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京城最大的茶馆:顾客多来自王宓府。
如今,在北京的胡同里,各种茶餐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茶餐厅环境清新优雅,不仅有各种口味的茶,还有美味的快餐,让很多都市白领趋之若鹜。
其实几百年前,老北京人的生活也离不开茶。无论是富家子弟还是普通百姓,都喜欢喝茶。那时候北京的大街小巷,最常见的就是各种茶馆、茶店。
虽然在许多文学作品和史料中仍有人们住在茶馆里的场景,但这些茶馆大多已经消失了。
如今,地安门外大街路东的一座名为天回院的杂院已成废墟。很多人想象不到,100多年前,这里车水马龙。当时是北京八大名亭之首:天汇轩茶楼。
在八大提示中排名第一,位于地安门外大街路以东的天汇大院,是我从小去过的地界,上学的时候同学都住在里面。但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一百年前,那是北京最大的茶馆——天汇轩。
据文字记载,天汇轩茶馆有数百间房屋,包括雅致的座椅和庭院,以及为客人制作满汉全席的烤箱室和大型马车停车场。天汇轩茶楼老板的孙子刘告诉我们,天汇轩是一个三教九流、五行八功等各界人士汇集的地方。从皇宫里的达官贵人、皇室的亲戚,到车把式、三轮式、说媒式,可谓是人才济济。
北京史专家金寿深在《大茶馆》一文中写道:大茶馆经历了清代北京的红紫大运。庚子(1900)以前,北京的茶馆很多,以侯门(地安门)外的天汇轩最大。(庚子)被火烧毁了,现在整天在院子里聚会,曾经开过集市,众所周知。
据说当年鼎盛时期,地安门外的天汇轩;前门大街的天泉轩、天人轩、天奇轩;北新桥的天寿轩;阜成门的天府轩、天德轩、天意轩合称为北京八大亭子,天惠轩居八大之首。
天汇轩之所以成为北京著名的茶馆,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因为地处中轴线上,离皇宫北门神武门十几分钟的路程,靠近后门桥和什刹海。宫里的达官贵人或有权有势的太监经常来光顾茶馆,生意十分兴隆。而且当年的什刹海是一片开阔的河滩,比现在开阔多了,水面和市场摊位交织在一起,是北京盛夏纳凉的好去处。卖鸡头饭、菱角、荷花的,一个接一个,络绎不绝。但纯粹是交易市场,没有休息的地方。当人们逛累了,难免要歇歇脚,在附近的茶馆来个难得的牙祭。
在过去,北京人,尤其是八旗子弟,注重在茶馆喝早茶,吃早餐。而天汇轩做的爱窝窝、蜂蜜麻花、牛角饼、糖耳朵、红烧曲奇等小吃、零食,不仅甜咸适中,而且味道鲜美,外形美观。各种零食做成核桃大小,每盘放六块。茶客们一大早就到了天慧轩,泡一碗茶,要一盘点心,吃喝,山海聊天。养鸟的茶客,更是比谁都赏心悦目,悦耳动听,茶馆的生意自然也就红红火火了。
大多数顾客来自王宓大厦。据说地安门外大街以西刘一胡同的广清轩书店堪比当年的天汇轩,但茶馆以设书店出名,顾客在这里听评书、喝茶。天汇轩不为所动,坚持其贵族化的经营宗旨。一位知情者说,老舍先生的代表作《茶馆》里可以看到天惠轩的影子,但他剧中的茶馆规模比当年的天惠轩茶馆差很多。
当然,像天汇轩这种规模和档次的茶馆,仅靠普通人和逛腻了什刹海的人是撑不住的。其熟客在地安门、什刹海一带,不仅宫殿、豪宅众多,写字楼也不少。他们睁大眼睛,每天早上来到茶馆,有时一呆就是一天。距离天汇轩不远的猫儿胡同,是步军和衙门所在地。每天官官都要去天汇轩喝早茶,吃早餐,然后去衙门伺候。只要服务好,没有游客,天惠轩就会越做越大。
王喜富现在已经70多岁了,他的祖父早年在皇宫工作。王喜富回忆说:祖父王文山不烟酒成瘾,但他喜欢喝茶,除了喝茶,其他一切都很随和。一年四季,只喝龙井和香片。逢年过节,他们会给点好茶,都是贡品。另外,去茶楼买。那时候我爷爷习惯在地安门外的天汇轩茶楼喝早茶。这是一个著名的“红炉亭”(北京的大茶馆之一,所以被称为“红炉亭”)。满汉全席饼做得非常细致,大小八块,缸炉,脆面,硬面饼,时令小吃,在北京相当有名。清末天汇轩是五行八功的人才聚集地。在这里,你不仅能遇见商界、古玩字画界的领军人物,还能遇见拎笼鸟的少爷、占卜占卜的算命先生、吃瓦片的“手把手”(旧都的房产中介)、打硬鼓的小贩。
刘回忆:清末八国联军进京烧杀抢掠,天汇轩茶楼毁于一场大火。据说大火燃烧了一整夜。曾经听爷爷奶奶说过,天汇轩茶楼被八国联军嫉妒,却不得不被烧毁。它的地理位置和经营的对象决定了它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作用,这激怒了入侵者。怕聚众闹事甚至形成反抗的危险局面。
另外,入侵者吃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汇轩是便衣侦探的落脚点。清朝时,都城布军提督领着衙门到地安门外的宫殿开恩。布军侦缉穿便衣出入公门不方便,都在最近的衙门天汇轩办公。从咸丰起兵太平军开始,到同治年间,天汇轩长期以来都是便衣侦探的日常居所。喝茶、工作、聊天,我们应有尽有,这难免引起入侵者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