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冠上的明珠——科尔沁传奇
如果说哪个蒙古部落在后世最为著名,毫无疑问,一定是科尔沁。著名到什么程度呢?现今内蒙古通辽市、兴安盟、赤峰市三个地级市中的大量旗县名字仍保留了「 ”科尔沁”三个字。除此之外,一些旗县的名字虽然没有「 ”科尔沁”,却和科尔沁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科尔沁的历史比较悠久,其始祖哈撒尔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二弟,生于公元(1164年)。他从少年时代起辅佐成吉思汗,为蒙古民族***同体的形成和大蒙古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哈撒尔以「 ”神箭”著称,「 ”勇力善射”、「 ”矢无虚发、应弦而倒”。成吉思汗曾说:「 ”有哈撒尔之射,有别里古台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后来,蒙古文献均称其为哈布图·哈撒尔,即神射手哈撒尔。哈撒尔是蒙古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一员猛将,深受后世草原儿女的崇拜。 后来,成吉思汗成立了一支由哈撒尔统领的科尔沁护卫军(「 ”科尔沁”一词源于鲜卑语,意为带弓箭的侍卫),乃著名的怯薜军之一部。再后来,成吉思汗大封功臣,将其弟册封在了当今呼伦贝尔一带,「 ”科尔沁”由军事机构的名称演变成哈撒尔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成了著名的科尔沁部。但这仅仅是科尔沁部落的源流,科尔沁的辉煌还远未开始。 明朝后期,科尔沁不满蒙古汗廷统治,与蒙古汗廷发生摩擦,当然,这也意味着后金政权(即后来的清朝)对蒙古各部落采取的分化瓦解政策开始起效。此时的蒙古汗廷依旧打着元朝的旗号(即北元),林丹汗意气勃发,试图恢复铁木真时期的盛况,作为其统一蒙古草原的第一步,林丹汗随即对科尔沁展开了东征。经过格勒珠尔根一役,林丹汗东征失利,科尔沁则和蒙古汗廷彻底决裂,投入了清廷的怀抱,开启了「 ”满蒙联姻”的时代。 其后的历史大家都比较清楚了,科尔沁成为了清廷征服草原、乃至征服全国的先锋队,短短几十年,林丹汗就被撵到了青海大草滩,最终客死他乡。作为较早归附清廷、并随之南征北战的铁杆盟友,科尔沁可谓得到了清廷史无前例的优待,成就了其部落最辉煌的时期。终清一朝,科尔沁受封亲王者就有四家,要知道这些亲王可是世袭罔替的,至于郡王、辅国公、贝勒等更是数不胜数,可谓显赫一时、尽享荣华。 科尔沁部跟随清廷转战全国,其部落子民也四处开枝散叶。作为清廷的嫡亲战友,科尔沁肩负起了监视其他蒙古部落的重任,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的茂明安部落,还有四子王旗,这些都源出于科尔沁,是当初清廷派来监视内外喀尔喀蒙古部落的。远在黑龙江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吉林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也都和科尔沁有历史渊源。 一个部落繁荣之时,必定会出大人物,科尔沁也一样,最令国人熟知的是被誉为「 ”大清兴国太后”的孝庄太后,这主要得益于前几年热播的《孝庄秘史》(宁静主演)和《康熙王朝》(斯琴高娃主演)。孝庄培养、辅佐了顺治、康熙两朝帝王,从一个侧福晋开始,庄妃-皇太后-太皇太后,堪称清朝版的《后宫升职记》,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成为了满蒙联姻的典范。关于她的传说也分外多,尤其是「 ”太后下嫁”一说,甚至成为了「 ”清宫四大疑案”之首。 另外一个就是僧格林沁了,僧格林沁受封亲王。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指挥大沽口海战,大败英法联军,并同李朝仪于宁河、营城、大沽等地修筑炮台,抵御侵略。1860年大沽口、天津失陷,他统率以蒙古骑兵为主力的军队,退至通州防守。其部与英法联军战于通州之八里桥,八里桥之战惨败,蒙古骑兵主力尽丧。又过了几年,僧格林沁奉旨讨伐捻军,结果遭捻军包围。僧格林沁率领少数骑兵突围,隐于树林,被捻军16岁少年张皮绠杀死。僧格林沁的死,即宣告着蒙古骑兵时代的结束,也同时宣告着科尔沁辉煌历史的结束。 纵观科尔沁部之崛起与没落,真是「 ”成也清廷、败也清廷”。在一些人看来,科尔沁是伴随清廷统一全国的大功臣,可在另一些人看来,科尔沁是帮着清廷屠戮草原同族和农民义军的刽子手,孰是孰非,就看你站在哪个角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