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制度的文章…
-禁忌和其他
什么是禁忌?
所谓忌讳,就是不要直接称呼君主或者长辈的名字。如果遇到和君主长辈一样的字面名字,会通过改字漏笔来避免。
禁忌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习俗,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陆游在《老学宫笔记》中描述了一个故事:“天等成了县,却把名字保密了。谁碰了他都会生气,他的官员和士兵经常受到惩罚。所以对于国家来说,说灯就是火。到了元朝,人们被允许进入本州观光。这位官员然后写了一份书单,并在该市公布,说:'国家照常放火三天。'"
阿q“以前博大”,学识渊博,“真能干”。本来他几乎是个“完人”,可惜体质上还是有一些不足。最讨厌的是他头皮上有不少不知道什么时候的疤痕。虽然这也是在他身上,但是看阿q的意思好像也不贵,因为他害怕说“来”和所有和“来”接近的音,然后他就普及了,“轻”和“轻”也是禁忌。后来连“灯”“烛”都是禁忌。一个忌讳,不问有意无意,阿q会满身伤痕,气得面红耳赤,衡量对手,迟钝他会骂,软弱他会打;然而,不知何故,阿q总是吃亏更多。于是他逐渐改变了政策,一般转向怒目而视。
禁忌可分为民族禁忌、神圣禁忌、官方禁忌和家庭禁忌。民族禁忌是指皇帝及其父亲、祖先的名字,全国各地都需要避免使用。圣讳是指社会所尊崇的“圣人”之名,需要整个社会,尤其是文人来回避。官方禁忌又称宪法禁忌,是指上司的名字,下属官员需要避免使用。陆游提到的天等就属于这种禁忌。禁忌是指家族或家族中长辈的称呼,仅限于家族或家族内部的回避。
禁忌的起源
禁忌起源于周朝。“入境即禁,入境即俗,入门即窘。”(《礼记》?屈丽尚)去别人家,首先要要求其家人匿名。以免因为忌讳而在谈话中失礼。创建于秦,兴盛于唐宋,清代更为密集。民国成立后废止。那时候,人们不能直呼皇帝或其长辈的名字,否则会因为忌讳而有坐牢甚至掉脑袋的危险。
禁忌方法
古人使用的避讳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改词。如果你遇到应该避免使用的词,使用其他的词。这种禁忌的方法出现的更早,也更普遍。
比如秦始皇忌讳政治,秦朝把月份纠正为月末。“月末,正月也。秦讳政,所以曰端。”(《史记》)汉文帝犯忌,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姮娥改名为嫦娥
汉高祖是有名的国家,“国”字改为“国”。《论语》?魏子《何以去父母之国》,韩石经遗著《何以去父母之国》。汉明帝的名字叫刘庄。当时他把庄子改成了晏子。汉光武帝羞于出风头,秀才改名为茂才。
清朝祖先忌讳,字改为元,叶改为于。紫禁城的北门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
二是空话。如果在写作中遇到应该禁忌的词语,就用空格(词)、方框,或者“禁忌”、“一定”等词语。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每当朝代的皇帝犯忌,他都不作任何解释,只写了“犯忌”二字。如《卧步》:“秀,羞。”
《米布》:“庄,上讳。”
梁武帝的父亲小顺治,有文采,《南齐书》是禁忌。凡是用“顺”字的,都改成“从”,“顺”这个名字是空的。《南七书》?商武帝启曰:“前幸□宅。”“□”押:“顺之,宋本为讳”。
“尚书?金薇:“只有二牟。“《孔子传》:“元朝的武王,某名,我怕你,所以叫他。“历史记录?孝文本纪:“子最长,请建为太子。”(翟晶刘启)
第三是缺笔。遇到应该避免的词,就少写一两个。一般是最后一两个。例如,清朝的祖先忌讳叶璇的“玄”;清朝雍正年间规定,一本书凡遇“秋”字,必缺一笔。如名称或地名中的“秋”字改为“秋”。
这三种禁忌方法都是有问题的。改字、空言,往往使后人难以推断原话,甚至理解错误;缺少笔更容易导致其他单词的发音错误。比如唐睿宗的李旦,如果最后一笔省略,就会变成“日”字。
禁忌的影响
禁忌给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比如中国的文帝姓恒,春秋时的田恒改称田昌;帝封为齐,魏改称魏子恺;汉武帝成名,蒯彻改名蒯通;汉明帝是一个著名的庄,改名为颜朱。刘知几写《史通》,后人在唐玄宗(几个同音字)因避讳李隆基而改为刘子璇(紫轩是刘知几的字)。到了清代,为了避讳圣父,刘知几的作品得以恢复,但一提到刘子璇,就改名为刘子源。
有些姓氏因为皇帝的忌讳而改为其他姓氏。如庄氏,因避讳汉明帝刘庄,故改颜;纪氏,因避唐玄宗之讳,改周;因为避开了和春历的禁忌,所以改姓于。不仅改了姓,那些因为忌讳而改名字的人也改了。例如,生活在西汉末年的孔子的后裔孔孟,因为王莽篡汉称帝而改名为孔军。初唐宰相裴世贞到“天下”,因避太宗之名,被称为裴举。即使是神,也有人因为回避民族禁忌而改名。比如佛教中的观音菩萨,因为避开了唐太宗的名字而省略了“世”字,被称为观音菩萨。
