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满洲族的前身资料

满族(满文:),即满洲族。为生活在现中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西伯利亚广大地区的通古斯民族之一。在古代汉语文献中被称为女真或萧慎,一般认为该民族起源於西伯利亚。也有人认为是在中国史书中曾经被泛称为生活在现在的中国东北地区的东胡民族的一部,《后汉书·挹娄传》:「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魏书·勿吉传》「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 《隋书·靺鞨传》「邑落具有酋长,不相总一」。古代以渔猎生活为主。唐代的汉语文献中将其称为「靺鞨」,宋元及明时期的汉语文献中称其为女真,明朝在今东北地区设立三个卫所,分别称作:建州和海西,分设督司受明总兵节制。1616年,官拜明建州左卫督司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国。1636年,皇太极继位,改国号为「清」,改「女真」为「满洲」。1644年入关灭明, 建立满洲贵族统治的覆盖满洲、前明领土及西北新领地的大清帝国。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中国政府在官方的文件中将其称呼为「满族」。

清代的满洲侍卫满族人口截止2000年超过1,000万,大部分为父母一方有满族血统或者祖上据查还有满族血统,另外也有一部分是祖先为汉军(或朝鲜、蒙古)旗人。满族有语言满语和文字满文,辽(相当於中国北宋)时期,女真人在现中国东北地区分别有南女真,北女真,黄龙府女真,顺化女真,长白山女真等等,除语言风俗统一外,这些女真部族之间并不相互统属。其中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强大,建立金国,并灭北宋占据中原地区,根据汉字创制了自己的女真文字,女真文字后来由於金朝的灭亡而逐渐失传,最后在明末彻底消亡。经过金一代的发展,女真的概念比起前代变得更加明确起来,但是随著金朝的覆灭,中原的女真大量融入汉人,而原先女真的居住地除了仍有些原有的女真部落外又有新的部落迁入,满洲类似完颜是女真的一个部族名称。后来满洲崛起,征服了女真各部,统一称谓为「满洲」,其中包括了归顺满洲的蒙古、朝鲜及辽东汉人。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满洲人都是先前明时的女真人(金亡后,女真这一称谓再次笼统化),也不是所有的女真人都成了满州(「野人」女真的不少部落被排除在满洲之外,譬如现在的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完颜部的后裔也不一定就是满洲人,不少完颜部的后裔融入汉人,而完颜部本身也在继续分化,产生了不少新的部落。直到满洲形成后并没有文字,是在征服蒙古并与蒙古结盟后,借用蒙古文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创造出来的,到清朝后期,满族贵族逐渐汉化,已经很少使用满语,民国建立后,满族人逐渐放弃了自己的语言。目前,除一些语言学者外,满族人通用汉语。满洲贵族所自创的满文是根据蒙古文字母略加修改而成的,在新疆的锡伯族人还在使用锡伯文,并有定期出版的锡伯文报纸,目前也有观点认为锡伯文就是满文文(祖先为融入华夏汉民族的鲜卑族)的一个变体,目前,在故宫研究满文档案的人大多数是锡伯族人。

分布

现在满族人主要分布在:(1)中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2)北京及邻近的河北省,(清代规定北京内城由八旗分旗居住)(3)长城以内的某些重要城市,基本上都是清代有八旗驻防的战略要地。

1760年除东北和北京附近地区以外八旗兵超过1000人的城市有:荆州(5535人)、江宁(4126人)、西安(3970人)、广州(3906人)、镇江(3521人)、宁夏(3509人)、绥远城(2802人)、福州(2581人)、成都(2341人)、杭州(2232人)、乍浦(属於浙江平湖,2037人)、青州(1807人)、凉州(1105人)。

语言

满语为满族本民族语言。现代满族普遍使用汉语,除了一些学者还能应用满语外,目前会说满语的满族人只余下屈指可数的老人家,大多数满族人已经不懂满语了。不过,东北和北京地区的汉语方言中吸收了很多满语的辞汇。

风俗习惯

满族剪纸艺术在东北地区仍可见到许多满族的风俗习惯。如食物中的酸菜、粘豆包、血肠、萨其马等。

服饰

满族服饰历史上,满族男子喜欢穿长袍马褂,原为四侧开叉,便於骑射。男子成人后要剃去周围的头发,编发辫垂於脑后。满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是旗袍,围白丝巾,梳京头和「盘盘髻」,戴三个耳环,腰间挂长手帕。

