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石桥属于哪里?

李和石桥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和石桥建于明朝,大约有600年的历史了。但也有人认为该桥建于南宋,已有千年历史。桥南北走向,板瓦结构,长59米,宽5米,35孔。每孔桥面并排铺设5块石板,每块石板长1.72m,宽0.64m,厚0.7m,石板与石桥之间用铁钉连接。1、3、5号人行道板为石灰石(青石)铺装,2、4号专用交通板为硬质花岗岩条。车辆的花岗岩石板上,两侧有车轮碾压出的几厘米深的凹陷,足以证明其历史悠久。墩石体积巨大,雕刻有龙头,工艺精湛。不幸的是,大部分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桥墩和石板也是上下用铁条连接的。虽然历经数百年激流的冲击,但依然十分坚固。

因为澧河是流沙河的河底,为了防止桥在流沙中下沉,桥的支撑部分是将碗口粗的柳木桩以梅花布局嵌入沙里,然后将墩石横放在木桩上。石板平铺在桥墩上,然后用铁钉连接起来,形成一座桥。为了防止桥墩下沉,桥墩建在桥的下游,石板被水覆盖,由石板外的木桩支撑,就像一个大坝,保护了桥下的流沙,减少了河水对桥墩的冲击。建造技术非常精湛。

地理位置

自古以来,李和石桥就是南北交通枢纽,北临仙台镇,古称汾台店。据《中国古今地名词典》记载,“汾台店位于河南省叶县东南三十里,东与舞阳县接壤,为沟通通道”。春秋时期,这里是楚国从南阳向东北扩张的必经之地。在古代,白果经龙泉李河桥到楚东布塘的道路两旁店铺林立,极为繁华。同时有两座堡垒矗立在桥南端的东西两侧,可以体现其军事价值。

漓江石桥位于交通极为发达的古道上。根据桥的结构特点和车辆对石桥的碾压情况分析,该桥历史悠久,现在石桥主体不晚于明代。据明嘉靖《叶县志》“县东南四十里,中有活水,三源,会一,北入李。形状像十字架。”这一带东西河流湍急,南北古道路面深陷,路河交叉如“十字”。所以明代又叫横沟广济桥,其建造年代也未考证。

直到1981年前,李和石桥还是南北两岸人们的必经之地,一直发挥着应有的作用。1981年,在桥西约150米处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李和石桥逐渐淡出两岸民众视线。

民间传说

关于这座桥,民间有个传说,说是漓江上没有桥,南岸一个姓李的大户人家的土地分布在江两岸。每年种植季节都要涉水过河,非常不方便,还多次和邻居生气。李氏家族的一名成员在朝鲜担任户部侍郎,李氏家族邀请他回来当主人,以收回被其他村庄占领的土地。侍郎李回来了解情况,没有支持本族人的意见,而是在河上修建了一座桥,改变了两岸的交通,妥善解决了土地纠纷。为了感谢他,人们把这座桥命名为“李”桥,并集资在河的南岸修建了李祠以纪念他。庙里常年香火不断,后来因为战乱被士兵破坏了。

流传最广的是“翠花桥”的由来。当时桥的北岸是大片的桃园,桥的南岸是一片树林。利河大桥像一道彩虹横卧在波浪上,桥墩垂着头,翘着尾巴,像在天空中呼啸。乾隆六十年(1795),廖都转(阴)得到叶县知府刘知燮的帮助,被任命为镇江知府,同时也是两淮运盐使者,在镇江上任时经过此桥。阳春三月,桃花盛开,杨柳青青,桥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商贾来来往往,才子佳人同行,村妇洗衣服,孩童四处戏水。多么美丽的田园风光。他被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赞美道:“多漂亮的翠花大桥啊!”消息传开后,人们纷纷称它为“翠花桥”。

建筑风格

漓江石桥建筑工艺精湛,风格独特,从桥的整体结构到桥身的上下连接与加固,石材的选材和雕刻工艺,都体现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尤其是在桥西侧的桥墩上,有凿过的头部,生动而炫目,而在东侧,则有相应的凿过的尾部。十字形逆流布置不仅增加了桥梁的美观,还起到了分水的作用,减少了洪水对桥梁的冲击。这种造桥艺术在我省绝无仅有,在全国也不多见,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才能。

在建筑方面,该桥既体现了北方建筑实用、粗犷、雄伟的风格,又融入了一些南方建筑精致隽永的韵味。至今,这座桥仍然横跨在澧水之上,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省古建筑研究所专家调查后认为,该桥虽为清代所修,但仍保留着明显的明代风格,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及其建筑艺术和风格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研究春秋前期至战国后期至明清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和军事战争布局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85年8月,李和石桥被叶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438年6月+2004年10月,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19,李和石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乡:叶县辖乡。1965成立龙泉公社,1984改为乡。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4.5万。平(丁山)舞(石纲)铁路过境。辖全集、赵庄、大来村、大湾掌、泉阴、龙泉、莘庄、南大营、小河果、草场、贾庄、王晓河、曹庄、张中、张铁、西穆庄、娄烦、牛杜庄、北大营、王楼、郭吕庄、齐庄、白浩庄、丹英、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