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经常在儿子面前说别的孩子怎么好,怎么好好学习。
名人如何教育孩子?
一、杨澜: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不成长。
你必须有成长的意愿。成长不同于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你创造它,你享受它。
所以杨澜并不觉得做个神童有多好,也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在任何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给别人带来快乐。为此,杨澜身体力行,努力培养孩子的几个习惯和品质:热爱运动,富有同情心,善于表达,有幽默感。-杨澜
1,不敷衍,不马虎,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件小事。
1996年,杨澜在美国生下一子;2000年6月20日,10,杨澜在上海又生了一个6斤重的女婴,圆了妈妈“美子中国的女儿”的梦。因为工作的原因,杨澜不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但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杨澜总是陪在他们身边。两个小家伙出生后的头几个月,杨澜坚持母乳喂养;孩子出生后的几年,杨澜一直是自己带。虽然有点辛苦,但杨澜觉得很值得。
杨澜还记得儿子一岁多时的一个场景。那是杨澜在儿子出生后第一次长时间出差,要离开儿子五天。那天回家,杨澜发现儿子脸上的表情特别有层次感。先是把脸转开,过了很久,委屈的哭了。最后杨澜把自己的眼泪都带了出来。
儿子无比丰富的表情沉重地定格在杨澜的心里,她意识到,孩子从小就离不开妈妈。三岁之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他们不小心造成了损失,以后就很难弥补了。后来,她下定决心放弃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一整年的“全职妈妈”。
杨澜对自己当初的决定很满意。这是伟大的一年!
但是,矛盾不是每次都能调和的。女儿才三个月大的时候,正好遇到奥申委。杨澜不得不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来回跑。我该怎么办?心里有各种不情愿,也努力挣扎过,但最后还是要提前给女儿断奶。说起这件事,杨澜还是一脸无奈。还好现在上小学的女儿能听懂,开玩笑地说:“我也为申奥出力了!”"
妈妈真的不是万能的,但至少她能做到这一点——面对孩子的每一件小事,她都不马虎,不敷衍。这是杨澜给自己定下的规矩。现在每次出差,她都会在出发前很详细地告诉两个孩子:去多久,什么时候回家,上午还是下午,晚饭后还是深夜...
杨澜很忙,可以用空中飞人来形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可以成为孩子钢琴学校出勤率最高的家长之一,可以陪儿子在八岁前游历15个国家。这确实令人惊讶。如今,杨澜经常在北京、上海、香港之间飞来飞去,但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每次出差她都会安排儿子去机场接她。回到家里,杨澜无论多累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全心全意和他们说话,认真听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的世界里。孩子们很聪明,知道妈妈辛苦,也腾出时间陪着。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杨澜会和他们一起玩拼图、讲故事、打架、看电影。前段时间看《不要惹蚂蚁》,边看边和孩子喊。童心给杨带来了很多快乐。
2、不紧张,不苛求,让孩子在现实中成长
孩子长大了,该上学了。他们应该去什么样的学校?
在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上,杨澜和目前大多数家长有很大的不同。杨澜根据条件很容易就能找到贵族学校,特色学校,或者更有利于学习外语的国际学校。但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北京,杨澜都坚持为孩子选择普通公立学校。
儿子现在小学五年级。这么多年过去了,杨澜从来没有为他请过家教,也没有为他的学校作业做过任何额外的辅导,甚至没有要求他是班上最好的。杨澜清楚地记得,唯一给孩子安排的补习班就是学中国的书法。
杨澜有这样一个原则,无论孩子将来去哪里,做什么,他们都是中国人,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让优秀的中国文化渗透到他们的血液里...
杨澜也做了取舍和比较。相对来说,汉语比英语更难学。如果孩子从小没有一个中文书写的环境,学好中文就很难。所以,孩子小时候需要重点学习的课程不是奥数,不是英语,而恰恰是今天很多家长忽略的语文。
杨澜选择让孩子上公立学校还有一个“私心”,就是让孩子接触最真实的生活,生活在最接近社会现实的环境中。这样的成长环境真实可靠,对孩子有益。
大家都知道,目前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每个妈妈都在担心自己的孩子能否适应。好在杨澜的儿子学习成绩还不错,能一直保持班级前三。说起儿子,杨澜丝毫不掩饰对儿子的欣赏。
杨绛夫妇刚给儿子取名时,开玩笑说会是“吴(无)所谓”。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笑话。我儿子真的不在乎成绩和个人得失。班里很多成绩好的同学,一般都会参加奥数、英语等课外辅导。儿子小小年纪就能坦然面对,能告诉妈妈:“我在参加一场不公平的竞争!”"
其实对任何事情都绝不是“无所谓”。比如杨澜会鼓励儿子竞争班长,把压岁钱捐给患白血病的同学,积极为同学服务。这些都是杨澜非常看重的东西。儿子要当好班长,当好干部,就要努力做到各方面都优秀,包括学习成绩...
