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烟山的传说
浮烟山名字的起因于云气雾升,烟雾缭绕悬浮于山之上、山之中、山之坡。故因此而的名浮烟山。很久以前浮烟山的地下水脉是很充足的,(山多高、水多高)形成雾气升腾、云雾缭绕。曾是一处风水宝地,它的山坡之下也是极适应于人类居住和其他生命繁衍生息的地方。 浮烟山的东山坡之下有一处麓台(古称天台、尧王台)。“三皇五帝”之一中的尧帝曾到过此地或在此居住过,与黄帝同时的还有炎帝族和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以及江淮流域以三苗等为首的苗族。炎帝族发祥于陕北,黄帝炎帝与蚩尤在中原逐鹿之战后沿渭水、黄河东下,到达今山东地区。炎帝姜姓,其先为神农氏,大约是最早从事农业的民族。传说炎帝牛头人身,大概 以牛为图腾。九黎族活动于山东至安徽中部地 区,史称“东夷”。 由此可以印证我们的先人在很早的远古时代就到过这里,青州东南的尧王山;尧王镇;昌乐南部的尧王沟等也印证了尧帝和“尧王台”的可考性。 更值得考究的是通过尧王台联想到了正南方的瞬王台和正北方的禹王台。(又称天台、地台、水台)
尧王台(天台)——现称麓台,早称麓台书院(浮烟山以东)后有孟子讲学、公孙弘治学(汉武帝刘彻时代的宰相)南燕太子慕容超也在此读过书。为盼望孟子早日到来和留住孟子在此长期讲学授徒,故把麓台以东村庄改名为望留村,现为望留镇,期望留住孟子。
瞬王台(地台)——现称公冶长(公冶长为孔子之婿)书院:位于安丘西南35公里处,东北西三面群山环抱之中 ,树木茂盛,气候宜人,它处无比,不置多见,现存孔子送婿两棵银杏树可证,
禹王台(水台)——大禹治水所筑之台: 筑台和护台之后人围台而居,繁衍生息至今已四千年之久,茅舍土屋把禹王台围在了中心。逐步形成了村落,沽名禹王台村。(潍县高里镇北15公里处)禹王台海拔22 .47米,底径约75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此台相传大禹治水时所筑,上有禹王庙。清乾隆年间,在禹王庙旁建土地庙。1938年,侵潍日军将台上庙宇焚毁,此后无重修。
三台南北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各相距50公里, 5000年前的先人们就有如此之高明的技术。 山东潍坊浮烟山
浮烟山,在潍坊市潍城区西南12公里处望留镇境内。
坐19路公交车可到达。票价全程2元。
浮烟山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山顶高的几乎可以触摸到云,看起来像是浮在云烟里,于是取名“浮烟山”。从此可见它的山高。
民间有另一种说法是,浮烟山位于南北两山之间,很早以前,在周边就有烧制石灰的窑场,解放后,山的西北方向是潍坊市最大的水泥厂,还有硝铵厂等大量排烟单位,冬季,西北风多,五十米高的烟筒排出的烟扑向山腰,风力小的时候难以散去,该山顶部经常笼罩在烟雾中,从古到今均因此而得名。
山西依符山水库,山水相映,更为浮烟山增添了几分秀丽。
浮烟山是潍坊市区唯一的一大自然风景区,是市区的旅游胜地。
浮烟山为泰沂山脉尾闾,呈西南、东北走向,位于潍城区西南12公里处,南北长3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海拔161.5米。西山脚下是庙子水库,库容2395万立方米,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东南侧是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飞场和观礼台,占地12公顷。1993年,在山顶建成的潍坊教育电视台发射塔,高耸云霄,巍巍壮观。 在浮烟山东麓。台高约7米,占地约400平方米。日暮后烟云缭绕,似身临瑶台仙境。台周植松柏17株,历经数百年风霜雨雪,枝干扭曲虬蟠,苍劲挺立,龙钟多姿。台南矗立元代诗碑一座,上刻元代状元张起岩诗《麓台秋月》,诗云: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向人来。
台南原竖石碑两行数十座,向游人诉说麓台古昔陈迹。浮烟山地处古营丘、平寿、下密三个政治中心之间,相距都不远,所以浮烟山自古就是山左北海名士修身养性、读书论经的宝山胜地。
麓台最早的记载是唐代石刻。《潍县志稿·古冢》载:“汉公孙弘墓,即今第二区麓台”,昌乐朱刘店所存唐武后时《王义和造桥记》记载亦是。由此知在唐代以前已定麓台是汉代公孙弘墓了。从台的土质来看是活土所筑,非原始土阜,土层中杂有战国和汉代陶片,抑即是公孙弘墓葬。与麓台有关的还有位帝王慕容超。慕容超,字祖明,鲜卑人,年轻时在浮烟山东麓的麓台读书,东晋时继位为帝,改元太上,显赫一时,大起大落,在麓台留下遗迹供后人凭吊。清代潍县人郭子嘉诗云: 轶事为传麓台月,当年曾照慕容超。 刘应节建。刘应节(1517-1591),明代潍县刘家庄子村人,家距麓台不远,明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累官兵部、刑部尚书,年老归息家园,谋潍邑文化发展建麓台书院,并亲自讲授奖掖后进。这个历史悠久的书院,培养了无数的儒林名士,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起了重要的作用。
清乾隆年间,潍县韩梦周、昌乐阎循观等先后到麓台攻读,形成山左文化中心,以后来此读书的越来越多,遂将修贞观南凹地填平,建成南屋10间,东屋3间,西屋(茅厕)两间,还有修贞观的讲经堂5间,再加上洪福佛寺的道房,***计可容百余人。书院又置学田数十亩,供贫穷学子生活之需。歉收之年,师生以学田收获的黄豆、地瓜和蔓叶糊口。