因为忌讳,不仅活着的人要改名,就连已经过世的人也不能幸免。例如,秦汉时期的谋士蒯彻,在《史记》和《汉书》中被称为蒯通,因为汉武帝刘彻死后即位。南齐时,薛道元将军之所以被称为薛原,只是因为他避开了齐国始祖萧道成,而避开了“道”这个名字。然而,在唐代编纂《南史》时,它因避开唐高祖李渊的名字而改名为沈雪。
古代地名也因避讳而改名;比如秦始皇的父亲,秦庄王项,怕楚,秦始皇称帝后,下令将湖北滁州改名为荆州。汉文帝封为恒,“恒”改为“昌”;衡山改为常山。西晋末代皇帝司马晔登基,建业(今江苏南京)改名建康。五代以后,唐朝皇帝李登基。因其父名郭昶,孝昌县改为孝感县。
避免改变官方立场。《左传》?桓公六年:不为国,不为官,不为山川,不为隐疾,不为禽兽,不为钱币。周朝的人会怕神怕名。所以国废,官废,山川废,畜废,礼废。晋朝,诺侯皇帝废司徒;宋朝,武公皇帝废无;先帝献与吴废两座山,不能因大事而死。
旧唐书?高宗基:“贞观二十三年六月,民政部长改为户部部长。七月,改书为御史中官,州为司马,郎为礼郎。”
因为忌讳,甚至一些社会生活中的习惯称呼都被改得面目全非。比如先秦文献中就记载了一种叫雉的鸟。西汉时,这种鸟因吕后之名,不得不改名为“雉”。
唐高祖的爷爷叫天蚕土豆,所以唐朝不能叫老虎。于是乎,老虎就换成了“兽”和“虎”两个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变成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画虎不反狗”就是“画龙不反狗”。连“虎”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却叫“刃”。
即使是禁忌,古人也很重视。王安父亲在淮南有个长名字,“长”被改成了“秀”。《老子》《长短相》《淮南子?齐俗训被改为“短修”。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因其父名叫金素,“金”与“金”谐音,终身不考进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因其父作序,将《序》改为《语录》。其子苏轼作序他人时,改称“许”。
在古代,我直言不讳,大不敬。所谓不敬名,是指与君主或长辈的名字同音或相近音的字。比如汉朝的赵和皇帝的名字,“赵”和“赵”是同音字,所以“赵婧”一词不改,是因为它直言不讳,失礼。三国以后,人们逐渐避免指名道姓。文帝的父亲名叫钟。因为钟和钟是谐音,所以他连钟字都避而不用,钟字改为内,官名中书改为内史,就是避名的例子。另一个例子是赵真,一个著名的宋仁宗。包子、馒头的“蒸”字要改成“煮”。宋高宗著名的结构,为了避免“结构”,已经够够了,而且有50多个禁忌词。
禁忌的习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历代禁忌的规定和要求不尽相同。有的朝代相对宽松,有的朝代则非常严格。例如,宋太祖即位后,规定所有祖先的名字都要避讳,因为他们的祖先。并且不能使用与姓名同音或相近的字。赵匡胤的祖父以恭敬闻名,所以在宋代不叫镜子,只叫镜子;“广韵”由“京韵”改为“应韵”。宋高祖赵构即位后,有50多个四声的“建”字不能用了。所以南宋时沟叫燕,狗叫狗。
在中国古代社会,每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就有新的民族禁忌。之后新皇帝登基,要加一两个禁忌词。如果是短命王朝,改朝换代的时候避免的词不多。但如果是持续时间较长的朝代,在朝代结束之前,积累的禁忌语往往是相当可观的。直到一个朝代结束,所有曾经禁忌的词汇都可以重用。
由于一个朝代的禁忌,随着时间的推移,禁忌词的数量往往会翻倍。这给人们写文章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尤其是科举考试。稍有不慎,触及禁忌语,就会被定罪,导致杀身之祸,甚至牵连九大家族。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些东西因为屡禁不止,名字被彻底改了,后人很难找到它们的踪迹。比如在唐朝以前的文献中,就记载有一种植物叫“薯蓣”。晚唐时,唐代宗李煜即位,故改名为“薯药”。进入宋朝后,宋英宗即位,改称“山药”。
这种禁忌的习俗给古代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民族禁忌既体现了专制统治的特点,也给现代人研究中国古代史带来了困难。但是因为禁忌有很强的时间限制,一个禁忌词的出现和消失都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这也为后人甄别伪史料,尤其是文物鉴定提供了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