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说猪 来看看博物馆里的猪形物件 猪文化的源远流长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便有对猪的艺术表现,尤为著名的是红山文化的“中华第一龙”——玉猪龙,它的出土一度让部分史家作出猜测,猪是某些原始部落的图腾。
红山文化玉猪龙
猪是大汶口文化的重要家畜,那时候的人养猪、吃猪,更用猪来陪葬。猪是当时人们财富的象征,它的地位比一般动物都要高。祭祀、欣赏、实用的器物,人们都喜欢用上猪形。中华民族与猪紧密的感情联系从这时便开始建立了。
玉晗,湖北省博物馆藏
古人崇拜猪,一是还未驯养为家猪之前的野猪凶猛威武,对于刚学会使用工具的人类来说,是另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存在;二是猪的繁殖能力强、且肉多肥嫩,这恰好符合远古时期人们多子多福、生活富足的美好希冀。
豕尊,商朝
青铜猪尊,西周
但随着人们制造、利用工具的能力提升,猪“养尊处优”的日子也逐渐到头了。人们把曾经危害自己生活的野兽送进了猪圈,由此开始了漫漫五千年的驯化过程,猪也就此沦为了家家户户都能上桌的美食。
绿釉陶猪圈,东汉
猪头形木祖,东汉
其中,因为滋味鲜味而史上留名的菜大概是东坡肉了。苏东坡一生好吃猪肉,甚至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豚儿”。在《竹坡诗话》中记有一则小偷偷吃东坡肉的逸事。一日,苏东坡烧肉以待佛印和尚,结果被人偷吃了,东坡不但不怪罪,还乘兴和诗一首“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让人忍俊不禁。
陶猪形鬶,一种炊、饮两用的陶制器具
更有趣的事发生在明朝年间,因为朱元璋姓朱,所以全国人民都必须避讳发“朱”音的字;否则,轻者招来杀身之祸,甚者满门不保。那怎么办呢?老百姓就硬生生地改了习惯,把猪叫做“万里哼”,杀猪不行,杀万里哼可以。
长沙西汉石猪,1956年湖南长沙南门外出土,大者长18.3cm,小者分别长4.9cm、4.3cm、3
明武宗就更离谱了,因为武宗朱厚照不仅姓朱,还属猪。武宗曾下令,禁止民间养猪杀猪,祭祀不能用猪头,得用羊头。明朝律令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严苛。禁令一颁布,举国上下都慌了。皇室尊贵不吃猪肉,可老百姓只吃得起廉价的猪肉。更有甚者,刚出生的小猪仔也不敢养,连夜活埋。好在不久,这条荒唐的禁令便在大臣的劝谏下取消了。
圆明园猪首铜像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猪扮演的也是如此重要的地位,是不是涨姿势了。
话锋一转,助大家猪年大吉,万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