园等,房间总数也不会超过百间。以每间二十五两计算,总价撑死不会超过三千两。哪怕明末清初房价有所升降,晁源一掷六千两,也仍是“亏大发”了!

不过这桩房屋交易发生在晁源身上,也不奇怪。晁源是小说家浓墨刻画的纨绔子弟,小人乍富、挥霍无度,与人交易,挨宰受骗是家常便饭;因而这六千两的价格虽有夸张,却还没出圈儿。

京城房子虽然贵些,却也还可以接受。《醒世》第76回,童奶奶在北京锦衣卫街背巷子买了所“小巧房屋,甚有里外,大有规模,使了三百六十两价银”。书中未提院落格局,但看后面的描述,有“正厅”,有“中门”,还有“后边”,至少也应有三五间门面、两三层进深。――按十五间房屋算,每间均价二十四两。

《醒世》作者应当来过北京,对前三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一带比较熟悉,相关地名在书中多有涉及。如此房的具体位置是“锦衣卫后洪井胡同”――今称“后红井胡同”,位于西交民巷一带。2007年建国家大剧院时拆除,当时曾挖出一口古井,或即胡同名称由来。

《醒世》只有一二处说到典房,都没提价格,倒有多处讲到租房的情形。前头说到单教官那所房子,被对门的杨尚书以一百五十两买去,租给薛教授,每月赁价是一两五钱,即一月租金相当于房价的百分之一。

京城的房租也有提到。如第54回写狄员外带儿子狄希陈进京,在国子监东边路北寻到一处住所,“进去一座三间北房,两间东房,一间西方,两间南房,一间过道”,是带家具租赁的,连过道***九间房,中间是个小院,每月的房钱是三两银子。若按租金为房价的百分之一计算,这所房子值三百两银子。跟后洪井胡同前后二三进的童宅相比,单价贵了不少。――难道因为这里离国子监不远,属于“学区房”吗?

不过跟今日大都市的房价相比,那时的房价还是相当低廉的。如童奶奶的小巧院落折合今价,还不到13万元;狄员外租赁的国子监小院,售价当为10万元出头。而今一所两三居室的单元房,售价动辄200-300万甚至更高,月租金却不过四五千元,还不到房价的千分之二。若按租金、房价1:100计算,今天大城市的房价,应降至四五十万元一所,或租金提升至每月二三万元,比较合宜。

不过那时也有租金便宜的房屋。如厨子尤聪攒了几两银子,带着媳妇出去住,“赁了人家两间房子,每月二百房钱”。――房只两间,八成是那种冬冷夏热的灰顶平房吧。铜钱二百文合银二钱五分,每间的月租金合一钱二三分;显然不能跟狄员外国子监学区房每间租金三钱三分的相提并论。

(本文节自拙著《金粟儒林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