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是怎么来的?
因为大学原本位于清朝皇家园林清华校区。
“清华校园”这个名字是清朝咸丰皇帝起的。清华校园原址是康熙年间修建的惜春园的一部分。道光年间,原惜春园一分为二,西园名为“迎春园”,东园仍名为“惜春园”。咸丰皇帝登基后,东边的惜春公园改名为华苑。
目前,清华校园内的工字厅后面的牌匾是“水木清华”,两边各有一副对联:门槛外的群山在春夏秋冬的千变万化中显得不同凡响;窗中云随物走,东西南北,是仙居。《水木与清华》四大辞书,展示的是晋代谢淑媛的《游》诗:《歌鸟集》,詹清华,。“占”就是澄清的意思。因此,在大厅的后面有一个水池,所以上面的诗是用来落款为“水木清华”。
1910年,“清华学堂”以庚子赔款建在清华校区,于1911年正式开学。这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生于1911。它是在美国归还的“庚子赔款”部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清华校区命名,位于北京西北郊。原名“清华学堂”,是清政府创办的留美预备学校。次年,更名为“清华学堂”。为了尝试在本地培养人才,1925成立了本科部;1928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共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迁回北京清华校区原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