宗教

早期满族人信奉萨满教。虽然萨满教依然存在,但大多数的满族人则和多数其他汉人一样,属无宗教信仰人士,少部分信奉佛教。

满族入关以前的服装

内容介绍

内容介绍

满族是女真族的后裔,女真族的祖先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长期居住在我国东北边疆从事狩猎为生,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就向武王进贡。汉以后史书记载的挹娄、勿吉、靺鞨直到女真,都是肃慎人的后裔。明朝的女真人就是满族的前身,居住于东北长白山一带,以游猎为生。数传之后居住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到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时建为清代的兴京,其后吞并哈达、辉发、叶赫、乌喇诸部,并获得内蒙古、东北各部的降服归顺,至天命元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定国号为金(世称后金)。女真人长期生活于严寒地带,没有丝织和棉织,妇女能织粗毛布和麻布,长于制裘。女子辫发盘髻,穿白色衣服。男子留颅后发,辫发垂肩,系以色丝。善骑射渔猎,冬季以长毛的兽皮为衣。明末女真人逐渐南迁,接近汉族地区,生活条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他们强调“国语、骑射”,穿衣打扮不离旧俗。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朝鲜人申忠一到过女真人的赫图阿拉,他在《建州图录》中说:他看见努尔哈赤“头戴貂皮帽,着貂皮护项,身穿五采龙文天盖,上长至膝,下长至足,皆裁貂皮为缘饰。诸将亦有穿龙纹衣者,只其缘饰或以豹皮,或以水獭,或以山鼠皮。”“足登纳鹿皮靰鞡鞋,或黄色或绿色。”女真人喜欢把鹿皮染成红色或绿色制作衣服或皮鞋,这种技艺到清代中后期仍在满族民间流传。并能利用大块鹿皮拼成对出花纹,做成皮朝外的皮袍,或以鹿皮为面,挖云镶嵌,领袖用染成红、绿色的皮镶沿做成女袍。貂鼠、青鼠、狐貉或羔皮等贵重的毛皮是供贵族穿用的,平民只能穿鹿皮或更次的牛、马、猪、羊、狗、鱼、蛇等类皮衣。缝制也很简单。努尔哈赤死后,太宗皇太极于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明崇祯五年)二月更定衣冠制度,先谕礼部,“凡诸贝勒大臣等,染貂裘为袄,缘阔披领及菊花顶者,概行禁止。若不遵而服用,则罚之。衣服许出锋毛或白毡帽则可。”同年十二月又议定官员服制,《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十二有记载,说“八固山诸贝勒在城中行走,冬夏俱服朝服,出外方许便服。冬月入朝许戴元狐大帽,居家服便服。”又“冬月……居家戴尖缨貂帽及貂鼠团帽。春秋入朝,许戴尖缨貂帽。夏月许戴缀缨凉帽。素缎各随其便,不得擅服黄缎及五爪龙等服。若系上赐不在此例。平时勿著缎靴,惟夏月入朝乃许服用。”又规定八家福晋冬夏外出许穿女朝衣,冬戴尖缨貂帽,夏戴尖缨凉帽。满洲、蒙古、汉人自固山额真以下代子、章京、护军及牛录下闲散富足之人以上,冬夏在城俱服披领袍,不得穿小袍。贫人穿无开裾袍。闲散侍卫、章京、护军及诸贝勒下闲散护军、章京以上,许穿缎衣,余都用布。妇人衣料各随其夫,冬间许戴缀缨团帽,夏许戴凉帽。凡可穿缎的,不拘蟒素各随其便,惟不许服黄及杏黄色并五爪龙等服。大臣不许自制黑狐大帽。以上如系上赐者例外。缎靴也只许穿缎衣者入朝与宴才许穿。在城不许戴黄狐皮大帽,尖缨帽及杂色帽概不许戴。在城也不许穿宽带及皮棉齐肩褂外套。这次定制,已把汉族传统的服饰等级观念,吸收到满洲服饰制度中去,不但突出皇帝地位的尊严,而且一旦由皇帝赐予某大臣以御服黄缎袍,就会使人感到是无限的恩宠。天聪七年(公元1633年)四月,皇太极赐蒙古喀尔沁部落古鲁思辖布御服黄缎袍一,雕鞍马一。天聪八年六月,以阿禄部落济家之弟巴木布楚尔,来合大军,赐以御服黄蟒袍。天聪九年五月赏给察哈尔的善都布黄缎袍。都是笼络臣属的一种政治手段。至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沈阳故宫博物馆还保存着两件皇太极赏给硕色乌巴什的旧黄袍,因这两件旧黄袍是皇太极生前穿过的,故后来由硕色乌巴什的子孙闲散玉麟于乾隆后期缴回清廷保藏。在辽宁档案馆《光绪十九年翔凤阁存贮故宫各宫并文溯阁、夏园行宫陈设器物清册》所载,故宫翔凤阁陈设器物记有“闲散玉麟恭缴太宗文皇帝赏给硕色乌巴什旧黄袍一件(随高宗纯皇帝朱批谕旨一道)。”又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内务府陈设档册、陈字7711》、《光绪二十九年盛京翔凤阁恭贮器物清册》亦记载:“锦袱一块,上缀白貂皮四张,闲散玉麟恭缴,太宗文皇帝赏给硕色乌巴什旧黄袍一件,随高宗纯皇帝朱批谕旨一道。”上述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为明黄暗花绸、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旧棉袍,身长120厘米,两袖通长196厘米,袖口13.5厘米,下摆118厘米。裾四开,前后开禊长6.5厘米,左右开禊长8厘米。袍面为明黄色暗花八吉祥纹绸,纹饰横向排列,第一排轮,第二排长,第三排罐,第四排花,第五排鱼,第六排螺,第七排盖,第八排伞。花纹单位22厘米×10厘米。袍的掩襟用大小不同的19块暗花八吉祥纹绸和暗花缎拼成,其中两块暗花缎,一块长28厘米,宽10厘米,另一块长30.5厘米,宽18厘米,纹样为卍字地上饰梅花、茶花、灵芝、竹。组织为五枚二飞经面地纹起五枚二飞纬面花纹。袍里用粗细不同的白色素绸拼成,面与里之间加一层薄棉。领与袖用龙形不完整的蓝色暗花连云地织金龙纹缎镶边,领缘宽7厘米,袖缘宽13厘米。袖口上钉有宽5厘米的绦条。袍上有纽袢四对。大襟纽袢上拴有三个黄纸笺,一个墨笔楷书“文皇帝御用旧朝袍一件”。

