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仲卿是什么样的?

首先,焦仲卿是一个痴情的人。

迷恋在当时是对男人的贬义词。在那个时代,女人是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的,男人离婚娶老婆就像换衣服一样。焦的母亲哭着劝儿子说:“小心不要为了一个女人而死,你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风气。”自古以来,“痴情女心碎”就成了一种规约。男人的痴情只能换来别人的轻视,这似乎很自然,说明他沉浸在爱情里,没有野心。焦仲卿是刘兰芝。

把它当成一个真实平等的人。“能把这个女人追回来是我的幸运”,事业的渺茫,让焦仲卿更加珍惜与刘兰芝的爱情。虽然焦的母亲在被发配,用“雍容华贵”“可怜无比”的老板女儿勾引,但显然对“生死”不屑一顾,并告诉了子成。在焦仲卿的心目中,没有人能取代刘兰芝。仅从这一点来看,焦仲卿在那个专制时代是明显叛逆的。

第二,《焦仲卿的困境》指责焦仲卿“软弱”“不那么死板”,这显然忽略了焦仲卿的对立面是把他养大的母亲焦母。在刘兰芝和焦木之间,在爱情和亲情之间,焦仲卿无法做出选择。因为这两个女人在他的生命中密不可分,但命运却迫使他只能选择一个。对每个人来说,爱和亲情是没有区别的。许多人指责焦仲卿在刘兰芝和焦木的冲突中没有站在刘兰芝一边。事实上,我们设身处地为焦仲卿着想。焦仲卿能离开刘兰芝赶走他的母亲吗?焦仲卿还激烈地为刘兰芝辩护:“女子行为不偏,何以不厚?”。这其实是站在刘兰芝的立场责备他的母亲,坚定地说“这个女人如果今天被送走,就再也不会嫁人了。”。只是因为焦仲卿的一句话,触发了焦木的权威,焦木才“怒上槌床”,指责焦仲卿“竟敢扶女”。因此,在这个时候,让刘兰芝暂时回到她的家庭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在焦仲卿看来,刘兰芝回到娘家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他希望时间能化解婆媳矛盾。

至于刘兰芝回到家庭后被迫再婚,这不能归咎于焦仲卿。大诗人陆游在母亲的逼迫下,与妻子唐婉离婚,内心的痛苦只能用诗歌来表达。“东风邪,喜感薄,心情惆怅,几年不见索!”不对!不对!”“城上斜阳画凄角,沈园非复兴池台,悲桥下春波绿。曾是绝色照片”(沈园)。陆游和焦仲卿有着相似的感情经历,但为什么没有人指责陆游“软弱”、“不够死板”

第三,生与死的选择

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曾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同样的问题也成了焦仲卿心中一个解不开的结。我们必须注意到死亡是由焦仲卿首先提出的。当焦仲卿听到刘兰芝再婚的消息时,他绝望地前来向刘兰芝告别。“何晴已经往高处走了。岩石方而厚,能死千年。普威一时难熬,一夜之间。卿胜日,我独上坟。”昔日的山盟海誓,像一片黄叶,落在焦仲卿冰冷的心里,这也是他没有理由对刘兰芝大吼大叫的原因。《我独自去坟墓》证明了焦仲卿此时有了去死的念头。正是在焦仲卿的指责下,还在犹豫的刘兰芝决心赴死,并“在坟墓里相见”。当刘兰芝毅然决然地“跃入池中”时,“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摆在了焦仲卿面前。对焦仲卿来说,他应该活下去,而且必须活下去,因为他是他母亲的顶梁柱,但是没有刘兰芝活下去一点意思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