有一次,我儿子在学校和班里一个不守规矩的同学发生了争执,导致对方重重的回击。儿子悄悄把同学拖进厕所摆平此事:先是打了一架,打腻了。儿子道歉说自己劝错了,但本意是维护班级荣誉,所以请同学们谅解,最后握手言和...当儿子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时,杨澜称赞他能够独立解决矛盾,而不是轻易向老师抱怨。杨澜说,和孩子讨论自己关心的事情,其实是妈妈们最应该认真集中精力去做的事情,因为这往往是教会孩子做人道理的最好时机。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无论你多么小心,你的孩子都会留下一些心理创伤。”所以杨澜一直告诉自己,做母亲的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对孩子要求太高。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是最自然的关系,重要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杨澜也希望孩子能多受到艺术的熏陶,所以她安排他们从小学习弹钢琴。没想到,在同一个家里,她儿子和女儿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儿子学习不到一年就变得不耐烦,打退堂鼓;尽管有哥哥的“坏榜样”,女儿从一开始就迷上了钢琴,要求每天多弹多练,完全不用别人督促...杨澜意识到,大人的想法真的不应该强加给孩子。很多时候,没必要在意孩子的选择是否和自己的一致。过于刻意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可能会适得其反。
有一次,我儿子的学校举行联欢会。老师提前和杨澜沟通,让她在会上做三分钟的发言。就连杨澜自己也没想到,经历过无数大场面的她,会对这三分钟的演讲异常紧张,生怕自己让老师不满意,怕家长觉得矫情,更怕给儿子丢脸。儿子看到了妈妈的担心,也看到了妈妈的认真。她终于讲完后,他的儿子给予了高度赞扬。杨澜由此得出结论:“其实孩子也会很在意父母的态度。"
3.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完整的人格非常重要。
现在有的妈妈把培养“神童”作为宝宝的早教目标,有的妈妈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却不知道如何下手。
杨澜并不觉得做神童有多好,也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在任何方面有突出的成就,但她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给别人带来快乐。为此,杨澜尝试培养孩子几个习惯和品质:热爱运动,富有同情心,善于表达,有幽默感。
大家都知道杨澜的英语特别好,但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她从来没有认真做过英语家教。杨澜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自己不是特别擅长的运动上。她和她的孩子一起滑冰,一起去体育场。有一次,杨澜带着女儿滑冰,不小心摔断了尾骨。伤愈后,她继续向操场跑去。最近小朋友喜欢《网球王子》这部动漫,提出要学打网球。杨澜不仅鼓励他们,还加入了他们。杨澜发现,孩子们更喜欢和他们一起锻炼的妈妈。为此,杨澜和孩子们约定每周至少出两次汗。
孩子也要有慈善情怀。
儿子小时候,杨澜给他讲过上帝和所罗门的故事,问:“如果上帝只能给你一件礼物,你想要什么?”当然,故事中的所罗门想要智慧,但他的儿子回答说,他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健康...杨戬惊喜地夸儿子:“你比所罗门还厉害!”"
后来儿子在学校当班长的时候就懂得关心别人了,因为他已经和妈妈商量过了,达成了这样的认识,当班长就是牺牲自己为大家服务。杨澜的工作种类很多,但只要是和慈善有关的,她都会回家向两个孩子详细“汇报”,告诉他们慈善的意义,而每次孩子们都会为妈妈所做的事情感到骄傲。
杨澜认为,表达能力的培养如此重要,几乎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所以她特别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带他们去朋友家时,她让孩子们大方地自我介绍。即使当孩子们生气时,她也尽力鼓励他们说出来。
还有就是幽默感的培养。虽然不容易做到,但还是值得努力的。在家里,只要孩子说些搞笑幽默的话,杨澜总会借机开心的笑着回应,并给予回应和赞赏。她后来发现,和孩子一起看漫画书和动画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培养和加强幽默感。大家一起笑,语言自然会变得机警幽默。
在杨澜看来,作为母亲,最大的任务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语文和数学可以老师教,但是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嫉妒,如何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都需要母亲教他。身心健康是最低的,也是最关键的。对一个孩子来说,无障碍地与人交流,以开朗活泼的心态处理一切,这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性格培养对他的人生非常重要。
杨澜的儿子喜欢画画,画漫画等等。课间休息时,孩子们会排队找他画画。杨澜对儿子说:“你能给我妈送点吗?”现在,杨澜办公室里挂的是儿童画。她认为这不仅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鼓励。
有一段时间,杨澜的孩子从上海转到北京。起初,他的儿子很不高兴。他总是抱怨到了北京就见不到上海的老师和同学了。起初,杨澜认为告诉孩子们结交一些新朋友并习惯它会很好。后来杨澜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教妈妈们在生活的不同情境下如何教育孩子。其中一个部分是关于移动的。书上说,搬家在大人眼里不是特别大的事,但在小孩子的小心思里却是大事,因为他搬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其他同学也成了彼此的朋友。他是一个陌生人,他必须面对许多选择。书上说,家长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用新的朋友圈来安慰孩子,这会让他有被出卖的感觉,有负罪感,会觉得交了新朋友就可以忘记老朋友。你必须帮助他和他的老朋友保持联系。后来杨澜主动帮儿子收集上海同学和老师的联系方式,并建议他每隔一段时间给老朋友打个电话,回上海见见。
杨澜认为,明智的母亲应该观察孩子潜在的能力和天赋,她的任务就是为孩子打好基础。至于孩子以后做什么,母亲设计不了。还有,不要做一个爱抱怨的妈妈。有些女人喜欢抱怨社会不公,不孝的孩子和坏男人...连爱都变成了无休止的唠叨。要知道,这样爱抱怨的妈妈对孩子的杀伤力特别大!
杨澜说,她心目中的“聪明妈妈”形象,首先要懂得科学养育孩子,其次要让孩子心态平衡,懂得与人沟通,自信独立,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家庭对他们的成长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