清乾隆二十五年,韩梦周自来安县罢官回潍,又与阎循观、阎循中、阎学尹、刘以贵诸学者讲学麓台。从游者有不远数千里慕名而来的。身居幽静处所,摒绝社会应酬,专心致志读书而一举成名的人才很多,如:郭守训、刘鸿翱、陈官俊等皆一时俊彦,遂使潍县形成文化昌盛的局面。清光绪三十一年后废书院设学堂,洪福佛寺、修贞观和书院等建筑物在民国时期全部拆除,仅遗址可辨。 浮烟山有七泉。西南边最大的泉叫补生泉,泉水味甘,用此水煮饭、沏茶均有香味,若是煎药服之,对陈疾旧症有奇效,故名补生泉。七个泉水汇积于一塘,塘水清澈见底。岸边有巨柳、葛藤。若向南寻去,在第六涧有四泉,其中有三泉的水从沙中静静地涌出,没有什么奇异,唯第四泉是从石盆型的石头中涌出,泻下时迂回曲折于乱石间,水声潺潺如琴音,大风吹来,激响益振,遂名声泉。这个地方最引人入胜,流水与断续的虫鸣相杂,尤有雅趣。
国际风筝会放飞场
1991年建成。它占地12公顷,草坪面积9万平方米,停车场16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3万辆汽车。主席台1320平方米,观礼台1800平方米,大型会议厅可容纳5000人。高16米,跨度30米的山门牌坊1座。每年4月20日,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飞表演在这里举行,数十万中外游客云集于此。它已成为潍坊人民向世界展示潍坊两个文明建设风貌的重要窗口。
浮烟山森林公园
根据潍坊市政府关于浮烟山总体开发规划而兴建,是一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融合,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及城市农业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该项目规划占地100公顷,总投资3000万元,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规划面积47公顷,已完成投资970万元,建成10个园区,即:鸟语林、珍奇动物放养区、动物竞技角斗表演区、驯兽及动物演艺区、森林之家、妇女儿童游乐区、青年广场、青少年健身区、情侣种植园、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园内全部实现水、电、路等设施配套。2000年春又投资1700万元,对园内原有的22个项目进行配套完善,并新上浮烟山湖、植物园、游泳池、森林历险宫、跑马场、世纪广场、卡丁车赛场等项目。
浮烟山植物园
占地710亩,位于浮烟山森林公园东环山路东侧,该园集观赏旅游、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栽植苹果、桃、石榴、杏、梨、板栗等名、优、特、新经济林,并建新世纪花坛。道路两侧栽植月季、红叶李、樱花、迎春、丁香、红枫、百日红等观赏型苗木,配建溪水、亭阁、奇山等人造景观,形成二季见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常年流水的效果。
2010年,新建了高尔夫球场。 浮烟山旅游度假区位于山东潍坊市区西南12公里处,总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为23.5平方公里,距潍坊机场10公里,距济青高速公路12公里,距潍坊火车站13公里。浮烟山开发区于91年被市政府正式批准立项,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开发区。浮烟山开发区经过七年的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先后顺利举办了第九届至十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放飞比赛。浮烟山为泰沂山脉尾闾,南有明宫山,北有符山,海拔161.5米。浮烟山处于望留镇、符山镇南半部之间。浮烟山山名源于唐代,山上原有浮烟阁、溪涧草堂、咏翠亭、卧云台、朝阳观、公孙弘墓、麓台书院等古迹,现已大部分整修。浮烟山整个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坡平缓,西坡陡峭,山区地貌多变,沟谷密布,顶部较为平坦宽敞,山上林木葱郁,四季风景各具特色。山西依符山水库,山水相映,更为浮烟山增添了几分秀丽。
浮烟山是潍坊市区唯一的一大自然风景区,是市区的旅游胜地。潍城区政府非常重视浮烟山旅游开发区的投资建设,现已投资3800万元,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景点建设,已建成朝阳观和进山大型牌坊一座,大型风筝放飞场及观礼台一处,浮鸢大酒店现已完成主体部分,度假别墅区已基本建成。浮烟山现规划为六大部分:1、世界民俗风情园;2、自然风光区;3、娱乐活动区;4、度假别墅区;5、水上活动区;6、后勤服务区。规划完成可使开发区成为融娱乐、游览、商业、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游乐场所。 成人:15元
儿童:10元
营业时间: 停车场面积:可停200辆车左右 ;景区内有餐饮场所:游园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