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走进名著,感悟人生

一、合理推荐 制定目标

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学生究竟该读些什么书呢?初中三年,正是学生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在推荐学生阅读名著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对“新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做到心中有数。苏教版对初中生必读名著是这样安排的:初一《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初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初三《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在此基础上,笔者每年再推荐两部名著,循序渐进,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其感知能力。初一《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初二《童年》《老人与海》,初三《骆驼祥子》《名人传》。

在《新课标》里,对名著阅读的目标制定得较粗略。但在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必须有目标意识。否则,名著的阅读就会留于表面,收效也不会很大。笔者认为在初中三个学年里,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提高,应制定出循序渐进的目标层次。

第一学年,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经常地自觉地做以摘抄为主的读书笔记;初步形成阅读名著的兴趣,能够理清故事线索,复述故事梗概;能对人物形象作简单的评价。

第二学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觉主动地写读书心得;能对人物作对比性评价,能初步运用历史、政治以及道德、法律、伦理等知识分析人物。

第三学年,能自觉地运用有关知识阅读名著,力争独立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能写简单的文学评论,对名著的写作技巧能进行鉴赏评价;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应把握其思想发展动态,在引导其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同时,特别注意教育引导学生汲取名著精华,批判剔除那些影响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东西,促进学生批判性思考的形成。

二、以趣导入 激发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做的事情有兴趣,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亲近名著,走进名著,最终爱上名著。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兴趣”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步入名著阅读的殿堂。

1、巧说故事引发阅读欲望

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吸引读者,使读者爱不释手。学生在阅读前,不知它的妙处,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讲其中的一些情节,以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如在教学《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小说时,要有意识地把这篇课文放置到整篇小说的大背景中,让学生了解“汤姆出走”前后的有关故事,使他们渐渐感觉到小说中的故事很精彩,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当学生的欲望产生之后,趁热打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整本书,从而使学生达到阅读整本名著的目的。

2、巧用名言培养阅读兴趣

名著中有些语段名言非常精彩,教师可选择一二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有这样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段名言生动而又精辟地揭示了生命的意义。教师先指导学生朗读这段名言,学生读后一定会深受启迪和教育,从而想进一步了解这段名言的人是怎样珍惜生命,奋斗一生的。他们自然就有兴趣去阅读整本名著了。

3、巧借媒体激发阅读热情

新的传播媒体产生了大量可以被名著教学所利用的新型资源,这类教学资源能够拓展学生的读书视野,使学生更快、更新地了解名著阅读信息,使学生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更能吸引阅读名著的兴趣。如把学生从小就喜欢看的《西游记》的电影、电视片在课堂上播放,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阅读,在比较中深入理解名著的精彩之处。专家也提出,小学生、初中生可以适当选择名著简易类读本,或者从名著改编的影视剧、音乐作品入手,先培养兴趣,再接触原著。

三、授之以渔 以法引路

《语文教学原则浅论》一文中指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逐步掌握学习语文规律和方法。”因此,教师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后,还要指引学生阅读名著的门径。

1、化难为易法

刚开始接触名著,起点一定要低,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比如《水浒传》,这么一本有难度的名著,一下子让学生全部读完,学生恐怕会被吓住。可以把全书分为若干个小板块,如“鲁智深的故事”、“林冲的故事”、“李逵的故事”……把任务分到各小组,几周后,请各组成员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上台介绍这些人物的精彩故事。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在看故事、听故事中,轻松地熟悉了《水浒传》全书。

2、层次阅读法

学生阅读名著易留于表面,仅对情节感兴趣,指导他们用层次读书法来阅读名著非常必要。第一步,教师向学生提供导读材料,材料主要包括作者简介、作品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简析等,让学生在读之前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第二步,整体感知阅读,即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特点。第三步,咀嚼阅读,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交流对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的赏析,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对公认的好句子、段落朗诵甚至背诵。

3、提问质疑法

提问质疑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通读名著之后,能够在每一章节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在阅读中提问和质疑,是阅读的一种良好习惯,同时也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一种有效途径。而每个学生所提的问题,也成为以后教师检测学生名著阅读的有效资源之一。