一个上书“四十五年玉麟进旧黄袍□□件,朱批谕旨□□……”(字有残缺),此两黄纸笺是入库时典守人员所写。另有一个楷书:“太宗文皇帝赏战袍一件,□□玉麟恭缴”,为玉麟上缴时所写。此袍形制为上衣下裳式,上衣部分,袍面上有许多血痕,像是从外面间接浸到袍上去的,推断此袍是在战争时衬在铠甲里面穿的,铠甲上沾了血就间接浸到袍上去了,故玉麟上缴时称它为战袍。打仗时只穿上衣不穿下裳。

沈阳故宫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款式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者相同,以香黄色卍字地云龙纹缎为面,月白色暗花绫为里,中絮薄棉,领、袖间皆以蓝地云龙纹缎镶嵌,袖端的熨褶“赫特赫”用蓝素缎。身长140厘米,袖长67厘米,箭袖(马蹄袖)最长处11厘米,胸围61.5厘米,下摆110.4厘米,这两件袍都是满族早期贵族所穿的典型性的男袍。

综上所述,努尔哈赤时女真贵族冬天戴貂皮帽,穿齐膝的毛皮镶缘袄或蟒衣。到皇太极时期,贝勒大臣冬穿染貂裘袄,衣服可以出锋毛、戴尖缨貂帽或貂鼠团帽,朝服男子冬戴元狐大帽,春秋戴尖缨貂帽,夏戴缀缨凉帽,穿缎靴。女子冬戴尖缨貂帽,缀缨团帽,夏戴尖缨凉帽。一般官吏及富足之人在城可穿披领袍。缎靴只有许穿缎衣的上层人物入朝与宴时才许穿。黄及杏黄色和五爪龙袍、阔披领、菊花顶是帝王所用,禁止官民服用,但蒙恩特赐者例外。大臣不许自制黑狐大帽。在城不许戴黄狐皮大帽、尖缨帽、杂色帽,不许穿小袍,宽带及皮、棉齐肩褂外套。穷人穿无开裾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太祖努尔哈赤像,纵276厘米,横166厘米,头戴夏朝冠,身穿黄色八团龙织金缎夏朝服,式样为阔披领、圆领右衽大襟,膝间有片金襴,襴右方有衽,下裳有襞积,袖为窄袖接深青色中接袖和绣云龙纹箭袖。衽、袖口、襟侧及底摆均镶有片金边,脚踏粉底方头靴。腰束黄朝带,饰圆形金版,正中镶大东珠,再镶四个东珠及四块宝石,圆周饰一圈珍珠边饰。这种服式与故宫所藏清太宗皇太极像(纵272.5厘米,横142.5厘米)及顺治皇帝朝服像(纵270.5厘米,横143厘米)的服式完全相同。这些画像系清代帝后的标准像,前两件为死后追画的,用途是挂在景山寿皇殿、圆明园安佑宫及宫内有关处所,原供礼拜瞻仰之用,为后人留下了清初入关前后皇帝朝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